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心性之学从何时起,到何时才可称得上一门学问,释、道两家可否称为心性之学,这在学术界大体有一致看法。在先秦时代,虽然也谈心论性,如孟子、荀子、《管子》之《心术》等四篇,都有较深入讨论,但不能说已构成心性之学,真正心性之学,应该说成熟于宋明时期,宋明理学各种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讨论心性问题,所以后来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代名词。宋明时期,是中国传统哲学高峰期,其标志在于此时哲学家对哲学概念都有相对界定,并深入地探索概念联系,并自觉地建立体系。宋明时期心性之学最主要特点是把心性本体化,并通过工夫来完善本体,本体与工夫是这时期思想主旋律。关于宋明理学主旨,我已在《孔子研究》1992年第一期《本体与工夫》一文作了探讨,我指出从本体上看,有四种类型,一为气本体论,一为理本体

  • 标签: 心性之学 性问题 学术界 代名词 荀子 孟子
  • 简介:<正>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学术界对传统文化讨论蓬勃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相形之下,《易经》研究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其发展步子比较缓慢。一九八四年,我得知在武汉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易经》学术讨论会,心中甚为高兴,但当时未能参会。到了一九八六年底,我收到山东大学哲学系刘大钧教授来信,请

  • 标签: 易学研究 周易研究 学术讨论会 中国大陆 改革开放 易经
  • 简介:<正>程颐关于外王理想本于亲亲与尊贤之义,这和张载说法是完全一致。他指出:"昔者圣人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唯能亲亲,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能尊贤,故‘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唯仁与义,尽人之道;尽人之道,则谓之圣人。(《遗书》卷二十五)由于仁与义是人性本质,一个理想社会结构应该是人性本质完美的实现,故亲亲与尊贤不可畸轻畸重,而必须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但

  • 标签: 程颐 人之道 亲亲 权力结构 政治运作 外王
  • 简介:<正>在明初思想家中,薛瑄(敬轩,1389—1464)继曹端而起,在北方开创“河东之学”。他摒弃一切空虚浮游之说,追求实理,讲究实用,重视实践,公开揭橥“实学”旗帜,声言“读圣贤之书,句句字字有实用处,方为实学。若徒取以为口耳文词之资,非实学也。”(《读书续录》卷三)明人遂称其学为“践履笃实之学”(李贤:《文清公神道碑》),称其人为“实践之儒”(《明儒学案·师说》)。其主要著作为《读书录》、《读书续录》(阎禹锡仿《近思录》体例,将此二《录》类编为《读书全录》)和《薛文清先生全集》本文拟就其“实学”思想作一探讨,以就正于方家。一、实理实气说实理实气说是薛瑄“实学”思想理论基础。作为一名笃实程朱理学家,薛瑄也以理气观念解释天地万物生成发育。不过,他在运用理气概念时,更加强调理气真实

  • 标签: 太极图 求道 实学 日光 思想探析 理气观
  • 简介:<正>管仲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卓有建树,而且在军事上运用权谋也最为成功,“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史记·管晏列传》)他之所以能够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军事上审时度势,率先重视权谋是一个极为重要原因。《史记·管晏列传》

  • 标签: 管仲 齐桓公 诸侯 权谋 军事谋略 汉书·艺文志
  • 简介:一般认为,《孟子》一书直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将其与诸经并列刻石,才始列为经书。到南宋,朱熹将其列入“四书”后,其地位更加提高。在此以前,《孟子》久夷于诸子。《汉书·艺文志》就将孟子列在“诸子略”,视之为子书。但因孟子是“命世亚圣之大才”(赵歧《孟子题辞...

  • 标签: 《孟子》 《孟子章句》 《孟子字义疏证》 《孟子正义》 朱熹 程朱理学
  • 简介:《周易》涵具着卓异“时哲学”智慧。《周易》“时哲学”发轫于古经而成熟于《易传》。这一哲学晓示人们,包括人在内宇宙万象,都是时存在。人所值时与该时下所存在之一切,相对于人就具有了遇意义;时遇是人所不可自主选择,但人却完全可以成为时遇成功回应者与驾驭者;挺立人在时遇主体性,应时因机适遇而同时遇脉动之流相偕成一体,凭借方法论上“时中”,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创拓出自己人生德与业上辉煌。自战国时代起,这一哲学又与孔子、孟子等相关慧见渐次融而为一。从此,“时哲学”成了儒家基本哲学;“时哲学”精神,成了中华民族基本精神之一。中华民族成为一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德业日新伟大民族。

  • 标签: 周易 时遇 时的哲学
  • 简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发展危机与经济危机一样,是资本主义制度一种特殊病态,即由资本对人支配过程历史积累才产生了这样结果,才使人和社会陷入失去发展空间停滞与退化状态。而这种病态是资本逻辑重要方面——资本扩张在人发展上悖论——历史积累所导致。所谓资本扩张在人发展上悖论,指的是资本扩张一方面必须以人发展空间为前提,同时也在扩张过程不断吞噬人发展空间,最后使人和社会失去发展空间而处于危机状态。

  • 标签: 资本逻辑 发展悖论 人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危机 资本扩张
  • 简介:本文依照文化比较共时、对等原则,初步考察了中西义利思想源流和同异。说明道义与功利关系,不仅是中国历代学者长期思考、论争不止重要问题,而且也是西方思想家们普遍关注一个问题。中西方思想家大都力图从理论上解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道德原则与经济利益矛盾,以指导人们作出适当价值选择,给社会需要以理论满足。在古代,虽然中西方学者对于道义和功利内涵理解有所不同,但他们大都强调精神生活价值而贬斥物质生活意义,都强调群体利益、道德原则高于个体利益、经济利益。因此,功利主义并不是西方古今相承思想传统;重义轻利不仅是中国古代而且也是西方古代传统思想。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方打破了千百年来思想传统,而中国则始终保持了传统重义轻利思想;也就是从这时起,中西义利思想才迥然不同,呈现出根本差异。

  • 标签: 义利思想 个体利益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群体利益 个人利益
  • 简介:摘要“常惺惺”本是佛教禅宗修行方法,最早由谢良佐引入儒学,到朱熹正式将其纳入理学工夫论体系,再到陈淳胡居仁等人结合天理论对“常惺惺”作出形上学阐发。“常惺惺”经由理学家援引与重新诠释,其思想内涵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完成了禅宗概念儒学化演变过程。

  • 标签: 常惺惺 禅宗 理学 儒学化 以禅证儒
  • 简介:儒教是教说理论意义,归结到一点,就是它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恢复中国传统文化本来面貌,还历史以真实。而正确认识历史文化,是我们建设新文化前提。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教研 历史文化 新文化
  • 简介:政治哲学涉及政治和哲学,而政治哲学首要和中心问题就是检讨哲学与政治社会关系。这一关系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前现代——非政治哲学和非哲学政治;现代——哲学政治化和政治哲学化;后现代——哲学去政治化和政治去哲学化。无论是“政治去哲学化”还是“哲学去政治化”,作为历史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对此都是没有异议。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消灭阶级,国家才能消亡,意识形态才能消亡,这也就是说用实践来解决理论问题。反过来说,在整个过渡时期里,由于阶级存在,政治党派性、哲学党派性是无法消灭;然而,在消灭阶级过程,公共政治领域建设、哲学学术领域建设则是必需

  • 标签: 政治哲学 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 去政治化 哲学化 政治社会
  • 简介:法院调解结构要素可分为类型化纠纷、调解人、交涉行为、调解基准几种。通过调审分离,使调解人从,审判角色完全独立,减少因受审判角色感染而导致不自觉恣意以及潜在强制性,采用法律规范与情理规范灵活结合,促进当事人双方之间进行主体性、自治性对话和交涉信息积累,实现当事人合意实践理性。

  • 标签: 法院调解 调解人 交涉 调解基准
  • 简介:王畿易学认为易之体用不二,易为心易,太极为心之极,反对以易为书、泥于言象;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良知易说,视为提高人道德修养境界典籍,在修养方法上力倡先天之学,而以自然为宗.王畿易学是宋明时期陆王一路下来心学派易学思想最根本和最集中体现,对传统易学起到一种解构作用,是陆王心学在其本质上必然结果.

  • 标签: 良知 心易 心之极 先天之学 自然
  • 简介:关于《新南洋》季刊创办年波去年,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翻阅”《新南洋》季刊所有案卷,令人费解是国民党一些大员们创办这个刊物,从创刊到停刊始终未领到期刊许可证,这在国民党期刊史上是少见。1942年8月,南洋研究所所长陈树人、副所长陈立夫决定...

  • 标签: 南洋 重庆市 期刊登记证 内政部 国民党 研究所
  • 简介:《聊斋俚曲》是讲唱用唱本,说唱性是聊斋俚曲重要艺术特点。它说唱艺术表现在唱词文本说唱性和曲牌音乐说唱性。这两方面的说唱特点结合起来,为代言体讲唱创造了方便条件,为聊斋俚曲思想表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 标签: 聊斋俚曲 唱白相间 散韵交织 说唱艺术 曲牌
  • 简介:王阳明民族观是在强调大一统王权统治下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顺其情不违其俗,循其故不异其宜”民族差异性;“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民族平等性;“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民族团结性。王阳明民族观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

  • 标签: 王阳明 民族观 差异 平等 团结
  • 简介:朱彦民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全书263页,37万字。该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跨学科视野下易学丛书》(第一辑)一部。该书旨在以史学为视角,对易学发展史进行综括式探究。

  • 标签: 易学 史学 大学出版社 简介 学科视野 基金项目
  • 简介:韩愈强调孔墨相用,建立新儒学,认为孔墨相同,直接利用,包括:爱内涵、思想来源、圣人崇拜、贵王贱霸、尚贤、尚同、天神等七大方面;主张孔墨互补,甄别利用;同时注意孔墨不同,谨慎利用。韩愈一生是对孔墨精神践行,是孔墨互用典范。历史上对韩愈孔墨互用进行了评说,认为孔墨互用很有必要,肯定了韩愈积极贡献,其中有蔡元培、冯友兰、陈寅恪、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等。

  • 标签: 韩愈 孔子 墨子 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