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华北人民政府虽然是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在华北解放区的区域性实践,但是,由于它建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新的中央政府的建立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因此华北人民政府的政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全局意义。其政府机构设置,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实行,经济、文化、法制、监察方面的探索都为新中国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 标签: 华北人民政府 人民代表大会制 执政经验
  • 简介:在四川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的贵宾室内,珍藏着一幅已故的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杨钟健(1897—1979)教授的亲笔题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龙去;不在此山中,去到自贡市。这是1975年杨钟健在观察了自贡大山铺出土的恐龙化石后,盛赞恐龙之乡的题诗。众所周知,杨钟健不仅是世界知名的地质古生物

  • 标签: 自然历史博物馆 杨钟键 恐龙化石 恐龙之乡 古脊椎动物 贵宾室
  • 简介:本文叙述了我国西北地区探测发现的铅白(类)、角铅矿、碱式硫碳酸铅、硫酸铅、氯化铅、羟基氯化铅、磷氯铅矿-砷铅矿(类)等九种含铅白色颜料。它们在我国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它们可能来源自矿物,也有可能是人造的。天梯山石窟有丰富的含铅颜料品种;麦积山石窟大量使用磷氯铅矿-砷铅矿类颜料,是上述石窟使用颜料特征之一。

  • 标签: 石窟 壁画 彩塑 颜料 铅白 硫酸铅
  • 简介:10月2日至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二十届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在韩国汉城召开。本届国际博协历史上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105个国家的1500多名与会代表。

  • 标签: 大会 国际 亚洲国家 协会 世界 韩国
  • 简介:<正>一、关于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和标志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可概括为:1.经济上的特征:(1)铁器(铁剑、铁犁、铁斧)的使用;(2)私有财产的出现;(3)商品生产阶段的开始;(4)出现了金属货币;(5)生产者之间的中介阶级商人的出现;(6)出现了作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的奴隶劳动;(7)城市的出现。

  • 标签: 中原地区 山东龙山文化 东夷族 中国古文 氏族部落 历史贡献
  • 简介:明人于谦治黄河水患时曾铸铁犀于开封城外,类此镇河兽在黄河边及其它水系都有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遗存。文章描述了这一特别的文化现象,认为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观念,并与古代民间宗教中的“镇”“压”巫术及其风俗背景密切相关。

  • 标签: 黄河 镇河兽 镇压 风俗背景
  • 简介:本刊总第10期发表了《我国采用雕刻钢凹版印钞的最初阶段》一文,台湾《泉坛》第11期刊载了《第一套自行设计雕刻凹版印制的纸币》,这两篇海峡两岸的宏文,阐述了我国第一家雕刻钢凹版印钞厂的创建与发展,内容丰富,是第一手资料。我1953年到北京时,在钞商沙伯泉处得到该厂的一些资料,今小作补充,讲一段该厂“创业之难,守成之匪易,可不慎哉”的故事。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国家银行,以及较大的商业银行发行的钞票,大都向国外定制,因此该局业务不振,有一时期以印刷邮票为主要业务之一。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国民政府交通部认为该局印刷不精,竟将邮票向国外定印,以致该局发生危机。是年冬沈能毅任财政部印刷局局长,为了振兴业务,发扬该局的特长,采取了几项有力的措施。例如为了

  • 标签: 国民政府交通部 沈能毅 北京时 发生危机 海峡两岸 印刷事业
  • 简介:本文通过X射线透视技术考察了相当数量的商周青铜器,发现凡是陶范铸造的古铜器,在不同时代,其垫片的分布或数量有其特色。而商周之后的仿制铜器,在X射线透视图中则无垫片痕迹,却出现商周铜器透视照片上未见的类似细砂沉积于水底的图像。据此,作者对学术界在真伪问题上有争议的毛公鼎,作了x射线透视检查,发现毛公鼎中不仅有垫片,且其分布位置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三足鼎腹底垫片配置方式相同,其他特征亦与商周器相似,为毛公鼎确系西周所铸重器,作了无可争议的证明。

  • 标签: 科技考古 毛公鼎 辩伪
  • 简介:2015年11月8日,由尼泊尔艺术委员会、益阳市人民政府、浙江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一脉情深·赵溅球尼泊尔写生中国画展”开幕。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林凡,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尼泊尔艺术委员会副主席萨哈·拉纳,尼泊尔驻中国大使馆经济参赞、代理大使比诺德·阿查亚,我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古建东等出席开幕式。

  • 标签: 中国画展 尼泊尔 写生 益阳市人民政府 中国大使馆 浙江师范大学
  • 简介:Crepeline是一种较为薄透的平纹丝织物,在欧美等国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对于脆弱丝织品的保护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此种织物在中国纺织品修复中的应用也日渐趋多。由于中国市场上无处购买该材料,为了降低成本并满足中国古代纺织品的修复需求,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研发了该种修复用织物——绉丝纱。本研究介绍所研发绉丝纱的工艺参数和性能特点,及针对不同类别的中国古代纺织品,采用绉丝纱作为修复材料时的使用方法。即通常将其包覆于纺织品文物表面,以针线缝合的方式固定,并注意缝合时尽量减少针线穿过文物的次数。其包覆的形式,按包覆范围可分为整体包覆与局部包覆;按包覆方式可分为单面包覆、双面包覆及叠加包覆等。研究表明,绉丝纱包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纺织品保护方法,尤其是对已无法承受针线过多穿缝力度的纺织品。如能够解决绉丝纱裁剪后的边缘脱线等细部问题,将会更加扩大其使用的范围。

  • 标签: 绉丝纱 中国古代纺织品 修复 包覆
  • 简介:2016年春天,“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我们有幸于4月13日下午参观了展览。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大量金器,包括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另有金板20块。这些金器分别出土于墓之西室和头棺与外廓之间,为我们研究和进一步认识西汉的黄金钱币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兹分析如下。

  • 标签: 麟趾金 刘贺 西室 厌胜钱 中国钱币博物馆 镇库钱
  • 简介:中国钱币学会第五届理事会自2002年4月选举产生至今已经四年,任期已满。在此,我受第五届理事会的委托,向中国钱币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四年来本届理事会的工作,请代表们审议。

  • 标签: 第五届理事会 中国钱币学会 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