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领域进步迅速,电子图像处理中智能化识别技术也因此实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电子图像处理中智能化识别技术的应用,并围绕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开展深入探讨,希望由此能够为业界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 标签: 智能化识别技术 电子图像处理 GA-BP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随着煤炭生产企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紧接而来的是机电设备故障及人员违章操作引起的事故增多。虽然各选煤厂在生产线均安装有大量的监控摄像设备,但需要人员实时查看,发现险情时也需要人员实时操作关停设备,而视频监控人员连续长时间的面对大量的监控画面,很难克服生理疲惫,做到精确的事故预控。

  • 标签: 图像识别,选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层厚和体位的MRI与CT图像融合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验证头模分别行CT和MRI图像扫描,MRI与CT图像融合后,分别测量放置在头模内均质物体的直径,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A系列测量物体的体积为CT图像23.33±3.75cm3,MRI图像3mm、5mm、8mm、10mm层厚的分别为23.83±3.99cm3、24.39±3.64cm3、24.70±3.62cm3、24.75±3.52cm3。CT和MRI的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3mm层厚的MRI勾画的靶体积与CT最接近。B系列测量物体的体积CT图像22.85±3.92cm3,MRI图像后仰、前倾、偏斜以及旋转体位的分别为24.45±3.77cm3、24.30±4.14cm3、24.68±3.79cm3、24.64±3.54cm3,CT与不同体位的MRI勾画的靶体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应采用相同体位和层厚的MRI与CT图像融合,勾画靶区才更准确。

  • 标签: 图像融合 CT成像 MRI成像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简介:针对智能手机上的图像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彩色图像盲水印算法。算法根据DCT系数和图像灰度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直接在空域中修改DCT系数。这种方法无需进行DCT变换和反DCT变换,可大幅度降低计算量。此外,该算法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载体图像,能够实现盲提取。在Android手机上对该算法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鲁棒性。

  • 标签: 数字水印 版权保护 智能手机 ANDROID DCT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6年所收治的26例乳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的方式将2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超声诊断的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进行诊断。结果在对照组13例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61.54%);而实验组诊断符合率为84.62%;实验组患者所的图像甲级片占92.3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69.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乳腺摄影图像质量。

  • 标签: 乳腺钼靶摄影技术 乳腺摄影 图像质量
  • 简介:针对基于灰度分布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的不足,本文通过结合使用灰度级和空间相关信息将分类像素的特征空间从一维推广到二维,利用二维0tsu方法得到稳健的初始分割,然后使用松弛迭代的区域增长技术来判决边缘像素的归属.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阈值分割效果和更强的鲁棒性,并且大大降低了时间复杂度.

  • 标签: 阈值化 OTSU方法 二维OTSU方法 区域增长技术
  • 简介:MRI检查结果对颅脑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但是口腔内的一些固定的金属修复体在MRI图像中会产生伪影,干扰脑组织的正常解剖学结构和病理组织形态,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就口内固定修复材料对MRI图像伪影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金属合金 MRI 伪影
  • 简介:摘要目的64排头颅CT扫描野(SFOV)对于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随即抽取375例被检者分为两组A组172例,采用大扫描野32CM。B组183例,采用小扫描野25CM。两组均在GE64排CT采用轴位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80MA,噪声指数为10.04,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层数24-28层。两名医师采用双盲发对颅底,基底节区,颅顶部图像进行图像质量分析(IQS),记录CT剂量指数(CTDL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颅底、基底节区及颅顶部,AB两组的IQ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lw56.53mGyDLP678.40mGy(24层)、791.47mGy(28层),B组CTDLw49.71mGyDLP596.56mGy(24层)695.99(28层)。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在头颅CT检查中,可通过减小扫描野(SFOV)在满足图像质量基础上能降低的辐射剂量。

  • 标签: 扫描野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靶区螺旋断层治疗(HT)中不同图像引导范围对各独立靶区放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8例双靶区单计划HT患者根据靶区分布情况分为头胸组(15例),胸盆组(13例)。所有患者按整体、头侧靶区、脚侧靶区不同范围进行图像配准,分析各种配准范围下PTVCT对CTVMVCT的体积覆盖率、CTVCT和CTVMVCT的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结果头胸组和胸盆组结果近似。整体配准时两靶区的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只配准某个靶区时,该靶区体积相似性指数和几何中心偏差都明显优于未配准靶区(P<0.05);对于单个靶区而言,单独配准该靶区时所得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最优,整体配准时次之,另一侧靶区配准时最差(P<0.05)。结论单独配准某个靶区可能会降低另外靶区的放疗精度,双靶区单计划放疗时图像引导范围应包含所有靶区或者分开配准。

  • 标签: 螺旋断层治疗 多发转移瘤 图像配准
  • 简介:基于直线轨迹扫描的X射线断层成像方式,具有成像速度快、无物体重叠问题且造价较低等优点,在快速行李物品安检、大物体检查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不完备数据(有限角度)的图像重建及恢复是该成像方式的关键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直线轨迹扫描断层成像的图像重建及恢复方法:在直接解析重建的基础上,利用linogram技术和总变分(TotalVariation)正则化准则,实现快速稳定的外插迭代以补偿缺失数据,从而在保持图像边缘的同时,提高了图像像素值准确性,减小了图像伪影。

  • 标签: 直线轨迹扫描 断层成像 图像重建 图像恢复
  • 简介:摘要眼底图像配准是将间隔一段时间拍摄的眼底图像,通过软件搜索特征后进行叠加和重合并交替闪烁显示,以便观察者可清晰观察到眼底图像因时间不同出现的细微变化。《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年)》已将眼底图像配准列为观察青光眼眼底解剖结构改变和损伤进展的推荐使用方法。本文从视神经形态随访检查方法的优劣和眼底图像配准检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变化的原理及表现等方面进行介绍,以说明眼底图像配准是检测青光眼早期和中期视神经损伤进展和变化的敏感方法,从而推动国内有条件的眼科机构尽早推广使用该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37-240)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患者焦虑和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对2组CT图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伪影出现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CT检查,有效避免CT扫描图片中移动伪影的产生。

  • 标签: CT检查 扫描 伪影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平均心率和心率范围对于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134例,所有CTA图像数据均包括完整的检查时的心电图数据。由两名熟悉心血管的CT医师在未知扫描期间心率和心率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分级。图像质量分为四级.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评估了134个病人,共1751个冠状动脉节段。不同评分组冠状动脉节段数分别为:1分,899(51.34%);2分,727(41.51%);3分,114(6.51%);4分,11(0.62%)。按照扫描期间的平均心率以70bpm为界分为≥70bpm组和〈70bpm组,5、12、14、16段两组图像质量未见差异.其余各段图像质量可见明显差异(t分别=3.38、3.13、2.28、2.90、2.95、3.50、4.16、3.89、3.24、2.89、3.49、3.51,P均〈0.05)。按照扫描期间心率范围(最高心率一最低心率)8bpm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8bpm组和〈8bpm组,在任何冠状动脉节段均未发现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整体图像质量与心率范围之间存在的相关性(t分别=0.45、1.41、0.97、1.27、1.00、1.05、1.69、0.84、0.99、1.48、0.44、0.46、0.48、0.43、0.44、0.20,P均〉0.05)。结论双源CT可以在很大范围的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化范围内获得具有诊断意义的图像质量。

  • 标签: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DERMOSCOPY-Ⅱ皮肤镜图像诊断工作站”(简称“工作站”)对某些色素性皮肤肿瘤和白癜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色素性皮肤肿瘤和白癜风患者共76例。首先,临床肉眼判断,后经“工作站”检查分析,最终组织病理验证,白癜风皮损经伍德氏灯检查验证,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经“工作站”诊断,符合73例,不符合3例,分别是表皮囊肿、色素性日光角化病和色素性鲍温氏病;其平均诊断符合率达96.05%,比临床肉眼判断提高了29.94%;色素性皮肤肿瘤良、恶性灵敏度93.75%、特异度95.45%。结论“工作站”对某些色素性皮肤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和白癜风判断具有较好的辅助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DERM0sc0PY-Ⅱ皮肤镜图像诊断工作站 色素性皮肤肿瘤 白癜风
  • 简介:摘要传统的CMOS图像传感器采用3T像素结构,但由于自身结构的关系,整体性能难以满足较高的要求,4T像素结构应运而生,它比3T像素有更小的噪声,更好的性能;同时要求控制部分更加复杂.文中介绍了基于一种4T像素结构的图像传感器的设计.

  • 标签: 3T 4T APS 图像传感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等重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应用,以期提高诊断率。方法4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相同肺动脉CTA扫描过程,研究其图像后处理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并对重建图像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在进行肺动脉CTA后行图像后处理三维重建中,诊断肺动脉栓塞21例,MPR显示率优于MIP,MIP优于VR。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CTA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提高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螺旋CT 肺动脉CTA 图像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