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残废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患病率增多,糖尿病足病人逐年增多,治疗费用高,且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危及生命。糖尿病足轻者为足部皮肤发凉、苍白或紫褐色,水泡、血泡或浅溃疡,重者为较深溃疡、有脓性分泌物,肌腱及骨质破坏,或灶性干性坏疽。糖尿病足在综合治疗上分三个阶段:基础治疗阶段、去腐阶段、生肌阶段。生肌阶段为治疗最后阶段,表现为:经过基础治疗、清创去腐两个阶段之后,循环微循环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感染及糖尿病得到控制,相关并发症得到基本纠正,坏死组织逐渐清除,分泌物明显减少,新生肉芽组织开始生长。2004至2007年,我科对糖尿病足患者在生肌阶段局部使用金因肽、654-2取得较好效果,促进了创面愈合。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654-2 糖尿病足 生肌阶段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铁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风险相关性。方法:在上海40岁以上社区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以及血清铁、血脂、胰岛素、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2h血糖(2hPG)、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检测,对其中数据完整2120名居民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清铁离子浓度NAFLD危险因素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铁NAFLD患病风险之间关系。结果:NAFLD患病率为27.4%。从血清铁离子浓度第1四分位组到第4四分位组,NAFLD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分别为20.8%、29.2%、28.4%、31.2%(组间趋势P=-0.0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离子浓度第1四分位组(≤14.3μmol/L)相比,第2四分位组(14.4~17.8μmol/L)、第3四分位组(17.9-21.9μmol/L)及第4四分位组(〉21.9μmol/L)NAFLD患病风险比值比(OR)分别是1.57[95%可信区间(cI):1.19—2.08]、1.51(95%CI:1.14—2.00)、1.72(95%CI:1.30~2.28)(趋势P=0.0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对数值(1gFPG)等相关混杂因素后,3组NAFLD患病风险OR分别是1.31(95%CI0.91-1.89)、1.44f95%CI0.99-2.09)、1.48(95%CI1.01~2.19)(趋势P=0.0274)。结论:上海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高浓度血清铁离子NAFLD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 标签: 血清铁: 非酒精性脂肪肝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目的回顾性研究三阴乳腺癌患者RAD51135G>C多态性临床预后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行标准化疗、放疗62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PCR-RELP)技术分析临床标本中RAD51135G>C多态性,随访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后做生存曲线.结果存在RAD51135G>C多态性三阴乳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7.00±5.55)和(89.00±10.40)个月,无RAD51135G>C多态性三阴乳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99.00±4.26)和(103.00±4.30)个月,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9和0.015).结论三阴乳腺癌患者RAD51135G>C多态性患者生存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一项判断指标.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RAD51 135G>C多态性 预后 无进展生存时间 总生存时间
  • 简介: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与其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3~2003年间,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心绞痛住院,并出现心源性休克病例,以24h内是否出现急性肾衰竭为标准,比较其住院期间死亡率,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符合统计分析标准患者共172例,其中51例(30%)于24h内出现急性肾衰竭.有无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患者,其住院死亡率分别为90%(46/51)和56%(68/12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独立因素(OR=6.7,95%可信限2.5~18;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与其住院死亡率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不良预后指标.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病死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升高是否增加中国老年人群脑卒中危险.方法:对1002例经头颅CT确诊老年(>60岁)脑卒中患者和948例非卒中对照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MTHFRC667T基因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所有研究对象记录其病史,体检等临床资料及吸烟,饮酒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脑卒中患者MTHFR基因纯合子突变(TT)和杂合子突变(CT)发生率(69.4%)明显高于对照组(64.3%,P=0.016),卒中组T等位基因频率(45.8%)也高于对照组(42.4%,P=0.032);脑卒中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异常检出率和中、重度增高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MTHFR基因TT型>CT型>CC型(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升高tHcy水平和CT和TT基因型仍与脑卒中发病有关,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发生脑卒中危险性越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中国老年人脑卒中发病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可能是其发病重要遗传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 基因多肽性 老年
  • 简介:目的筛查早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发病率,FH各分型临床特点,以及降脂治疗对FH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107例因首次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早早发心肌梗死年龄标准定义为≤35岁。采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标准进行FH分型。冠状动脉病变通过Gensini评分评估。结果无论是否经过降脂治疗,肯定/很可能FH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否认FH组(P<0.001)。在肯定/很可能FH组中,FH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P<0.05)。与否认FH组比较,肯定/很可能FH组年龄更小,接受降脂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及极高危比例更高,Gensini评分更高(P均<0.05)。在肯定/很可能FH组中,降脂药物治疗组Gensini评分显著低于非降脂治疗组(P<0.05)。结论在早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肯定/很可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比例更高。尽早开始降脂治疗,无论是否达标,均可减轻冠脉病变。

  • 标签: 早早发心肌梗死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表型 降脂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汉族人群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SLFP)技术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Ser49Gly多态性。结果高血压组Set49等位基因频率为86.6%,Gly49等位基因频率为13.4%,对照组分别为89.7%和10.3%,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Ser/Ser基因型占64.3%,Ser/Gly基因型占26.7%,Gly/Gly基因型占0%,对照组分别为80.1%、19.2%和0.6%,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β1-ARSer49Gly多态性可能与本研究群体高血压病无关。

  • 标签: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原发性高血压 多态性
  • 简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一科46例确诊为T2DM并自愿行胃转流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8例,根据《中国糖尿病外科治疗专家指导意见》入选标准:①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符合WHOT2DM诊断标准,伴有或不伴有肥胖症患者。

  • 标签: 胃转流术 腹腔镜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胆总管结石、胰腺炎发生相关性。方法收集2001年至2006年行ERCP检查462例患者资料,分析JPD胆总管结石、胰腺炎发生关系。结果总JPD检出率为27.5%(127例),JPD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从〈50岁4.6%(4/87)到〉80岁56.4%(22/39,P〈0.05)。JPD患者中胆总管结石检出率为74%(94/127);JPD直径〉1.0cm者,胆总管结石检出率为79.6%(82/103),明显高于JPD直径≤1.0cm者50.0%(12/24,P〈0.01),但JPD数量结石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不伴胆总管结石JPD患者胆总管直径为(1.47±0.54)cm,显著大于不伴胆总管结石无JPD患者(1.20±0.54)cm(P〈0.05)。JPD患者胰腺炎发生率为8.66%,明显高于无JPD患者3.58%,但JPDERCP术后胰腺炎无相关性。结论JPD可能是胆总管结石及胰腺炎发生因素之一。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胰腺炎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合并脑损伤时脑组织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其NF-κBp65之间关系.方法64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和ANP组.胰胆管逆行注入4%牛磺胆酸钠制备ANP模型.尼氏染色法检测脑组织海马神经元损伤,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p65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ANP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失,胞核固缩,核仁欠清晰,尼氏小体减少或消失,损伤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ANP组大鼠制模后3、6、12h神经元凋亡指数分别为10.63±0.24、21.02±0.25、17.12±0.36,显著高于NS组同时点0.33±0.19、0.71±0.67、0.45±0.33(P值均<0.01);NF-κBp65mRNA表达量分别为0.63±0.05、1.05±0.06、0.92±0.05,显著高于NS组同时点0.11±0.01、0.12±0.01、0.08±0.01(P值均<0.05).NF-κBp65蛋白变化与其mRNA变化一致.结论ANP大鼠脑损伤早、中期神经元凋亡关系密切,其机制可能与NF-κBp65激活有关.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脑损伤 神经元 细胞凋亡 核转录因子-ΚB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thyroidnodule,TN)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antibody,TgAb)各类甲状腺癌(thyroidcancer,TC)患病风险之间关系。方法TN良恶性的确定依据术后甲状腺组织常规病理活检,血清TgAb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二科行手术1257例TN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使用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χ^2检验等分析血清TgAb阳性者及阴性者,TN良性率及恶性率之间差异。结果纳入分析1257例,TgAb阳性者196例,其中术后组织病理发现良性结节者94例,恶性结节者102例,良性率47.96%,恶性率52.04%;TgAb阴性者1061例,其中术后组织病理发现良性结节者654例,恶性结节者407例,良性率61.64%,恶性率38.36%。对于PTC组,χ^2=23.1019,P<0.01,OR=1.7218,OR95%CI为(1.3829,2.3754);对于滤泡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组,连续校正χ^2=0.2875,P>0.01;对于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组,P样本观察值=0.0423,P=0.0489>0.01。结论在TN患者中,检出血清TgAb阳性者患PTC可能性大于血清TgAb阴性者,其患滤泡癌及髓样癌风险并未检测出大于血清TgAb阴性者。

  • 标签: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癌 风险
  • 简介:目的通过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其心功能及心电图表现相关性,并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作用。方法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β1受体自身抗体水平,据此分为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β1阳性组)30例和β1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β1阴性组)35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心功能检测,常规12导心电图测量QTcd值。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随访半年。结果(1)治疗前β1阳性组左室舒张末径显著大于β1阴性组[(66.01±5.47)vs(63.07±5.64)mm;P〈0.05)],左室收缩末径大于β1阴性组[(54.24±8.43)vs(50.72±6.12)mm;P=0.052)],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β1阴性组[(32.16±9.00)vs(36.64±8.20)%;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提高(P〈0.01)。β1阳性组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β1阴性组无差异(P〉0.05)。(2)治疗前β1阳性组心率显著高于β1阴性组[(94±14)vs(87±16)次/min;P〈0.05)],β1阳性组QTcd值显著大于β1阴性组[(71.14±34)vs(58.33±14)ms;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及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β1阳性组QTcd值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β1阳性组心率和QTcd值β1阴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者心功能较差且QTcd值长,β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减小QT离散度,提示β1受体自身抗体参与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阳性者可能临床预后差。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自身抗体 受体 肾上腺素β1 卡维地洛
  • 简介:近20年来,伴随全球性工业化、都市化和生活现代化,糖尿病患病率正急剧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200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为1.5亿.且每年正以6%速度递增.估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之众。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9240万.居世界首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医疗总费用每年超过300亿元.占医疗卫生总费用8%以上。糖尿病因其危害大、难治愈、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社会性问题.是我国第四大致死原因。恶性肿瘤发生率同样在我国呈显著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重要疾病。近年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及其治疗药物恶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药物 恶性肿瘤 发生风险
  • 简介:过去几十年以来,AP诊治取得了巨大进展,其病死率已经大为下降。目前AP患者总病死率为5%。其中MAP病死率不足1%,且极少发生并发症;而SAP病死率高达10%~15%^[1]。SAP临床过程主要分两个阶段,初期是血管活性和毒性反应期,许多人都能度过这一阶段,在初期病死患者多是由于SIRS和MOF。后期危险主要是胰腺坏死组织感染。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在SAP后期胰腺感染是影响其病死率主要危险因素^[2]。如何避免感染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在临床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人们将目光集中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尽管如此,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仍是目前关于SAP治疗争论焦点之一。

  • 标签: 预防性使用 抗生素 急性胰腺炎 病死率 SAP MAP
  • 简介: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备终末分化器官,而且是一个具有多种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内分泌器官。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脂肪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关系密切,其中新近发现抵抗素、脂联素为研究热点。以下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 标签: 抵抗素 脂联素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编辑出版《诊断学理论实践》杂志已于2002年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4年起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收入。

  • 标签: 实践杂志 征订启事 杂志征订
  • 简介: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乳腺癌亦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随着早期检测技术及更有效辅助治疗及靶向治疗进步,许多国家乳腺癌死亡率已明显下降。然而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乳腺癌复发、转移和治疗耐药等问题。造成这一现象原因之一就是乳腺癌中存在有干细胞特性一组亚群,即乳腺癌干细胞。由于乳腺癌干细胞对传统治疗抵抗,即使经过有效治疗,患者仍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只有传统治疗联合针对这一特殊亚群靶向治疗,才有可能根除肿瘤,避免复发,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乳腺癌干细胞 靶向治疗 女性恶性肿瘤 生物免疫治疗 癌复发 世界范围
  • 简介:<正>1992年,柏林—WHO宣称:DOTS是一种策略,基于现代卫生管理系统,它结合有效多种药物疗法,可以肯定几乎能使每1例治疗结核病人获得治愈(WHO.Press,(23),1997—3—19)。世界银行认识到:DOTS是所有卫生干预中费用最低,效果最好策略。并推荐:有效抗结核治疗,应当成为初级卫生

  • 标签: 结核病控制 执法监督 沈阳市 抗结核治疗 多种药物疗法 结核病防治
  • 简介: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发现基因组中单核苷酸多态性房颤发生有一定关系。现就与房颤发生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