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我管理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4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能力,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自我管理教育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状态、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前白蛋白、白蛋白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给予相应的营养干预及心理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纳入80例确诊为晚期NSCLC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治疗方案包括PD-1或PD-L1抑制剂。疗效评价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1.1),同时记录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总体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在80例患者中,ORR为35%,其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4例。中位PFS为8.3个月(95%CI,7.0-9.6),中位OS为15.2个月(95%CI,13.5-16.9)。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疲乏、食欲减退、皮疹和间质性肺炎,其中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结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NSCLC患者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接受。虽然总体缓解率中等,但对于部分患者仍能提供显著的生存获益,建议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安全性 生存率
  • 简介:摘要:蛋白精氨酸甲基化是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由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 PRMTs) 催化完成。PRMT3通过参与蛋白甲基化修饰、基因表达调控、染色质重塑、RNA合成、化疗耐药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调控肿瘤增殖和转移相关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本文重点综述了PRMT3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参与表观修饰和细胞信号通路的进展。

  • 标签: 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3 肿瘤 表观修饰 通路调控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方案在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影响。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晚期NSCLC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方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肿瘤缓解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较低。研究表明,沙参麦冬汤加减方能有效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症状缓解,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沙参麦冬汤加减方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减少作为急性白血病早期预警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于我院就诊的100例疑似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为研究组;另选择100例健康者纳为健康组。通过血常规结果,分别统计两组对象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减少率。根据患者临床随访结果,计算白细胞减少诊断白血病的效能。对比健康者、白血病患者(确诊)的WBC、白细胞减少率;对比白血病患者中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WBC、白细胞减少率;对比白血病患者中不同病情患者的WBC、白细胞减少率。结果:白细胞减少诊断白血病的敏感性为86.15%、特异性为54.29%。白血病组患者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健康组(P<0.05);在白细胞减少率上,白血病患者vs 健康者为41.54% vs 4%,白血病患者高于健康者(P<0.05);在不同病理类型白血病患者WBC、白细胞减少率上,急性淋巴细胞型者与急性髓系型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WBC上,白血病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在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上,白血病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结论:白细胞减少诊断白血病的效能有限,其临床上通过白细胞计数的监测可为白细胞的诊断及病情的判断提供早期预警信息。

  • 标签: 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 早期预警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百令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及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3年10月-2024年3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充分血液透析、降压、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等炎症因子水平、CD 、CD 、CD /CD 等T细胞亚群水平、肝功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等炎症因子水平、CD 、CD 、CD /CD 等T细胞亚群水平、肝功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炎症因子及CD 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CD 、CD /CD 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肝功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百令片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和肝肾功能水平,还能降低其感染风险,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百令片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细胞免疫 感染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施以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匹配,P>0.05。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干预前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提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 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创伤性湿疹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患者出现的创伤性湿疹通过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病人最终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创伤性湿疹给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过程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因此对这类病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创伤性湿疹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伴癫痫(epilepsy,EP)发作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 disease, MOGA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5月本院就诊的25例伴EP发作的MOG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5例伴EP发作的MOGAD患者EP类型部分型发作占比最高56.00%、单纯部分性发作最低8.00%;体温升高和/或头痛表现最突出占比68.00%、其次为意识障碍占比32.00%;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升高率80.00%、蛋白水平升高率12.00%、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降低率4.00%;寡克隆区带阳性率44.00%;血液检查结果:寡克隆区带阳性率4.00%、MOG 抗体阳性率100.00%、NMDAR 抗体率8.00%、结缔组织相关抗体率12.00%、抗甲状腺相关抗体率8.00%;MRI异常率:头部84.00%、脊髓40.00%、视神经36.00%;行大剂量激素静脉冲击治疗68.00%;复发率4.00%。结论   伴EP发作的MOGAD患者男性占比较高,常见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和/或头痛、脑脊液白细胞增高、意识障碍等,患病初期通过激素或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癫痫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配置中心(PIVAS)人员针对性管理对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差错预防作用。方法:我院PIVAS自2021年起对工作人员加强针对性管理,本研究基于特定时间(2021年1-12月)选取20名工作人员,实施针对性管理,作为观察组,另基于2020年1-12月选取20名工作人员,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差错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0%(P<0.05),工作人员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PIVAS人员中加强针对性管理,可明显降低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差错的发生,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PIVAS) 针对性管理 细胞毒性药物 配置差错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联合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在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1年12月-2023年8月首次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8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同时期参加健康体检的80名人员作为对照组,提取两组的血液样本,观察两组的血常规指标水平、试验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异常情况。结果:试验组的WBC明显较高,Hb与PLT水平明显较低,P<0.05;试验组WBC、Hb、PLT的异常率分别为77.50%、88.75%、82.50%。结论:血液分析联合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在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血液分析 白细胞分类散点图 急性白血病 初诊 诊断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MR和CT技术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依次接受MR与CT影像学检查,对两种检查在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差异进行比较。结果:MR在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为97.50%,CT在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为87.50%,肝细胞癌诊断中MR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CT技术,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诊断中应用MR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的准确率更高,该技术能够清晰且准确的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肝细胞癌,有助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细胞癌 MR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氨磷汀细胞保护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2021年3月-2024年3月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常规VDLP化疗)、研究组(n=50,VDLP+氨磷汀)。化疗四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综合化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化疗后的CR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其他两项数据结果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AL患者接受常规化疗的同时增加氨磷汀细胞保护剂,除了可以降低患者在化疗时所使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外,还有效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改善预后和辅助化疗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氨磷汀 保护治疗 急性白血病
  • 简介:摘要: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胶质母细胞细胞通常显示出葡萄糖代谢情况的异常,如葡萄糖的摄取、葡萄糖的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和糖原合成与分解等过程的异常特性,因此在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治疗中,从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代谢异质性出发是具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因此,本综述阐述了靶向葡萄糖代谢的胶质瘤疗法研究进展,介绍已有的靶点和已有的药物,并明确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葡萄糖代谢 胶质母细胞瘤 抗肿瘤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临床检验中运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间,随机在我院接收的肿瘤病人中选取100例进行分析,所有病人均运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形态学技术进行检查,获取CTC形态后,再经过免疫组化检测得到CD45和CD31单克隆抗体,用于评估和验证形态学判读标准在实际应用时的适用性。对CTC检出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CTC和CTM检出率分别为42.00%(42/100)和8.00%(8/100),且CTC和CTM者的CD31、CD45均为阴性,与CTM、CTC免疫学特征相符;CTC阳性组同阴性组相比较,CTC计数和病人年龄、T4、N2和N3分期率均比阴性组高,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阳性组中病人患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以及肠癌例数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在肿瘤临床检验中运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利于保留细胞完整性,可以判断多种类型肿瘤的CTC,特异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 临床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安罗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我院5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等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实验组接受安罗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疼痛症状疗效、生活质量以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这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安罗替尼 复方苦参注射液 晚期肝细胞癌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