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6月择期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行胸腹腔镜下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全身麻醉方法相同,神经阻滞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后行前锯肌平面和双侧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药量,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苏醒后30 min、2 h、4 h、12 h、24 h静止和咳嗽状态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24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药物用量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1 262.6 ± 163.8)mg比(1 388.3 ± 213.2)mg、(3 834.3 ± 477.3)mg比(4 175.2 ± 503.4)mg、(56.3 ± 8.2)mg比(66.1 ± 5.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8.6 ± 12.1)h比(42.1 ± 13.7)h、(66.8 ± 21.4)h比(89.3 ± 35.4)h、(10.4 ± 2.0)d比(14.5 ± 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30 min、2 h、4 h、12 h、24 h静息及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48 h内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比值及术后24、48 h的镇痛泵药液输注总量低于对照组[1.21 ± 0.19比1.42 ± 0.20、(39.3 ± 3.2)ml比(106.5 ± 7.4)ml、(138.5 ± 9.5)ml比(211.9 ± 13.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5/20)比65.0%(13/20)、10.0%(2/20)比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降低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麻醉药和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食管肿瘤 麻醉,全身 微创根治术 超声引导 前锯肌平面阻滞 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6月择期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行胸腹腔镜下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全身麻醉方法相同,神经阻滞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后行前锯肌平面和双侧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药量,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苏醒后30 min、2 h、4 h、12 h、24 h静止和咳嗽状态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24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药物用量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1 262.6 ± 163.8)mg比(1 388.3 ± 213.2)mg、(3 834.3 ± 477.3)mg比(4 175.2 ± 503.4)mg、(56.3 ± 8.2)mg比(66.1 ± 5.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8.6 ± 12.1)h比(42.1 ± 13.7)h、(66.8 ± 21.4)h比(89.3 ± 35.4)h、(10.4 ± 2.0)d比(14.5 ± 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30 min、2 h、4 h、12 h、24 h静息及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48 h内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比值及术后24、48 h的镇痛泵药液输注总量低于对照组[1.21 ± 0.19比1.42 ± 0.20、(39.3 ± 3.2)ml比(106.5 ± 7.4)ml、(138.5 ± 9.5)ml比(211.9 ± 13.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5/20)比65.0%(13/20)、10.0%(2/20)比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降低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麻醉药和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食管肿瘤 麻醉,全身 微创根治术 超声引导 前锯肌平面阻滞 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3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梨状孔进路辅以内镜切除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T3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梨状孔进路切除上颌窦内侧壁,直接开放齿槽窝,使上颌窦与鼻腔融合成一大腔,完整切除鼻腔鼻窦肿瘤后再用鼻内镜对上颌窦各壁及筛窦,额窦,蝶窦进行检查,彻底清理病变组织。结果术后随访8月~7年,平均38月。治愈28例(87.5%),复发4例(12.5%)。结论梨状孔进路有良好视野,齿槽隐窝,泪隐窝暴露清晰,可以快速完整切除肿瘤,同时辅以鼻内镜下对各个窦每个壁的病变组织仔细检查辨认,彻底根治性切除

  • 标签: 内翻性乳头状瘤梨状孔缘T3期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经剑突肋下入路与右侧肋间隙入路胸腔镜(VATS)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我科实施的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非胸腺瘤MG患者230例,根据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剑突肋下入路(剑突肋下组102例)和经右侧肋间隙入路(右侧肋间隙组128例)。结果剑突肋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0.3±25.2)ml和(45.1±30.6)ml,t=-3.935,P=0.003]和术后引流量[(178.6±90.5)ml和(205.4±87.6)ml,t=-2.27,P=0.024]较右侧肋间隙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更轻[NRS评分:(3.1±1.0)分和(4.6±1.5)分,t=-8.677,P=0.001]。观察孔愈合不良率剑突肋下组低于右侧肋间隙组,但无统计学差异(1/102和7/128,χ2=2.200,P=0.138)。完全缓解率(29.6%和32.4%,χ2=0.196,P=0.658)和术后总有效率(85.7%和84.7%,χ2=0.044,P=0.834),剑突肋下组和右肋间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剑突肋下入路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M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高。该术式具有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优点,更加适合不能双腔插管、不耐受单肺通气和肺功能不全的老年、女性MG患者。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翼状胬肉病患中选择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依据信封法对6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2组,每组纳入病患33例。对照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加以联合实施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较之对照组提高程度明显(P<0.05)。对两组病患复发率、住院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病患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穹窿部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Livingstone地区角膜型春季角结膜炎(VKC)的疗效。方法角膜型VKC病人622人,分两组,一组穹窿部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每眼20mg;另一组用0.2%地塞米松滴眼液及2%色甘酸钠滴眼液,q4h。两周后观察疗效情况对比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疗效差异。曲安奈德组的疗效明显好于滴眼液组。结论曲安奈德穹窿部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型春季角结膜炎的疗效值得肯定,在应用抗过敏滴眼液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以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法。

  • 标签: 春季角结膜炎角膜缘型 曲安奈德 地塞米松 色甘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剑突上正中小切口及胸骨左第3或第4肋间小切口入路行经胸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术的疗效、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采用不同微创入路行TEE引导下经胸VSD封堵术的179例2岁以内(3~21个月)VS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剑突上正中小切口(切口大小为1.0~1.5 cm,A组)87例,采用胸骨左第3或第4肋间小切口(切口大小为1.0~1.5 cm,B组)92例,两组均经右心室面无血管区穿刺完成封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封堵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胸液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组及B组的封堵成功率分别为97.7%(85/87)和96.7%(89/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52.7±15.4)min和(39.3±12.3)min,术后胸液引流量分别为(49.2±11.8)ml和(31.7±6.9)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近中期发生胸廓畸形4例,B组无胸廓畸形发生。随访12~72个月,两组均无封堵伞脱落、残余分流、房室传导阻滞、瓣膜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剑突上正中小切口及胸骨左第3或第4肋间小切口入路行TEE引导下经胸VSD封堵安全、可行,且后者与前者相比操作更简便、用时更短、胸液引流量更少,创伤更小、更美观,同时避免了胸廓畸形的发生。对于术中TEE评估封堵概率低的患儿,为避免多处皮肤切口,采用剑突上小切口更合适。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心脏封堵器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气胸联合剑突肋下小切口与经右侧胸腔入路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的手术特点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科实施的胸腔镜辅助胸腺扩大切除手术251例(包括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胸腺囊肿以及前纵隔占位病变),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人工气胸联合剑突肋下入路(人工气胸组165例)和经右侧胸腔入路(右侧胸腔组86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和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均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右侧胸腔组相比,人工气胸组手术持续时间[(108.6±45.2)min和(127.6±42.1)min,t=-3.628,P=0.000],术中出血量[(37.9±131.7)ml和(107.4±284.8)ml,t=-8.215,P=0.000],术后引流量[(379.0±285.5)ml和(646.6±373.34)ml,t=-6.277,P=0.000]和引流管留置时间[(2.2±1.0)d和(3.1±1.0)d,t=-7.275,P=0.000)]均明显减少,但在膈神经损伤(1/165例比0/86例,P=1.000),肌无力危象(3/89例比2/66例,χ2=0.014,P=0.906),手术中转开胸(3/165例比2/86例,P=1.000)的发生率等方面,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工气胸联合剑突肋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手术显露好,安全性高。该术式具有创伤更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优点,更适用于不能双腔插管、不耐受单肺通气和肺功能不全的老年、女性患者。

  • 标签: 胸腔镜 胸腺切除术 气胸人工
  • 作者: 罗杰 张云芳 曾德望 肖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510120 现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肾病学科 5108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肾病学科 51080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5101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肋下入路(mLS)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用于外科切开法腹膜透析置管术(PD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拟行择期PDC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4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采用mLS行TAPB联合RSB 13例(TAPB联合RSB组),侧边入路联合臀部入路(LP)行TAPB 13例(TAPB组),局部麻醉(LA)14例(LA组)。记录切皮(T0)、分离腹直肌(T1)、置入腹膜透析导管(T2)和缝合皮肤及做皮下隧道(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和麻醉操作总时间、补救麻醉例数、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及手术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TAPB联合RSB组和TAPB组T0~T3 VAS明显低于LA组[(1.92 ± 0.95)和(3.00 ± 1.08)分比(5.07 ± 0.62)分、(1.31 ± 0.63)和(2.54 ± 0.66)分比(3.86 ± 0.77)分、(0.85 ± 0.69)和(1.77 ± 0.93)分比(3.71 ± 0.61)分、(1.38 ± 0.77)和(1.38 ± 0.87)分比(3.64 ± 0.17)分],TAPB联合RSB组T1 VAS明显低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B联合RSB组和TAPB组T0~T3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均明显高于LA组[(3.12 ± 0.76)和(3.11 ± 0.65)分比(2.09 ± 0.61)分、(3.09 ± 0.82)和(2.68 ± 0.75)分比(1.99 ± 0.66)分、(3.35 ± 0.82)和(3.31 ± 0.75)分比(2.37 ± 0.73)分、(3.02 ± 0.82)和(3.01 ± 0.75)分比(2.35 ± 0.63)分],TAPB联合RSB组T1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术中2例需要实施补救麻醉。TAPB联合RSB组手术和麻醉操作总时间明显短于TAPB组和LA组[(45.08 ± 9.62)min比(74.46 ± 7.29)和(69.71 ± 13.25)min],LA组明显短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观察到手术或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mLS行TAPB联合RSB用于外科切开法PDC,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用时短,手术医生满意度高,血压和心率平稳,安全性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麻醉,局部 神经传导阻滞 导管,留置
  • 作者: 罗杰 张云芳 曾德望 肖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510120 现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肾病学科 5108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肾病学科 51080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5101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肋下入路(mLS)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用于外科切开法腹膜透析置管术(PD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拟行择期PDC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4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采用mLS行TAPB联合RSB 13例(TAPB联合RSB组),侧边入路联合臀部入路(LP)行TAPB 13例(TAPB组),局部麻醉(LA)14例(LA组)。记录切皮(T0)、分离腹直肌(T1)、置入腹膜透析导管(T2)和缝合皮肤及做皮下隧道(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和麻醉操作总时间、补救麻醉例数、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及手术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TAPB联合RSB组和TAPB组T0~T3 VAS明显低于LA组[(1.92 ± 0.95)和(3.00 ± 1.08)分比(5.07 ± 0.62)分、(1.31 ± 0.63)和(2.54 ± 0.66)分比(3.86 ± 0.77)分、(0.85 ± 0.69)和(1.77 ± 0.93)分比(3.71 ± 0.61)分、(1.38 ± 0.77)和(1.38 ± 0.87)分比(3.64 ± 0.17)分],TAPB联合RSB组T1 VAS明显低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B联合RSB组和TAPB组T0~T3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均明显高于LA组[(3.12 ± 0.76)和(3.11 ± 0.65)分比(2.09 ± 0.61)分、(3.09 ± 0.82)和(2.68 ± 0.75)分比(1.99 ± 0.66)分、(3.35 ± 0.82)和(3.31 ± 0.75)分比(2.37 ± 0.73)分、(3.02 ± 0.82)和(3.01 ± 0.75)分比(2.35 ± 0.63)分],TAPB联合RSB组T1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术中2例需要实施补救麻醉。TAPB联合RSB组手术和麻醉操作总时间明显短于TAPB组和LA组[(45.08 ± 9.62)min比(74.46 ± 7.29)和(69.71 ± 13.25)min],LA组明显短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观察到手术或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mLS行TAPB联合RSB用于外科切开法PDC,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用时短,手术医生满意度高,血压和心率平稳,安全性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麻醉,局部 神经传导阻滞 导管,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颞上方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其中参照组(n=25)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病例组(n=25)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颞上方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术后角膜散光。结果: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裸眼视力较参照组更高,且术后角膜散光更低(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颞上方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疗效优异,且有助于改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值得推广。

  • 标签: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颞上方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疗效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下睑切口联合实施眼袋综合祛除术和中面部提升术治疗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的起止时间为2022年12月~2023年6月,随机选取30例临床资料全面的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按照入院奇偶数的次序分对照组、观察组各15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经下睑切口联合实施眼袋综合祛除术和中面部提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经下睑切口联合实施眼袋综合祛除术和中面部提升术治疗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具有推广及研究价值。

  • 标签: 经下睑缘切口联合实施眼袋综合祛除术和中面部提升术 老年性下睑松弛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对视力、屈光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于本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视力水平、屈光度及病情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力水平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屈光度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可改善患者视力、屈光状态。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视力 屈光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翼状胬肉患者眼表,泪膜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FL评分、BUT和SIT、护理满意度、复发率。结果:实验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BUT和SIT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眼表泪膜功能和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围术期护理干预 翼状胬肉患者 眼表功能 泪膜功能 复发率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植片取自不同部位对复发率影响。方法 筛选70例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组,均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治疗,观察组组结合上方角膜移除术治疗,对照组结合下方角膜移除术治疗,对比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翼状胬肉结合上方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能够确保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降低临床复发率。

  • 标签: 初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联合双侧肋下两点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择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2例,性别不限,年龄40~7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PCIA组(C组)和SAPB+TAPB+PCIA组(ST组),各组31例。ST组于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SAPB,给予0.25%罗哌卡因30 ml,并行双侧肋下两点TAPB,每侧每点给予0.25%罗哌卡因10 ml;C组不做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的全身麻醉方案,术后两组均给予PCIA。记录患者神经阻滞30 min后的温度觉减退平面。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躁动情况,术后2、4、8、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0~24 h和0~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总用量;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ST组患者SAPB阻滞后30 min的温度觉减退平面是T3~T11,TAPB为T6~T10。与C组比较,ST组患者术后2、4、8、12、24 h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降低和VAS<3分例数增多(P均<0.05)。与C组比较,ST组术后0~24 h和0~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1.13±0.15)比(26.02±0.51),(3.06±1.27)比(49.01±2.62)]次和舒芬太尼总用量[(62.5±3.3)比(87.6±1.8),(126.6±6.5)比(160.8±7.8)]μg、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较少(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血肿、严重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SAPB联合双侧肋下两点TAPB加PCIA相对于单纯PCIA能更有效地控制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疼痛,减少围术期镇痛药物用量,减少患者术后躁动。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食管肿瘤 胸腔镜 疼痛 手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年龄66~78岁,性别不限,体重46~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全麻组(G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组(TSG组)。2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维持BIS 45~60。麻醉诱导后,TSG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胸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待胸腔操作结束转平卧位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下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均注入0.3%罗哌卡因20 ml。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G组背景输注速率0.05 μg·kg-1·h-1,PCA剂量0.04 μg/kg,锁定时间为10 min;TSG组背景输注速率0.03 μg·kg-1·h-1,PCA剂量0.025 μg/kg,锁定时间为10 min。2组均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VAS评分≤3分;若VAS评分≥4分,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补救镇痛。分别于术前1 d(T0)、麻醉诱导前即刻(T1)、麻醉苏醒后1 h(T2)、术后4、8、12、24和48 h(T3~7)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局麻药中毒等)和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TSG组T2~7时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降低,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A按压次数减少,补救镇痛率降低,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术中心血管事件和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痛敏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胸椎 腹肌 麻醉,全身 胸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与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的100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实验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照组,两组之间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相对于单纯的胬肉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疗后病情复发情况较少,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发性翼状胬肉经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以及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4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患者86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单纯胬肉切除术)与试验组(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联合胬肉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整体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应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与胬肉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具有植片排斥反应少、取材方便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建议推广。

  • 标签: 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