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曲沃县地处临汾市南端,境内晋侯高速公路、晋韩公路穿越东西,霍侯一级路纵贯南北.乡镇贯通二级公路,村村贯通三级油路,全县公路总里程达611.5公里,是全国公路网密度最大的县份之一。

  • 标签: 公路网密度 高速公路 公路穿越 二级公路 临汾市 总里程
  • 简介:"郜林事件"引发了一场关于球员和球迷之间的"道德审判"。眼下,中超联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在联赛仅剩下9轮的情况下,竟然有4支球队都有可能争夺冠军,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另有7支球队都有可能降级,正在为保级苦战。然而,在激烈精彩比赛的背后,却是频频出现的球场暴力冲突事件。7月24日,中国足协官网公布了对"郜林事件"的处理结果。

  • 标签: 火药 冲突事件 球队 比赛
  • 简介:  关于美国报刊历史的分期,不同的新闻史著作有些不同。比如:胡得深(Hudson)把从1690年到1872年的美国报刊分为这么六个时期(胡得深,1873)。  1、1690—1704:美国报刊诞生期  2、1704—1775:殖民地报刊时期  3、1755—1783:革命时期的报刊  4、1783—1833:政党、宗教、农业、体育、商业多种报刊时期…………

  • 标签: 办报思想 报人办报 早期报人
  • 简介:早期记者产生于外人所办报馆,孕育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之初就深受西方新闻观念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正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观念。同时,他们又受传统文化影响,难以摆脱传统观念影响,热衷科举,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排斥心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早期记者的职业认同危机、科举情结、文化认同危机,考察分析早期记者的职业意识和精神状况,以及其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 标签: 记者 职业意识 职业精神 文化价值观
  • 简介:6月14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移动终端消费视频内容的时长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移动观看视频时间占全球在线视频观看时间的比例接近5‰我国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公共视听载体、移动互联网音视频等各类视听新媒体运营主体,纷纷进入视听服务市场,视听新媒体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竞争渐趋激烈。《报告》多角度展现了视听新媒体发展情况和趋势。

  • 标签: 新媒体 市场规模 发展研究中心 视频内容 互联网电视 移动互联网
  • 简介:党的新闻事业自党建立之日起开始,到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发展成熟,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分析考察,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它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到同时代以及前人各种新闻思想的影响。

  • 标签: 新闻事业 新闻思想 早期 延安整风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12-1927年《东方杂志》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梳理、分析,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东方杂志》广告文本的观念预设功能,及其对女性新型身份的建构。

  • 标签: 《东方杂志》 商业广告 女性形象 形象建构
  • 简介:世界报纸和新闻出版商协会(WAN-IFRA)网站6月1日刊登文章《世界报业趋势:报纸收入转向新来源》(WorldPressTrends:NewspaperRevenuesShiftToNewSources)。文章认为,报纸的商业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深刻转变。

  • 标签: 报纸发行 新来源 数字内容 设备用户 印刷版 台式电脑
  • 简介: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24.5%。

  • 标签: 手机上网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网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规模 普及率
  • 简介: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对网络传播产生的影响日益呈现并不断扩大。网络舆论是通过在互联网上具有不同观点的各大派别的公众有充分自主话语权对某一焦点话题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网络传播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本文从"女王贝事件"入手,试图从公众网络舆论的形成理性思考网络传播影响力。

  • 标签: 网络舆论 网络传播 超女王贝事件
  • 简介:创办初期的《循环日报》,其版面设置并不固定。一是临时性的栏目设置较多,二是与同期香港其它华文报纸相比,明显偏重新闻版面。1875年以后,《循环日报》版面才基本固定在"选录京报"、"羊城新闻"和"中外新闻"等栏目,且新闻版面整体上相对缩小,由初期的新闻版面约占总版面的45%左右下降至30%左右。较为强烈的正统意识以及比较重视新闻和言论是《循环日报》在版面设置上有别于同期其它香港诸华文报纸的两个主要特征。不过,从版面总体来看,《循环日报》主要还是一份以刊登各类告白为主的报纸,因此,以往人们通常认为《循环日报》以政论为主的看法不太确切。《循环日报》之版面设置基本沿袭了《香港中外新报》所创立的"香港版"模式,但同时也受到以上海《申报》为主要代表的"上海版"模式的影响。《循环日报》在"中外新闻"栏内首置"论说"、并大体维持每天1篇"论说"的做法,主要是吸取和借鉴上海《申报》的结果,并非《循环日报》首创。

  • 标签: 《循环日报》 《申报》 “香港版” “上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