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经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后,使用明胶海绵条进行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即刻止血,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平均9月,无血尿复发患者。结论选择肾动脉栓塞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止血手段。

  • 标签: 出血 介入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对照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结果,寻找超声诊断一般规律,以便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对甲状腺大小、形态、回声及血流进行观查。结果彩对各型甲状腺肿瘤均有较特征的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良性肿瘤周边有环状低速血流信号,恶性肿瘤内部较丰富的高速血流信号分布。对照病理检查结果,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75%。结论彩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块 超声鉴别诊断
  • 简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在体外能促进多种中枢及外周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体内也能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FGF是1974年Gospadarowicz[1]从牛脑的垂体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多肽分子.根据等电点的不同,FGF分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两类.本文就aFGF与bFGF因子在脊髓中的分布情况与不同作用、急性脊髓损伤后aFGF、bFGF的不同表达以外对急性脊髓损伤体外应用FGF的实验性治疗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AFGF BFGF 表达
  • 简介: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临床疾患.据统计发达国家的SCI发病率为28.3~45人/百万人/年,在美国每年有11000人遭此损伤[1];我国发病率虽较低,约6.7人/百万人/年,但每年也有1万余人遭此损伤,且以中青年胸腰段损伤最多.外伤性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促进诱导神经纤维生长:如给予多种促进神经生长的神经营养因子或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为再生的轴突提供桥梁及管道、提供能支持引导神经生长的雪旺氏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二是消除抑制轴突生长的因素:如减少脊髓断端囊腔和瘢痕组织生成以及一些抑制性生长因子产生等.近20多年,尤其是近10余年来随着基础医学、临床研究和材料、工程学等各学科的发展以及相互渗透,在脊髓损伤的研究方法、损伤机制、损伤严重评定、诊断治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修复 胚胎组织移植 外周神经移植 雪旺氏细胞移植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手术方法阻断羊心淋巴引流后,于急性期内用光,电镜观察冠状动脉主干,前室间支和心壁内小动脉的结构改变,光镜下发现动脉壁水肿,外膜及其周围组织淋巴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动脉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结果表明心淋巴引流障碍急性期内可造成冠状动脉壁病理改变。

  • 标签: 淋巴瘀滞 冠状动脉 微细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层粘连蛋白(LN)和波形蛋白(Vim)在人胚早期神经管发育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人胚神经管发育早期细胞微环境的特点。方法收集早期人胚23天和45天标本8例,分别用LN和Vim抗体对人胚标本的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图像分析不同观测指标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值,结果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胚发育早期,LN和Vim在神经管的神经上皮层、中间层和边缘层的神经细胞胞中表达。在神经管发育到23天时,LN的积分光密度值(1258.17±635)比Vim的积分光密度值(2611.34±502)低(P〈0.05)。结论在人胚早期,神经管的细胞基质成分以Vim为主,LN为辅,可能对神经干细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层粘连蛋白 波形蛋白 人胚 神经管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同类型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6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症重症胰腺炎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丁苯酞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出院后1年内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都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降低了出院后患者的病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