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治疗HbA1C>9%的初诊超重或肥胖2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2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对照组(胰岛素泵)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比较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PG、AUCGHOMA-IR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INS、C肽、Homa-β、AUCI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糖尿病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水平和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与人普通胰岛素在老年2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老年2糖尿病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持续皮下泵输注人普通胰岛素,观察组多次泵注门冬胰岛素,比较两组FGP、2hPG、胰岛素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并餐前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是时间、餐后血糖平均浓度、基础率(%)、餐前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对T2DM围术期血糖的控制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以及顺应性等优点,胰岛素泵是T2DM围术期胰岛素最佳的输注方式。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 胰岛素泵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IG)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对2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联用IG治疗组(45例)或NPH治疗组(41例),两组治疗期间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剂量,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疗效和安全性。结果96例T2DM患者均进行24周治疗,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NPH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用IG或NPH可很好控制T2DM患者血糖,两者疗效相似,但格列美脲联用IG治疗T2DM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甘精胰岛素 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9例,在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硫辛酸0.6g,每天1次,依帕司他口服50ml/片,每天3次,连用20天(出院后继续服用至30天)。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症状(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体征以及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和血尿常规等的变化。结果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均明显好转,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和血尿常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明显改善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30 依帕司他 硫辛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0例患有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III)的患者,分别分两组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第一组20人,进行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二组,10人。使用在C臂透视机下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分析两组安利人员年龄、病位分布、性别、肿胀程度等等各项进行比较,确保均无明显差异,使得具有较准确的可比性。在进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在骨折再移位、肘内翻、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携带角和肘关节屈伸活动功能等方面以及总体疗效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对比评价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第一组无一例发生骨折再移位、肘内翻以及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二组。结论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更好。

  • 标签: 切开复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外侧针 克氏针
  • 简介:摘要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发生2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脂肪肝的程度与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49例,对伴初诊2糖尿病组与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2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对8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伴初诊2糖尿病患者,根据脂肪肝超声分度,探讨其程度与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糖尿病的发生与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血清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有显著性关系。非酒精性脂肪肝伴2糖尿病组的患者中,随着空腹血糖及糖基化血红蛋白值的升高,脂肪肝的程度加重,二者具有相关性(P<0.05)。故研究NAFLD患者发生2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早期干预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可延缓脂肪肝病程进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