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方法查询以往文献得知,卡托普利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常常和硝苯地平联用,本次研究选取高血压患者2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卡托普利进行高血压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再应用硝苯地平进行联合治疗,7周为一个疗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对照组显效53例(44.17%),有效24例(20%),总有效率64.17%;治疗组显效71例(59.17%),有效37例(30.83%),总有效率90%;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卡托普利临床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不错,但是和硝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更好。

  • 标签: 卡托普利 高血压 临床应用
  • 简介: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牙胶尖是根管治疗中最常用的根管充填材料,使用时要求其应达到无菌。由于牙胶尖不耐高温,通常在临床使用前进行椅旁低温快速消毒,其消毒效果可直接影响根管治疗术的疗效。本次研究采用临床上常用的消毒剂5%聚维酮碘、3%过氧化氢和75%酒精分别对牙胶尖进行消毒,分析比较其消毒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牙胶尖 消毒法 根管治疗术 根管充填材料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就职于本院的临床护士共262名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并实施分层管理模式,观察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后6个月护理质量变化。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5);分层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护士 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由血栓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和我国的首要死因,严重威胁着人群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按其所形成的部位分为动脉、静脉、心腔内血栓,其成因、风险、组分及组分比例、性状和防治原则也不尽相同。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缓慢、多因素的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在大量临床研究中,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在对抗血栓中显示出良好效果,临床获益与结果已被多项循证医学的系统研究所证实,但其用药风险和不良反应较大,使得药学监护和合理、安全应用尤显重要。本期重点锁定于抗凝治疗与用药监护,4篇文章均来自于临床一线专家,就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华法林的基因组学、抗凝血药应用风险及监护要点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 标签: 临床应用 药学监护 抗凝药 药物治疗原则 腔内血栓 用药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胃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所产生的副反应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全年我院接诊并应用无痛胃镜诊疗的800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相比检查之前均未明显变化,但年龄稍大患者却出现了明显的降低;无痛胃镜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严重副反应的发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无痛胃镜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轻微的副反应,其中一些并发症可通过规范技巧性操作来规避或减少。总体而言,无痛胃镜诊疗在临床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无痛胃镜 应用 副反应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不但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有效地满足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输液、抢救的需要。

  • 标签: 留置针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头孢曲松钠是第3代长效头孢菌素,临床用于各种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本文研究了它的临床应用并进行全面总结。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梅毒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葛根素是由葛根提取制成,主要剂型有片剂、注射剂等,主要化学成份为皂苷类化合物葛根黄酮,具有提高免疫,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 标签: 葛根素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分输血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对我院2004—2010年使用全血及各种成分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年来本院成分输血率由81.8%提高到100%,血浆输注率平均为32%,各血液成分输用量以红细胞、血浆为主,全血用量逐年减少,血小板用量较少。结论我院成分输血率目前已达到先进国家水平,血浆存在滥用现象,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需进一步提高使用有效率。

  • 标签: 临床应用 成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无肝素法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选择哈密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行血液透析患者57例,随机分两组,观察两组无肝素透析方法对透析器的影响。结果采用改良无肝素透析方法无一例透析器凝血,无出血加重现象。结论改良透析方法可安全应用于无肝素透析。

  • 标签: 血液透析 无肝素
  • 简介:摘要钙在体内吸收与利用离不开维生素D,而维生素D需要阳光中的紫外线参与由体内进行合成。由于玻璃可以阻挡紫外线,孕妇不到户外与阳光“亲密接触”,吃再多的钙片都很难收到补钙的效果。怀孕后就要补钙,这是很多准妈妈的“共识”。于是乎,服用钙片已成为准妈妈们重要的“议事日程”。孕妇每天需要1000-1500毫克的钙,除去从食物中获取,额外还要补充600毫克左右。孕妇缺钙早期症状可以使抽筋,骨头酸痛等,也可以没什么症状,容易被忽视,严重的缺钙会导致孩子出生后患严重的低钙血症,佝偻病,甚至会患先天性低钙性喉软骨软化症,孕妇也会患产后骨质疏松症。除了食物进补之外,孕妈妈可别忽视了日光“进补”。有最新的研究证明,孕妇是最需要接受阳光照晒的人群。

  • 标签:
  • 简介:【摘要】 血管内导管是患者进行治疗一种方式,目的是为了让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与外界建立特定的联系,主要方式是将不同的导管通过患者的外周静脉或动脉置入其血管内。当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两种血管内导管就是中心静脉置管 (CVC) 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ICC) 。血管内导管的使用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所带来的痛苦,进而提高患者的基本生活质量,因此,现如今血管内导管已经成为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案和手段中的重要方式。导管相关性血栓即为在患者血管内壁或者导管外壁上形成的血凝块。血栓一旦形成,将会使得患者的治疗增加更大的风险,也将会产生更多医疗费用,对患者的身体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而血栓脱落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数据表明, CVC 患者发生血栓的基本概率范围在 2 . 18% - 33 . 00% , PICC 患者发生血栓的基本概率范围在 2% - 26% 。基于此,探究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便对几种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预防导管 相关血栓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