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美籍华人学者、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周策纵在为沈己尧《海外排华百年史》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海外华人在本质上的处境非常特殊。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1/4,无疑是世界人口中最大集团;但是海外华人,除新

  • 标签: 海外华人 威斯康星大学 对策 最大集团 华人学者 移民
  • 简介:加拿大华裔曹剑琴日前正式获选为加拿大律师公会卑诗分会主席,成为该分会有史以来首个华裔及少数族裔主席。曹剑琴是在温哥华土生土长的第二代移民,父母是非常传统的家长,很重视教育,其从小就上中文学校。

  • 标签: 大卑诗省 律师公会 加拿大 华人 少数族裔 中文学校
  • 简介:保生大帝,姓吴,名本,是北宋福建漳泉一带的名医,以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而为时人所称颂,远近咸以为神医.当吴本因上山采药,不幸跌落深谷,重伤而卒之后,漳泉乡里百姓闻者无不追悼感泣,争相绘其像而敬事之,不数十年,其声名事迹传颂远播于闽粤诸地,成为人们心目中驱邪祛病保佑苍生的神灵,广为世人所敬仰.由于吴本生长于当时漳

  • 标签: 甲必丹 天福宫 慈济 华人社会 巴达维亚 慈善公益事业
  • 简介:战后四十年来,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及其资本和经济力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对这些演变除了与当时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国内外政局的发展变动密切有关之外,还可以从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来考察。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来分析,即苏加诺政府统治时期(1945—1965年)和苏哈托政府统治时期(1966年—现在)。这两个政府统治时期对待华侨、华人的经济政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笼统地评论他们对华侨、

  • 标签: 印尼政府 华人经济 苏哈托 苏加诺 加里曼丹 苏拉威西
  • 简介:前殖民时代,“潘泰”是活跃在华南和东南亚北部的出色马帮商人,他们实际控制了整个云南的马帮贸易。从贡榜王朝晚期开始,“潘泰”开始在曼德勒定居。1868年,华人清真寺的建成标志着“潘泰”在曼德勒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1873年,云南杜文秀起义失败后,大批云南穆斯林逃亡到缅甸,曼德勒“潘泰”的数量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代“潘泰”的数量还不多,但是他们保持下来,标志着曼德勒第一批华人穆斯林会众历史的开端。

  • 标签: “潘泰” 缅甸 云南
  • 简介:本文认为,由于华人选票对国阵的重要作用,1999年大选后继续执政的国阵政府将继续实施较宽松的华人政策.事实上,政府在大选前后已推出不少宽松的华人政策.然而,在涉及马来人特权等重大问题上,马来人政党巫统为首的国阵政府绝不会让步.因为占人口多数的马来人,始终是巫统保有强势政治地位的社会基础.马华两族的地位差别还会继续存在.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人政策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四十年间,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状况,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演变。这种变化之大是华侨、华人史上所从未有过的。它不仅开创了华侨、华人史的新页,且对未来华侨、华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如何看待及认识这种演变,对制定我国的有关政策,促进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及合作,推动我国的四化建设都有密切的关系和现实的意义。(一)

  • 标签: 新加坡共和国 华文教育 华人社会 居住国 苏哈托 中国移民
  • 简介:20世纪初以来,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研究东南亚华人历史的理论,在二战前较有影响的有“华侨殖民论”、“华侨革命之母论”等,其特点是把东南亚华人的历史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二战后较有影响的有“华侨社会阶级论”、“民族认同论”、“民族融合论”等,这些理论开始关注华人与当地其它民族的关系,探讨解决华人问题的途径。

  • 标签: 东南亚华人 历史理论 华人问题 演变 中国历史
  • 简介:海外维吾尔族华人华侨研究是重要的学术领域,不但是中国海外少数民族华人华侨研究的内容,而且也是中国海外华人华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对此领域研究较少,成果非常零散,视角多样.本文尝试对国内外相关成果加以搜集,简要介绍其基本研究视角、内容,初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维吾尔族 华人华侨 研究与问题
  • 简介:论文总结了戴国辉对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的主要观点和解决思路。认为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是欧美将东南亚殖民地化过程中的历史产物;战后的排华运动是将华侨当作殖民地遗留体制的代罪羔羊;东南亚的华侨、华人问题,不是单一的特殊问题,而是世界史上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应以动态的观点看待华侨及其面临的身份认同困扰。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的解决思路要严格区分华侨、华人概念,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并给华侨资本、华人资本以正确的定位;东南亚国家应该把华人问题作为少数民族问题来把握;主张人应该同时具有多元的身份认同,华侨华人有保持自己民族性的权利;建立多民族国家内的“自立与共生”关系。

  • 标签: 东南亚 华人研究 排华问题 身份认同 台湾学者 戴国辉
  • 简介:从海外华人经济的现有状况分析,依据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外向化趋势和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从温哥华所处的社会、经济、人文和地理环境出发,根据“华裔社群经济”观点,我们认为可以率先在加拿大温哥华地区成功创建华人科技新高地。一、“华裔社群经济”的基本观点人所皆知,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界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类比而言,生物多样性也预示着经济多态的合理性,经济

  • 标签: 加拿大 华人科技高地 “华裔社群经济” 多元文化 科技开发
  • 简介:<正>一、战前的路今天,新加坡因其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而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不能忘记,为今天新加坡作出过卓著贡献的新加坡华族人(以下简作新华)在战后走过了—条艰苦曲折的道路。为更好地了解战后新华的生存发展之路,我们这里对他们战前走过的道路略作回顾。这条道路可概括为八句话:

  • 标签: 新加坡华人 卓著贡献 政治地位 经济成就 生存发展 马来亚
  • 简介:(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简介:印尼华人大约在700万人,可分为土生华人和新客家华人。前者主要为福建籍,后者主要为广东籍,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客家人,多在本世纪上半叶抵达印尼。排华,是东南亚华人百年来承受的共同命运。今年5月,印尼因政治因素和经济形势引发了社会骚乱,华人在此骚乱中再次成为受攻击的目标,店铺被抢掠,车辆房屋被焚烧,一些歹徒还高叫要杀掉所有的华人。印尼首富、苏哈托的朋友林绍良也未能幸免,他的家被暴徒

  • 标签: 印尼华人 印尼经济 华人企业集团 苏哈托 骚乱 华人经济
  • 简介:论文将当代加拿大华人精英的参政情况概括为五种模型:选举型和委任型、全国型和地方型、象征型和实在型、主流政党型和华人政党型及华人选票型和非华人选票型,并运用这五种参政模型对当代加拿大华人精英的参政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认为华人精英无论采取何种模型参与加拿大政治,只要能成功进入主流社会,对改善华人在加拿大社会的公共政治形象,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都十分有益,对华裔新生代未来参与政治的热情也是一个激励。

  • 标签: 加拿大 华人参政 参政模式 选举政治 委任政治
  • 简介:<正>华人移民菲律宾的历史由来已久,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妇女的束缚以及华侨所到之处条件的艰苦,大多数出国的华人男性均不能携妻带眷。因此,到20世纪30年代,菲律宾的绝大多数华人移民仍为单身男性。据统计,1903年,菲律宾大约41,035名华人中,只有517名妇女,男女比例是1000∶13。

  • 标签: 华人妇女 菲律宾人 菲律宾华人 妇女社会地位 华人社会 菲律宾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