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黄敏 单春剑 张爱霞 孙志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22期
  • 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10023 黄敏现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210004,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10023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估、比较英国国家重症监护审计和研究中心(ICNARC)-产科早期预警评分(OEWS)系统、美国孕产妇安全国家联盟推荐孕产妇早期预警标准(MEWC)、爱尔兰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的爱尔兰孕妇早期预警系统(IMEWS)对我国孕产妇病情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对2019年1—12月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入住孕产妇共872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采集住院期间的数据,使用3种产科早期预警系统同时进行评估,比较3种产科早期预警系统对危重症孕产妇的预测、识别能力。结果872例孕妇,其中危重症167例占19.2%,非危重症705例占80.8%。OEWS、MEWC、IMEWS危重症组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依次为4(2,6)、3(0,6)、5(3,6)分,非危重症组评分依次为1(0,1)、0(0,0)、2(0,3)分,危重症组评分显著高于非危重症组(P<0.001)。OEW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95%CI 0.948~0.975,P<0.001),MEWC的AUC为0.803(95%CI 0.757~0.850,P<0.001);IMEWS的AUC为0.853(95%CI 0.817~0.888,P<0.001)。OEWS为0分时无产科危重症发生。OEWS≥6分时阳性似然比为8.208 6。结论3种国外产科早期预警系统对我国产科危重症疾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3种预警系统中,OEWS的预测能力优于另外2种预测系统,并且具有较好的分层能力。但由于不同地区人群、环境、条件等差异,各产科医疗单元可根据自身条件,对OEWS进行改良,设计符合自身临床需求的产科早期预警系统。

  • 标签: 产科早期预警系统 危重孕产妇 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汉化儿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风险量表(EA风险量表),分析其在斜视矫正术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风险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征得原作者授权后,采用国际通用的Brislin翻译模型及回译法对EA风险量表进行双人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EA风险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79例斜视矫正术患儿进行调查,检验其信效度。结果该量表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条目1)、0.707(条目2)、0.686(条目3)、0.654(条目4)(均P<0.01);内容效度指数为0.920,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0~1.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1个公因子,包含4个条目(年龄、手术方式、术前行为得分及麻醉时间),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052%。量表躁动风险评分的截断值为10分,此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特异度为0.704,敏感度为0.839。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9,评分者信度为0.835。结论中文版EA风险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条目表达简明清晰,易于理解,适合作为临床科室斜视矫正术前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识别及评估其发生风险的初步筛查工具。

  • 标签: 全身麻醉苏醒期 躁动 斜视矫正术 儿童 信度 效度
  • 作者: 吴文娟 张祎博 陈尔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医学检验科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感染控制科,上海 20012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控制科,上海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办公室,上海 200025
  • 简介:摘要在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的新一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为彻底快速阻断疫情在社会面的传播,大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在隔离收治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为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方舱医院内的传播风险,从方舱建筑设计到医院运行中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都应主动识别风险来源、开展风险评估,实施综合感染预防控制风险应对措施,及时监督检查和再评估,以预防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方舱医院 感染预防控制 风险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重症监护室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最终行机械通气风险的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便捷有效的预测方法及准确的治疗时机,提高ICU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入院24 h内生命体征、血气生化指标、炎症指标、急性合并症、APACHE Ⅱ评分、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等,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构建列线图。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362例患者,根据最终是否行机械通气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组(HFNC组)及氧疗失败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组(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组)。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OR=1.323,95%CI:1.818~1.483)、ROX指数(OR=0.371,95%CI: 0.226~0.609)、总住院时长(OR=1.097,95%CI:1.003~1.200)及合并急性呼吸衰竭(OR=2.456,95%CI: 1.368~4.506)是决定患者是否行机械通气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通过评估及验证模型显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892,C-index为0.985;模型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较好,列线图与各独立影响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5、0.959、0.899、0.656和0.576,表明该模型比单独指标预测风险效能更高;决策曲线分析也显示出该列线图具有极高的临床获益性。结论影响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是否行机械通相关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将最具有价值的指标联合,建立了预测性能较好的评估患者风险的列线图,可进一步为临床医生提供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高流量氧疗 机械通气 列线图 预测模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汶川地震十余年后截肢伤员的腰背痛特征,探讨截肢伤员腰背痛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法,对汶川地震十余年后四川省德阳市的66例截肢伤员进行调查研究,内容包括伤员基本特征、截肢后腰背痛特征及功能情况。采用假肢评估问卷(PEQ)对截肢伤员的腰背痛发生率、疼痛强度、假肢使用能力、移动能力及沮丧感进行评估。结果截肢伤员的腰背痛发生率为67%,但疼痛发生频率较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发生残肢痛能显著预测截肢伤员腰背痛的发生[OR=6.08,95% CI(1.20,30.77),P=0.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假肢移动能力能显著预测汶川地震后截肢伤员的腰背痛强度[β=0.74,95%CI(0.27,1.22),P<0.01],即截肢伤员使用假肢的移动能力越好,腰背痛的强度越低。结论汶川地震十余年后多数截肢伤员存在腰背痛,关注伤员的残肢痛及使用假肢移动的能力,对防治腰背痛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腰背痛 截肢 地震 发生率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矛头腹蛇咬伤患者患肢感染风险的早期预测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四肢原矛头腹蛇咬伤住院患者108例,根据后期治疗期间是否继发感染分为感染组(23例)和非感染组(85例),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及入院前血清指标,筛选出感染风险因素;通过联合所有上述方法中筛选出风险因素评分、同时根据蛇咬伤严重程度评分(snakebite severity scale, SSS)、外观评分构建预测模型,对比三种预测模型在两组患者中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三种预测模型对原矛头腹蛇咬伤患者患肢感染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入院前血清指标中受伤时间、是否为手足指(趾)受伤、水肿评分、是否存在张力性水疱、是否存在皮下出血、入院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的三种预测模型得分救过,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通过ROC曲线评估三种模型对蛇咬伤后后期感染风险的预测价值中,风险因素数的预测AUC值为0.830(95%CI: 0.635~0.850),截断值2.5、敏感度0.870、特异度0.671,预测价值最佳。结论以风险因素数为标准的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蛇咬伤患者感染风险风险因素数≥3分,提示感染风险大,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蛇咬伤 感染风险 预测模型 原矛头腹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风险事件发生危险因素评估体系。方法选取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的在职相关医护人员6名组建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函询法确定评估体系指标,并基于层次分析法明确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风险事件发生危险因素评估体系的构建过程、结果,确定函询专家的态度、权威程度及意见协调一致性。结果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内容填写完整度分别为100%、98%;研究形成的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风险事件共8个指标,风险事件发生危险因素共8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1、0.948,协调一致性比率(CR)均<1,二级变异系数(CV)均<0.25。结论构建所得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风险事件发生危险因素评估体系层次分明,且权重分配合理,为筛查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风险事件发生因素提供了参考依据,能准确剔除高危人群,做好临床防护工作,保证检查质量。

  • 标签: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 风险事件 危险因素 评估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级管理在呼吸危重症患者管理中对风险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呼吸危重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实验组采用分级管理。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动脉血气指标、风险事件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比参照组低,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比参照组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比参照组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比参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级管理可有效减轻呼吸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维持动脉血气指标稳定,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分级管理 呼吸危重症患者 不良情绪 动脉血气指标 风险事件
  • 作者: 刘宏 刘光耀 周俊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 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 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致死率高,提前预防一直是临床难点;胃镜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a,EV)及EVB诊断的金标准,但因胃镜具有创伤性并具诱发出血风险而不能广泛开展。目前大量研究期望以无创性检测技术替代胃镜成为该疾病早期诊断、后期随访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超声、CT、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等影像学技术,这对于EV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也为EVB风险的评估提供了新思路。作者对近年来EV及EVB无创影像诊断及预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无创性诊断 影像学
  • 简介:摘要为探讨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建立EGC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评估模型。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切除的172例EGC患者,年龄62(52,68)岁,通过病例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确定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的变量,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结果显示,172例EG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9.19%(33/172)。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脉管癌栓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年龄≥60岁(OR=5.556,95%CI:1.757~17.569,P=0.004)、浸润深度(OR=4.218,95%CI:1.418~12.548,P=0.010)和脉管癌栓(OR=13.878,95%CI:4.081~47.196,P<0.001)是EG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模型,一致性指数是0.883 5(95%CI:0.818 8~0.948 2)。校正曲线显示风险评估模型与实际结果吻合良好,提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区分度。3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EGC患者的最常见转移部位是第3组,其次是第4组淋巴结。因此,年龄≥60岁、发生黏膜下浸润和脉管癌栓的早期胃癌患者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高。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风险和隐患等名词做了解释,分析了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之间的关系,着重介绍了双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 标签: 风险分级 隐患排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的无菌生产工艺风险。方法应用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使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的风险管理工具评估确定麻腮风疫苗生产工艺中所有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潜在风险。采用定量方法,计算风险系数,对此进行风险评估。结果风险评估后各工艺环节的风险系数均小于40。结论麻腮风疫苗无菌生产工艺风险可控,可不采取措施。

  • 标签: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 无菌生产工艺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呈明显递增趋势。高龄患者存在各种基础疾病、器官代偿能力下降等问题,增大手术与麻醉的相关风险,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营养不良是导致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预测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是发生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营养不良可导致不良的临床结局,如增加病死率和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常规行营养风险筛查;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者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并通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康复状况等预后指标,对营养支持治疗进行评估和优化。目前,作为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主体的骨科医生对于患者的营养状态并不足够重视,许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接受骨折手术的同时营养不良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因此,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对于改善其总体预后至关重要。国内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医疗机构没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常规的营养筛查和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方面也缺少相关临床研究与数据统计。鉴于此,介绍目前国内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状况,但由于各地区人种、生活方式、宗教文化、饮食习惯的差异。国外的研究数据并不一定适合国内的患者,为在国内开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筛查和营养治疗的研究,建立适合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营养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降低小儿急诊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8年6—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收的22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流程;将2018年10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22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患儿对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输液等候时间、接诊时间、穿刺时间、拔针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护患纠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液等候时间、接诊时间、穿刺时间以及拔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降低小儿急诊输液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改善患儿的就医体验,保证了患儿安全,并提高了家长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满意度评价,营造了积极良好的医院整体形象。

  • 标签: 儿童 急诊室,医院 护理流程 输液 意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ICU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以来本院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风险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P<0.05);研究组风险发生率为9.7%、护理投诉率为16.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8.4%、45.2%),均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0.9%(P<0.05)。结论在ICU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效果比较理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风险护理 ICU 连续性肾脏替代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能够评估多发伤患者院内早期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对Dryad开放数据库中一项关于多发伤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原数据中18~65岁的多发伤患者,剔除入院时血乳酸(Lac)、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和72 h内死亡等变量缺失的患者。分析72 h内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性别、年龄及入院时Lac、ISS评分、GCS评分等各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72 h死亡危险因素,并应用R语言软件将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预测能力,并通过自举法(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使用决策曲线(DCA)分析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共纳入2 315例多发伤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Lac、GCS评分和年龄>55岁为多发伤患者72 h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ac:优势比(OR)=1.36,95%可信区间(95%CI)为1.29~1.42,P<0.001;GCS评分:OR=0.76,95%CI为0.73~0.79,P<0.001;年龄>55岁:OR=1.92,95%CI为1.37~2.66,P<0.001〕,使用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列线图展示。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多发伤患者72 h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预测能力显著高于血Lac(AUC=0.743)、GCS评分(AUC=0.774)单项危险因素和ISS评分(AUC=0.699),均P<0.05。模型校准图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趋于一致;同时DCA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对多发伤患者72 h死亡风险预测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多发伤患者72 h内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实现个体化、可视化、图形化预测,为多发伤的分级诊疗以及精准医疗提供良好的诊疗工具。

  • 标签: 多发伤 血乳酸 死亡风险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儿童健康及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对存在神经发育障碍风险儿童的影响。方法评估来自2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的73例典型发育期儿童、54例极早产儿(VPT)和73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研究前平均年龄为10.4±1.2岁,大流行期间(2020年4~5月)的平均年龄为12.8±2.0岁。儿童健康和家庭功能通过向父母发放问卷来评估,采用线性混合模型检验。使用五点Likert量表评估各组间的儿童焦虑情况、新冠肺炎医疗状况及家庭学习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大流行期间,各组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均显著下降(P<0.001)。CHD患儿比其他儿童更担心感染新冠病毒。VPT和CHD患儿中,家庭学习和父母对学业关注导致的儿童焦虑显著高于正常发育期的同龄人(P<0.001)。结论新冠肺炎大流行对整个家庭产生巨大影响,使得存在神经发育障碍风险的患儿家庭产生额外负担。大流行期间,这些家庭应单独咨询医疗中心和学校以寻求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儿的疫苗接种风险。方法选择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儿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7例临床诊断为GEFS+的患儿,利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将其分为SCN1A基因突变阳性组(SCN1A+组)11例及SCN1A基因突变阴性组(SCN1A-组)51例(剔除其余5例其他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自出生至7岁龄疫苗接种后的惊厥发生次数以及体温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儿惊厥发生后外周血白介素(IL)-2、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1例SCN1A+组GEFS+患儿接种疫苗共34次,发生疫苗后惊厥次数为16次,发生率为47.00%;51例SCN1A-组GEFS+患儿共接种疫苗186次,发生疫苗接种后惊厥次数为12次,发生率为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1A+组GEFS+患儿发生惊厥时体温为(38.06±0.57) ℃,SCN1A-组GEFS+患儿发生惊厥时体温为(39.49±0.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1A+组GEFS+患儿惊厥后外周血IL-6、IL-10表达水平分别为(96.80±25.05) pg/mL、(74.90±18.28) pg/mL,明显高于SCN1A-组GEFS+患儿的(72.97±4.81) pg/mL、(43.99±10.6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N1A+组GEFS+患儿比SCN1A-组GEFS+患儿更易发生疫苗接种后惊厥,且惊厥的热敏感现象更明显,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惊厥的发生。

  • 标签: SCN1A基因 癫痫 惊厥 疫苗 热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