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仁尼琴一生坎坷不平,历经磨难,作为20世纪俄国饱受争议的作家,同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对于后辈学者来说充满了可研究性.索仁尼琴一生历经了无数苦难,这为他以后所创作的苦难主题的作品来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索仁尼琴这一生所经历的苦难来分析了他写作的特别,和阐明了索仁尼琴的作品对于文学史上的意义价值.

  • 标签: 主题分析 仁琴 琴苦难
  • 简介:莎士比亚是伟大的英国戏剧作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李王》是四大悲剧之一,他的悲剧特别能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弦,具有无穷的艺术的艺术力量。通过对剧中四组二元对立,在场与缺场,愚蠢与聪明,宿命与抗争,现实与幻想的剖析,可以说解构主义,完全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力,一切变得皆有可能,正义和美德受到挑战。价值观念受到怀疑和否定,表象与真理变得模糊,在一定程度上给解构主义增添了色彩。

  • 标签: 解构 二元对立 颠覆 悲剧
  • 简介:今年年初的一个寒冷的晚上,我在呼和浩特的一家咖啡馆,见到了蒙古族小伙儿阿塔。他1995年出生,与我女儿同龄,现在还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他自小接受的是蒙古语言教育,汉语几乎是他在课余时间自学的,后来他开始尝试用汉语写作,已经完成了一部三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新洲,不朽梦魇》。他称之为科幻小说,我看了其中一部分,我以为它更介于科幻和幻想之间。

  • 标签: 阿塔 内蒙古农业大学 评论 文学 期待 汉语写作
  • 简介:赫斯全名为豪赫·路易·博赫斯,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阿根廷,1986年6月14日去世,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老虎的金黄》《小径分岔的花园》等。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出门远行》等,余华在创作作品时,既借鉴了博赫斯的创作手法,又融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标签: 博尔赫斯 文学作品 创作手法 相似性 余华小说 小说创作
  • 简介:意象的精妙运用,是莎士比亚最令人叹服的艺术成就之一。在作品《李王》中,他巧妙地将疯癫意象运用到作品之中,融现实与象征、崇高与荒诞、伟大与渺小为一体,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一个脱节混乱的国度,一个颠倒悖论的世界。本文拟在通过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李王》中的疯癫意象,并就此分析莎翁疯癫意象所传达的文化意蕴。

  • 标签: 莎士比亚 李尔王 疯癫意象
  • 简介:"我坚信,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传播载体,电子文本的出现,只是在形式上将小说边缘化,这种趋势今后还将继续;但是在内容和精神上,小说是不会消亡的。这是一种重要而有力的艺术形式。"对于华语圈的广大文学读者来说,威尔·塞夫这个名字有点陌生,读过他作品的人更是稀少。但在当代英国文坛,威尔·塞夫却是极具才华、极富争议的人物,在作家圈中享有很高声望。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成立的威尔·塞夫俱乐部,俱乐部成员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记者、学者和作家,他们每年至少聚会两次,用一种类似宗教体验的形式,朗诵、研讨威尔·塞夫的作品。塞夫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 标签: 塞尔 小说 消亡 艺术形式 2010年 传播载体
  • 简介:来自十二世纪的许多可靠的记载讲述两个绿色孩子怎样突然地出现在萨福克郡的丰收地中英格兰的斯蒂芬国王(生于1094年,1135年登基,1154年去世)没有享受到一种特别昌盛或太平的统治,而他统治期间,最难忘的事件是一种极其不可能的事情:两名绿色的儿童,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据报道,他们神秘地来到了萨福克郡的一处丰收地.

  • 标签: 伍尔皮特 皮特绿色 绿色孩子
  • 简介:<正>27岁的杰西卡·阿芭是个典型的"甜心"小姐。6月7日,她产下一女。和近日同样生产的41岁的澳洲影后妮可·基德曼、33岁的安吉丽娜·朱莉不同,阿芭似乎还只是好莱坞的"花瓶",出道11年,她的台词和身上的衣服一样少。当妈妈后,她希望自己能转型为黛安·基顿这样的知性气质型

  • 标签: 杰西卡 阿尔 基顿 安吉 德曼 性气质
  • 简介:"一个幽灵——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盘旋",一八四八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如此开头,他没看到这样一个"幽灵"正在巴黎的街头游荡,那就是波特莱。虽然不信仰"共产主义",却生来养成了反抗的性格,身躯里流淌着平民无产者的血液。此年在法国发生"二月革

  • 标签: 波特莱尔 恶之花 英雄主义 浪漫主义 杜瓦尔 十九世纪
  • 简介:“雪山草地”,因红军长征最为艰苦卓绝而名扬于世。当年,这块土地曾演绎了多少血与火的悲壮故事,无数英魂清影弄舞,炳彪后人。计星光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玛瑰》正是截取了这一特定时空,以羌族上层人物安新龙参加红军,成为“红色土司”为主线,展现了二三十年代岷江上游地区新旧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并就安新龙为革命捐躯,羌民祭祀英魂升化

  • 标签: 电影文学剧本 二三十年代 红军长征 上游地区 叶星光 土司
  • 简介:一多元文化的撞击德里克·沃科特(DerekWalcott)是多元文化交合中的产儿。1930年1月,他出生在西印度群岛中的弹丸小岛圣卢西亚。沃科特的父亲是兼具英国和荷兰白人血统的业余画家;母亲是非洲黑人血统的学校教师;祖母和外祖母都是奴隶的后代。他接受了良好的英式教育,毕业于圣卢西亚的圣玛丽学院和牙买加的西印度群岛大学。

  • 标签: 加勒比海 西印度群岛 多元文化 德里克 牙买加 血统
  • 简介:奥地利女小说家、剧作家兼诗人埃弗里德·耶利内克可以说是一夜成名,天下皆知。她于10月7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此之前,她除了在德语国家名气很大且是毁誉参半之外,在世界其他地方知名度并不高。因而在她获奖的消息传来时,搜寻遍了整个网络世界,却难觅耶氏的作品。我国大陆更是从未介绍过她的作品。译者是搞英美文学的,而耶氏是德语作家。本不该也不想凑耶氏的热闹,但是在美国的《纽约时报》和英国的《卫报》上看到了耶氏作品的片段,便想先翻译过来,让中文读者先睹为快。虽然难窥全豹,但至少可见一斑。作品中的象征、想像非常多,从德文译成英文,已经很难保持原作的神韵,而再转译成汉语,不知道要偏离原作有多远了。所以译者特别声明:拙译仅供暂时欣赏之用。我们期盼早日读到从德文直接翻译的原汁原味的耶利内克作品。

  • 标签: 片段 作品 母亲 译者 德语 音乐
  • 简介:  4  早上七点,杨光烈迎着深秋清晨的寒气来到石公甫办公室."怎么样,休息得好吗?早饭吃饱了没有?""报告处长,休息得很好,吃得也很饱.""好!那就出发!"石公甫和杨光烈两人走出福州路市公安局大楼,一路步行.尽管还是清早,但是上海弄堂口的点心店已经是热气腾腾,早起的女人,头发还有些散乱,困势懵懂打着呵欠拿着钢精锅子排起队等着买豆腐浆、大饼、油条、粢饭糕等早点,上海人一天的生活就开始了.两人来到坐落在蒲石路上的法国总会.……

  • 标签: 大厦谋杀案 尔登大厦 汉弥尔登
  • 简介:<正>旅店我等待于奇异的金色苦楚中,午夜已过,这正是利于防御风雨的时刻。我将在比风比寒冷更可怕的敌人面前经过。他正熟睡而我的手战栗。一个小小的武器便已足够,但这锁头及门的可怕的闹声,我将被恐怖的恶梦进击。黎明时,踮脚离去。另一声叹息,大街减去对我的敌意;但毕竟安详及平静何时才来?这时我忆起曾在特为我铺就的软床上入睡过。除梦而外什么也没留下。诗人他的头在灯罩吓人的覆盖之下。人是绿色,双眼发红。一个一动也不动的音乐家。他正熟睡;被截断的双手,奏着提琴来助他忘却苦楚。

  • 标签: 音乐家 旅店 奇异 提琴 恐怖 防御
  • 简介:弗吉尼亚·伍夫(1882-1941)在对现代小说的探索和试验过程中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意识流创作主张,她反对传统小说以精心地刻画人物和铺排情节为己任的创作模式,认为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是捕捉人生“重要的瞬间”,表现人物在这一瞬间呈现在脑海里的纷乱复杂的印象、感觉、回忆和浮想,以探索人物内心世界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在创作实践中,伍夫的意识流短篇小说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表现的思想内容之恢宏是传统小说所不可比拟的。本文试图就伍夫的有关名篇对其“重要瞬间说”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验作一粗浅的探究。

  • 标签: 伍尔夫 瞬间 人物内心世界 创作主张 刻画人物 传统小说
  • 简介:·山多(TarSandor,1941-2005),匈牙利小说家,社会学家。1941年4月5日,塔生于匈牙利东北部的一座平原小镇——哈依杜萨姆逊(Hajdnsdmson),农民出身,家境贫寒。年轻时,他在德布列森市(Debrecen)机械工业技术学校读书,毕业后留在那里工作,再没离开过这座大工业城市。塔先在一家兵工厂从事关于枪支、子弹、炸药生产的技术工作,后来转到一家医疗器械厂当技术员。1989年匈牙利体制变革,开始了艰难的经济转型,许多工厂纷纷倒闭,失业人群增多。1992年,51岁的塔也被工厂辞退,成了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失业者,直到去世。

  • 标签: 匈牙利 小说家 多尔 作品 安静 酒馆
  • 简介:徐志摩致格顿的这六封英文书信,原件现存于加拿大麦马士德大学罗素档案馆。台湾学者粱锡华先生辑录翻译的《徐志摩英文书信集》出版于1979年,收入了徐志摩给秦戈、罗素、罗杰·弗赖、韦利、恩厚之等学者的英文书信,为中国读者了解徐志摩的海外交游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由于加拿大麦马士德大学罗素档案馆直到1981年才购进格顿档案,所以粱锡华先生没有能够见到徐志摩给格顿的这六封英文书信,使它们在罗素档案馆静静地躺了二十四年。笔者最近有幸阅读了这些信件,被这些英文书信所包含的大量重要信息所激动,不揣冒昧将它们翻译出来,再增加一些简要的注释,以飨读者。至于更详尽的考辨,则需要专文来完成了。

  • 标签: 英文书信 徐志摩 台湾学者 中国读者 档案馆 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