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为深入、全面探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落实,《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国家民委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民俗学重点学科建设基地联合邀请宁夏《回族研究》、青海《青海民族研究》和《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等四刊有关办刊学者,共同研讨的"‘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战略与跨文化对话"高峰论坛于2015年10月24日在丝路重镇——兰州市顺利举办。

  • 标签: 文化对话 西北民族研究 国家民委 建设基地 在兰 北方民族大学
  • 简介: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史学虽在西学东渐的强力冲击下失去了主流地位,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血脉上的延续与发展。从章学诚到刘咸炘,呈现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自省式的演进路径。刘咸炘阐释了章学诚关于浙东史学、六经皆史、记注与撰述等问题与范畴的论述,这些心得沉淀为刘咸炘史学理论的亮点和底色。刘咸炘还深入比较章学诚史学与西方史学,回击了西方史学优越论,坚守了中国本位的史学立场。刘咸炘承袭章学诚史学、目录学、方志学的衣钵,堪称"续章"的代表人物,但其中又有"匡章"之义。刘咸炘提出的"察势观风"已突破了章学诚史学的固有疆界,在近代史学史上自成一派。"续章"强调的是继承史学传统,"匡章"则是对传统史学的革新,这既为近代本土史学理论的重建注入了必要的传统因素,也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学术转型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在新旧史学和中西史学的交汇、碰撞、嬗变中,刘咸炘的章学诚研究引起了内藤湖南、钱穆、蒙文通、齐思和等中外史学家的关注,从中可见中国本位史学家在民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标签: 刘咸炘 章学诚 传统史学 近代传承
  • 简介: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民歌与其他传统文化事象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正在丧失其生存土壤的传统民歌艺术,德宏傣族传统民歌将何去何从,并如何调适自己以适应这个大变革时代,不致于后继乏人,陷入"千古绝唱"的尴尬境遇,这是摆在傣族传统民歌艺术传承和发展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 标签: 德宏傣族 传统民歌 代际 传承 发展
  • 简介: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山川秀丽,资源丰富,人杰地灵,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通过对荔波县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民族文化等进行了解已明确民族地区社区参与和旅游现状的基本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促进荔波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民族地区 社区参与 旅游现状
  • 简介:白裤瑶婚姻习惯法作为一项地方性知识,已经被民众普遍接受并成为其生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婚约、结婚、离婚等方面描述了传统婚姻习惯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习惯法与国家法冲突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并从观念层面、立法层面及司法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实现白裤瑶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之融合。

  • 标签: 冲突与融合 白裤瑶 婚姻习惯法 国家法
  • 简介:中层理论是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和具体的经验性描述之间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范式,发端于社会学,后被应用于政治学。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中共党史学科,在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大趋势下,需要对自身学科话语进行必要之转换。本文对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主要中层理论在中共党史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深度的分析,提出要实现中共党史研究的话语转换,需要学者们关注国际研究学术前沿,并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尽最大可能以社会科学概念和框架来分析实证问题。中共党史研究今后的发展应主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而不是以学科区分为导向;要立足于史料,但不能限于史料;要有理论创建的自觉性,但不能空谈理论。唯其如此,才能摆脱中共党史学科只有材料而没有理论方法的尴尬境地。

  • 标签: 政治学 中层理论 中共党史 社会科学研究 学科话语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