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探讨器质心脏病患者全身耐力下降的原因,我们用心肺运动试验系统对16正常人和16名器质心脏病患者进行最大症状限制心肺运动试验,并测定运动前后动脉血乳酸浓度和酸碱代谢参数,结果发现;器质心脏病患者的全身耐力和动脉血乳酸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人,但二组其它酸碱代谢参数无明显差异,由此提示酸性代谢产物乳酸不是影全身耐力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还发现;病人组的最大潮气量.每分通气量都减低,生理死腔和肺泡动脉氧压差升高,二组之间有统计学的差异,说明心力储备下降,运动诱发肺淤血,肺的顺应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心脏病患者全身耐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耐力 心肺运动试验 乳酸
  • 简介:患者男,52岁。劳累后疲乏、无力、心悸、眩晕1年,加重1月。平时有室性早搏(PVS),曾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丹参注射液等治疗。图1示:窦性心律,Q-T间期正常(0.30s),频发PVS,联律间距270~320ms,先后点滴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补钾及硫酸镁治疗,但未能控制心律失常。期间患者发生短暂黑蒙,心电显示短联律间距诱……

  • 标签: 极短联律间距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不同抗Hp治疗方法对萎缩胃炎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p阳性萎缩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抗Hp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而B、C两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即PPI+2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疗效。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疗效,但相比于B、C两组,A组经治疗后其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经治疗后胃黏膜慢性炎症修复程度,A组虽高于B、C两组,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序贯疗法及常规三联疗法对Hp阳性萎缩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均能取得效果,但进行序贯疗法能够取得提高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抗Hp治疗 三联疗法 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结节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合并发生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共选择结节甲状腺肿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结节形态、钙化情况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后用彩色多普勒对结节血流等进一步观察,回顾临床资料。结果前超声诊断:良性结节75例,结节数共140个;恶性结节25例,结节数共45个。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51例,结节数共97个;恶性结节49例,结节数共80个。恶性结节与二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显示恶性结节有毛刺率明显高于良性;低回声率明显高于良性,微小钙化及粗钙化率明显高于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组Ⅱ、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Ⅱ、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结节内血流RI、PSV平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节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合并发生的病例中,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需对结节细致扫查,综合分析血流及回声情况,并辅助行穿刺活检,以获得明确诊断。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合并 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低氧血症对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分成3组。测定各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并分析其PaO2与血清心肌酶水平的相关。结果:重度低氧血症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中度低氧血症组和轻度低氧血症组(P〈0.01)。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PaO2水平与对应的血清心肌酶呈直线负相关(r=-0.67~-0.87,P〈0.01)。结论:低氧血症可导致COPD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增高,且动脉血氧分压与相应的心肌酶呈直线负相关。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低氧血症 酶类
  • 简介:目的观察克痉方湿热敷治疗脑卒中痉挛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克痉方湿热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30d采用Ashm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肢体痉挛状态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30d后两组Ashmorth痉挛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0d后治疗组Ashmorth痉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克痉方湿热敷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的痉挛状态。

  • 标签: 中风 痉挛性偏瘫 克痉方 湿热敷
  • 简介:心动过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由于其可造成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而需要积极处理,目前导管射频消融已逐渐成为首选治疗。我院近2年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心律失常患者11例,现报道如下,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 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搜山虎等均属乌头属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乌头碱。乌头碱是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亲脂性强,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故乌头类中草药药酒中浓度最高。乌头碱在体内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中毒迅速,一般中毒剂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急性乌头碱中毒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方法。现将我院ICU收治3例急性乌头碱中毒伴顽固心律失常患者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乌头碱中毒 顽固性心律失常 中草药药酒 二萜类生物碱 恶性心律失常 雪上一枝蒿
  • 简介:患者男,7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再发伴气促9d入院.体检:T37.0℃,R21次/min,BP140/9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罗音,以右侧为主,未闻及干罗音.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HR:78次/min,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 标签: 房性早搏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诊断 心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探讨suPAR在冠脉慢血流中的作用及影响冠脉慢血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疑诊为冠心病但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据冠脉TIMI帧数将患者分为慢血流组(53例)和正常对照组(42例),记录其冠心病危险因素,检测血浆suPAR、hs-CRP等水平.结果两组间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比率及血脂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慢血流组吸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2%比48%,P=0.02).同对照组相比,慢血流组血浆suPAR水平[(3.01±0.05)ng/ml比(1.33±0.06)ng/ml,P<0.01]和hs-CRP水平[(1.07±0.04)mg/L比(0.71±0.05)mg/L,P<0.01]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一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浆suPAR、hs-CRP水平与冠脉TIMI帧数均呈明显正相关(R2=0.83,P<0.01;R2=0.7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uPAR、hs-CRP、吸烟均与冠脉TIMI帧数呈正相关(R2=0.64,P<0.01),其中suPAR的影响力最大(标准化β=0.62).结论血浆suPAR、hs-CRP水平和吸烟与冠脉慢血流呈明显正相关,而且血浆suPAR水平对冠脉慢血流的预测价值较高.

  • 标签: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慢血流 TIMI帧数 冠状动脉
  • 简介:目的探索军事训练中运动猝死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物理查体、12导联心电图分析筛查,在960名士兵中筛选出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120例),从剩余士兵中随机匹配正常对照组(120例)。比较两组士兵5000米跑步前、后(跑步前30rain,跑步后30min)血浆中肾上腺素(EPI)、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结果两组士兵运动后血浆EPI、CRP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血浆NO水平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运动后高危组血浆EPI和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11.1±10.3)ng/L比(101.9±12.5)ng/L,(33.9±5.8)ng/L比(28.1±4.1)ng/L],高危组NO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2.3±12.3)}xmol/L比(108.3±9.7)mol/L](P〈0.05)。结论本方法有助于对运动猝死高危人群的筛选,对预防运动猝死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运动性猝死 一氧化氮 肾上腺素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患者男性。68岁。2005年1月12日20:00左右因无明显诱因突然晕倒,邻居给予心肺复苏。求肋“120”于20:20分收入我院急诊科。查体:无呼吸、心跳,双侧瞳孔散大固定。血压为0。急诊给予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辅助呼吸、补液、升压、电除颤等治疗。于22:05分呼吸心跳恢复。血压70/30mmHg。意识仍未恢复。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无尿,给予利尿治疗。急查心电图示:高侧壁、心尖部急性心肌梗死(AMI)。继续给予扩容、脱水、纠正内环境紊乱、保护脑组织等进一步心肺复苏治疗。

  • 标签: 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呼吸机辅助呼吸 诱发 吸痰 胸外心脏按压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24例因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16例,女108例,年龄44~80(63±8)岁.外周肱动脉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并求得脉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0%诊为冠心病,比较脉压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结果224例中,11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为冠心病.冠心病组除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比例上显著高于无冠心病组外,两组的各种血压参数(除舒张压)也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压、收缩压和吸烟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他各种参数与冠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脉压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是与冠心病发生相关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因素,可作为全身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以指导早期干预.

  • 标签: 高血压 脉压 冠心病
  • 简介: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老年NSTE-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常规治疗+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标志物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肌钙蛋白T(troponin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的浓度;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30d,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MACE)发生率;观察治疗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清CRP、TnT及CKMB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0.28±0.07vs.0.39±0.08,P〈0.05);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4%vs.84.3%,P〈0.05);随访30d,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NSTE-ACS患者,替罗非班能有效地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小板聚集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近期临床预后,而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老年 血小板聚集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P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41人为实验组,采用BPL教学方式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39人作为对照组,在实习期间则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方式。在出科前对两组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等方面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同时也有利于查房质量的提高。

  • 标签: PBL教学 临床护理 教学查房
  • 简介: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经导引导管和经微导管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无复流现象(NR)的疗效。方法选择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3年9月在实施PCI时出现靶血管NR的ACS患者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根据注射硝普钠的方式分为微导管组(n=31)和导引导管组(n=24),两组分别在NR时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50μg/次,每2-5min重复直至NR消失。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TIMI血流帧数(TFC)、不良反应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微导管组和导引导管组分别有29例(93.5%)和19例(79.2%)的患者TIMI血流分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治疗后,微导管组TFC由(57.7±8.2)帧减少至(10.3±5.9)帧,导引导管组由(56.8±9.2)帧减少至(15.2±6.3)帧。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治疗后微导管组TFC明显低于导引导管组(P<0.05)。治疗后微导管组ITFC明显高于导引导管组[(0.82±0.11)vs.(0.73±0.11),P=0.004]。术后微导管组和导引导管组各有2例(6.5%)和5例(20.8%)住院期间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导管组和导引导管组各有3例(9.7%)和5例(20.8%)发生一过低血压,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微导管注射硝普钠至靶血管远端治疗ACS患者PCI中NR疗效优于经导引导管。

  • 标签: 硝普钠 无复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MS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定单纯MS组(27例)、MS+CHD组(4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空腹血浆PAI-1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空腹血浆真胰岛素水平,收集MS的其他有关数据如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PAI-1水平健康对照组为(167.1±44.8)ng/L,MS组为(413.9±107.5)ng/L,MS+CHD组为(551.6±167.3)ng/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1水平与ISI呈负相关,与空腹真胰岛素、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以PAI-1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ISI、空腹真胰岛素、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与PAI-1具有相关.结论MS患者的PAI-1水平增加,合并CHD的MS患者更为明显,并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可能在MS发展为CHD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对顽固室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顽固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用药并口服胺碘酮治疗的资料。结果:88.1%患者心律失常得以控制.用药前、后P—R间期、QRS波、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顽固室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24hPP)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按24hPP≤40mmHg、41~55mmHg、56~70mmHg、〉71mmHg分为Ⅰ、Ⅱ、Ⅲ、Ⅳ组,测量动态血压参数、尿微量白蛋白(mA1b)、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比较各组的尿mA1b、NAG检测值及其阳性率,行24hPP与尿mA1b、NAG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①Ⅰ组与Ⅱ组之间,尿mA1b、NAG及微量蛋白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随24hPP的增高,尿mA1b、NAG及微量蛋白尿阳性率均依次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4hPP与尿mA1b、NAG呈正相关(r=0.79、0.78,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PP与尿mA1b、NAG呈正相关,当24hPP〉57mmHg时,易出现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脉压 肾功能衰竭
  • 简介:临床上急性血栓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右心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有着很高的病死率,其目前主要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层。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急性血栓肺动脉栓塞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全球每年确诊的病例数约数百万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发生部位可以单一也可以是多个部位,临床上误诊及漏诊率极高。

  • 标签: 肺栓塞 心室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 抗凝药 肌钙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