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吞咽困难患者营养支持是必不可少治疗措施,而患者生活质量常取决所选用营养方案.既往胃肠内营养多予鼻胃管或传统外科手术胃造瘘管进行,以往研究表明鼻饲易引进吸入性肺炎,并因患者拔管常致临时中断进食.近年国内外开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tomy,PEG)是一种较新胃肠内营养途径,它具有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特点.为比较PEG与鼻胃管疗效有何区别,我们比较了一组吞咽困难患者先后应用鼻胃管与PEG期间营养状况(包括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及胆固醇含量)及其并发症,以探讨PEG这一新疗法应用前景.

  • 标签: 内镜 胃造瘘术 吞咽困难 营养支持 疗效评价
  • 简介:肝癌预后主要影响因素有:根治性切除、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PVTT)、肝功能等。PVTT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重要生物学特性,其发生率可高达50%~90%,常引起肝内广泛转移或/和加重门静脉高压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后果,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一个主要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2002-08/2004-10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灌注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PVTT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门静脉灌注 TNF 治疗 肝癌 门静脉癌栓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肠道外传播致肝炎因子,在我国有较高感染率,经血源途径传染被认为是其最主要传播途径。然而在HBV感染者体液中亦可检测出HBV标志物(HBVM),提示日常生活接触可能是HBV传播另一途径。为此本研究检测了40例乙型肝炎患者唾液、尿液和泪液中HBVDNA及其它HBV标志物,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

  • 标签: HBV标志物 肝炎患者 乙型 日常生活 唾液 肝炎病毒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病情迁延不愈,治疗非常困难.当前,虽有多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用于临床,但疗效不甚理想.公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有效药物为干扰素及拉米定.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有较好协同作用.我们对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α1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干扰素治疗 拉米夫定 疗效观察 联合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 简介:目的探索小剂量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鲁米耶钠)30mgtid:对照组给予易善复456mgtid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比39.2%.86.3%比30、2%,P〈0.05。结论小剂量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苯巴比妥 总胆红素 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通过内镜超声检查(EUS)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来确定粘膜下病变起源和性质,并评价这种方法对粘膜下病变诊断意义.方法经胃镜发现28例食管胃实质性粘膜下病变患者,对他们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以明确其来源层次、病变位置,观察有无淋巴结转移.排除腔外正常组织压迫,在超声内镜导引下对病变行细胞针穿刺活检.结果28例患者中,2例经EUS证实为腔外正常组织压迫,余26例患者均行EUS导此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3例患者穿刺取材失败.23例患者经细胞学分析显示4例恶性肿瘤(淋巴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及19例良性病变(平滑肌瘤18例,脂肪瘤1例).全部病例20例经手术、1例经内镜电切及7例经临床随访验证.结论EUS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是诊断粘膜下病变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粘膜 患者 细针穿刺活检 EUS 诊断价值 病变
  • 简介: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病理过程,防治肝硬化目的也是制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我们对68例早期肝硬化病人中34例,采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苦参素注射液 肝炎后肝纤维化 疗效 治疗 乙型 病理过程
  • 简介:背景:胃酸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在我国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发病中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胃酸和DGER在NERD发病中作用。方法:选取在消化专科门诊连续就诊具有烧心和(或)反酸等反流症状所有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选者填写一份问卷后,依顺序行胃镜检查、24h食管pH监测和24h食管胆汁联合监测。结果:共有82例NERD患者入选,平均年龄为42.7岁±11.7岁。其中,24例(29.3%)24h食管pH监测阳性[NERDpH(+)],58例(70.7%)24h食管pH监测阴性[NERDpH(-)];43例(52.4%)为DGER阳性,39例(47.6%)为DGER阴性。联合监测结果为,82例患者中15例(18.3%)病理性酸反流与DGER并存,9例(11.0%)存在单一病理性酸反流,28例(34.1%)存在单一DGER,30例(36.6%)则无病理性酸反流,且DGER阴性。采用24h食管pH监测组对NERD诊断率为29.3%.而联合24h食管胆汁监测,则NERD诊断率升高到63.4%。24例NERDpH(+)者中,15例(62.5%)存在DGER;58例NERDpH(-)者中,28例(48.3%)存在DGER;NERDpH(+)组与NERDpH(-)组DGER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377,P=0.241)。结论:NERD病理性酸反流比例相对较低,联合24h食管DH和胆汁监测可明显提高NERD诊断率,DGER在NERD中作用地位不容忽视。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胃酸 十二指肠 非糜烂性反流病 24H食管PH监测 24h食管胆汁监测
  • 简介: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IF-2α是机体对缺氧适应性调节中重要调控蛋白,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有表达,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HIF-2α、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之间关系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病理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62例食管鳞癌,40例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和42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HIF-1α、HIF-2α、VEGF表达和MVD值,分析其间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HIF-2α和VEGF表达较异型增生和正常上皮组织显著增加(P<0.01),MVD值亦显著增高(P<0.01);且HIF-1α和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HIF-1α、HIF-2α表达与VEGF表达和MVD值呈正相关。结论:HIF-1α、HIF-2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一定程度表达,其可能通过诱导VEGF表达参与食管鳞癌血管生成;HIF-1α、HIF-2α和VEGF过度表达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重要指标.

  • 标签: 表达 HIF-1Α VEGF 食管鳞癌组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VD
  • 简介:病人女,42岁,气功所致精神障碍4年,此次因乱语、思维分裂、行为怪异、不知羞耻再次人院。经氯氮平、氟哌啶醇、氯硝西泮等药物治疗,20余天后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能进行正常交流。一天下午突然找护士说:“快点把病房都赶出去”。问其原因,则说:“没法说”。继续追问,说:“急着干那种事”。怀疑病情反复,经肌注氯硝西泮2mg,10min后病人

  • 标签: 性欲亢进 症状表现 抗精神失常药 椎体外系反应
  • 简介:随着戊型肝炎病毒(HEV)分子克隆成功,戊型肝炎特异性实验诊断方法有了很大发展。我们检测了5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日血清抗-HEV-IgM和抗-HEV-IgG,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5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具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和体

  • 标签: 戊型肝炎 抗-HEV 抗一HEV 临床意义 患者血清 肝炎患者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吸痰和囊套放气时机对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影响。方法5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在拔管期随机分成深麻醉组(A组,n=25)与浅麻醉组(B组,n=25),A组深麻醉下吸痰和囊套放气、浅麻醉下拔管.B组浅麻醉下吸痰,囊套放气.拔管。分别记录两组关腹膜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三个时点HR、SBP、DBP。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组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明显轻于B组。结论深麻醉下吸痰和囊套放气,浅麻醉下拔管,有效地减轻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 标签: 深麻醉 吸痰 囊套放气 预防 全麻 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