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高级别上皮内瘤(HGIN)普通胃镜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胃镜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断准确性以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4名确诊胃高级别上皮瘤形成患者在我院接受ESD治疗。我们回顾性的评估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结果CFB和ESD样本之间的总体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8.3%。14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内镜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一致,14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10例诊断为早期胃癌。癌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结论内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时,其可能进展为为癌的可能,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普通胃镜活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盘源性腰痛手术和椎间盘退避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从本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为其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组别分类按照椎间盘退程度进行,退程度分级标准根据椎间盘造影Dallas分级和MRI的Pearce分级标准相对应进行,对照组(30例)的退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2级和Pearce分级3级,观察组(30例)的退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3级和Pearce分级4级及以上,比较手术疗效和退程度直接的关系。结果手术完成后,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低,组间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结论椎间盘退程度越高,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的疗效越好,故而在制定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治疗方案时,可以将椎间盘退程度作为关键参考依据。

  • 标签: 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退变程度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退的 MRI诊断分级及临床应用进展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40例腰椎间盘退患者及 40例无症状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 MRI诊断, 根据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MRI诊断分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弓根螺钉的植入位置对相邻椎间盘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功随访患者51例.以椎弓根螺钉与相邻椎间盘X线片为标准,以距离分组.结果术后7例发生了椎间盘窄(占13.7%),以钉距小者明显.结论椎弓根螺钉距离椎间盘小于7mm时对早期的椎间盘退有较大影响。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椎间盘 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退诊断中,CT与MR表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腰椎小关节退患者,对所有患者CT影像以及MR影像回顾分析,对比CT组与MR组在腰椎小关节退损伤中各征像的检出率。结果CT组在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面毛糙、关节面周边骨质增生等方面的检出率优于MR组;而MR成像在关节软骨退、滑膜增生等方面优于CT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检查方式在腰椎小关节退的诊断中各有不同特点,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 标签: 腰椎小关节退变 CT诊断 MR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疗法对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将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对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进行跟踪,以研究应性皮肤血管炎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的112例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分别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和西医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治疗结果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后,中医辨证疗法的治疗组疗效明显由于西医治疗的观察组。以1、2、3个月为节点进行复发情况跟踪分析,中医辨证疗法的治疗组复发病例少于西医治疗组。结论中医辨证疗法在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治愈率并降低复发风险。

  • 标签: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间盘MRI特点及相关退规律。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12月来本院就诊的成年男女患者各420例,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月经史、职业等,每位患者均行腰椎MRI检查。女性患者按照月经史分为5个组:绝经前组(n=76),绝经〉0年且〈6年组(n=98),绝经≥6年且〈11年组(n=82),绝经≥11年且≤15年组(n=80),绝经〉15年组(n=84)。用Pfirrmann分级系统对腰椎椎间盘退程度进行分级,用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男女患者年龄、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职业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Pfirrmann分级≥Ⅲ级的椎间盘比例高于女性(男78.2%,女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Ⅳ、Ⅴ级时差异更显著。在女性亚组中,绝经前组各椎间盘水平Pfirrmann平均分均显著低于各绝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15年时,绝经年限越高,L1/L2、L2/L3、L4/L5及L5/S1椎间盘Pfirrmann平均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11年且≤15年组与绝经〉15年组间各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平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腰椎椎间盘退较女性严重。绝经后女性腰椎椎间盘退较绝经前严重,且在绝经≤15年时,绝经年限越长,退越严重;绝经〉15年后,腰椎椎间盘退进程减缓。因此,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腰椎椎间盘退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雌激素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疗法治疗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伏贴组、三伏贴+隔姜灸组、隔姜灸组,每组各60例,分别于2016年初伏(2016年7月17日)、中伏(2016年7月27日)、末伏(2016年8月16日)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疗效、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并在治疗后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及远期随访,三伏贴+隔姜灸组疗效明显优于三伏贴组、隔姜灸组(均P<0.05),三伏贴组和隔姜灸组的疗效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的症状积分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RQLQ)均降低(均P<0.05),但三伏贴+隔姜灸组较三伏贴组、隔姜灸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三伏贴组和隔姜灸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时三伏贴组和隔姜灸组的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贴和隔姜灸治疗应性鼻炎有确切疗效,安全性良好,两者联合作用更明显;单独使用三伏贴较单独使用隔姜灸对于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更好。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三伏贴 隔姜灸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经阴道镜下活检为CINII-III患者经LEEP术后病理构成的再评估,分析病理差异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嘉兴妇幼保健院就诊经阴道镜下活检为CINII-III患者共416例,予行LEEP术,并对年龄、宫颈细胞学、高危型HPV、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INII-III患者经LEEP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81.3%,其中病理降级共77例(18.38%),病理升级为宫颈浸润癌共6例(1.43%)。结论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和LEEP术后病理对CINII-III的诊断有一定的差异,需正确掌握两者的适应证,严格按照诊疗规范操作,才能避免宫颈疾病的过度诊疗。

  • 标签: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下活检 LEEP术
  • 简介:目的探讨河北迁安地区引起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方法对600例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试试验。结果应性鼻炎皮试阳性率高的是:夏秋花粉、蒿属花粉、尘螨、室内尘土等是河北迁安地区引起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结论通过检测过敏原,为诊断应性鼻炎提供有力依据。降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目的。本研究为河北迁安地区应性鼻炎的预防,免疫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 标签: 过敏原 变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学 中医免疫学 中西医结合免疫学
  • 简介:摘要下腰疼痛正在成为目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的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每年因下腰痛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巨大。椎间盘退(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下腰疼的重要原因,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椎间盘组织出现生物力学和结构的变化,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使脊髓和神经根受压,从而引起患者出现下腰疼。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序列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分子之一,已被证明在许多种疾病起始及进展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故认为其可能在椎间盘退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针对IDD的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治疗缓解临床症状为主,即使当前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身体创伤和经济负担。miRNA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miRNA在退的椎间盘组织中呈现异常的表达模式,参与IDD的多种病理过程。目前,一些miRNA已被证明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多种病理过程有关,包括髓核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自噬、炎症反应及软骨终板的退等。基因芯片对比研究显示一些miRNA在退髓核细胞中的表达与正常髓核细胞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调控其各自的上、下游通路可能参与髓核细胞退的进程,调控通路多有交叉并行,构建出一个庞大的miRNA调控网。了解miRNA在发病过程中的靶基因和机制,能够在疾病的起源、发展和预后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因此,综述了miRNA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在的临床治疗意义。随着对miRNA研究的深入,通过了解椎间盘退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以为ID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非常有可能成为IDD生物学治疗的新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小球足细胞胞质内大量髓样小体是法布里病(Fabry disease)的标志性病理表现。上述病变由非基因突变引发时往往被称为法布里病样(Fabry disease-like changes)。既往有关于羟氯喹、氯喹及胺碘酮等药物引发法布里病样的报道。本文将报告1例IgA肾病伴有法布里病样的患者,经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及中药汤剂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肾功能稳定。

  • 标签: 法布里病 肾小球肾炎,IgA 足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的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20min,出血5-10ml。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患者经Leep刀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一次性成功治愈72例(97.2%),显效2例(2.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LEEP刀 疗效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质金属蛋白-3(MMP-3)在人类退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对照组为取自脊柱侧凸患者的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实验组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退椎间盘组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2组椎间盘组织中uPA及MMP-3的光密度值。结果uPA和MMP-3在突出椎间盘组织中平均光密度值较正常椎间盘组织中的平均光密度值表达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突出椎间盘中uPA、MMP-3呈正相关关系。结论uPA和MMP-3均可能参与了人椎间盘组织的退变过程,且MMP-3与uPA在人类退椎间盘组织中有相同的增高趋势。

  • 标签: 椎间盘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质溶解素1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与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