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真汤联合艾灸治疗小儿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36例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儿,按照入院单双日期分成两组,即A组(n=18)和B组(n=18)。A组开展常规西药治疗,基于此B组开展真汤联合艾灸治疗,并将两种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AB两组患儿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3.84±0.22)g/24h与(2.38±0.31)g/24h,Na指标分别为(125.27±2.54)mmol/L与(134.19±2.79)mmol/L,Alb指标分别为(27.34±2.76)g/L与(31.64±2.31)g/L;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与94.4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真汤联合艾灸治疗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儿,可快速改善患儿24h尿蛋白定量、Na及Alb指标水平,进而快速改善患儿水肿现象,并确保临床疗效。

  • 标签: 真武汤 艾灸 阳虚型 肾病综合征 水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对象110例,随机对照分组,利培酮组、氨磺必利组各55例,分别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连续8周。结果8周后,氨磺必利组与利培酮组BPRS、SDSS低于治疗前,氨磺必利组SDSS低于利培酮组,两组GAS、TESS评分高于治疗前,氨磺必利组低于利培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氨磺必利组与利培酮组BP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在减轻精神症状表现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氨磺必利不良反应风险更低,更有助于改善患者大体功能、社会功能。

  • 标签: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疗法以及开腹手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本院92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根据治疗途径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微创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微创组行腹腔镜微创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为3.24±0.25厘米,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0.52±3.55厘米(P<0.05);微创组术中流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后止痛剂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能够在胆囊结石并胆囊炎中发挥良好疗效,具有微创、流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腹腔镜微创疗法 开腹手术 胆囊结石 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美托洛尔 贝那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独参汤合真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CHF)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独参汤合真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7、CRP水平,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71.7%(43/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5,P=0.005)。研究组治疗后心悸、喘急、畏寒肢冷、舌黯淡、四肢浮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953、13.915、30.945、32.339、20.403,P值均<0.001)。治疗后,研究组LVEF[(56.28±4.34)%比(42.47±4.56)%,t=16.993]高于对照组(P<0.01);LVEDD[(44.32±6.23)mm比(53.81±5.19)mm,t=9.066]、LVESD[(31.28±4.62)mm比(37.51±4.73)mm,t=7.299]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7、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644、15.975、14.379,P值均<0.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4/60)、研究组为8.3%(5/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729)。结论独参汤合真汤可有效改善CCHF阳虚血瘀证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心力衰竭 独参汤 真武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真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真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未应用真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而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与实验组(25例:应用真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等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真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预后效果。

  • 标签: 真武汤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特点及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保持随访完成整个实验的7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中有51例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对比分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气道内细菌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同时选择同期4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比较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及正常对照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期,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二者阳性细菌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培养阳性的37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在稳定期已有细菌定植,而其中11例患者病原菌与稳定期细菌培养结果为同一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大肠埃希菌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B4(LTB4)水平均明显较健康受试者明显增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急性加重期患者各指标均高于稳定期,其中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LTB4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细菌培养阳性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IL-8、TNF-α、LTB4值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阳性率较稳定期定植菌检出率明显升高,而细菌种类无明显差别,但具有一定的关联;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内存在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的气道炎性反应,且稳定期细菌定植、急性加重期病原菌感染者炎性反应程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者。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病原学 气道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孕妇遵医嘱合理用药,通常孕前有甲减的孕妇,妊娠期需增加剂量。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设70例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胺碘酮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坎地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具有重要实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坎地沙坦 胺碘酮 老年 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四妙安汤中绿原酸、甘草苷、阿魏酸的大鼠离体小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通过外翻肠囊法进行离体肠吸收实验,HPLC法测定不同取样时间肠内液中绿原酸、甘草苷、阿魏酸的含量并计算累计吸收量,以累计吸收量对时间作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吸收动力学参数。采用Kromasil100-5C18色谱柱(250mm×4.6mm,4μm),流速:1.0mL·min-1,柱温:25℃,其中绿原酸以乙腈-0.4%磷酸水为流动相按13:87比例洗脱,检测波长:327nm;阿魏酸、甘草苷以乙腈(A)-1%醋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5min,80%-60%B),检测波长:245nm。结果绿原酸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937X-8.111,r=0.982;甘草苷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150X-0.936,r=0.983;阿魏酸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049X+1.448,r=0.995。结论四妙安汤中绿原酸、甘草苷和阿魏酸在大鼠离体小肠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 标签: 四妙勇安汤 外翻肠囊法 吸收动力学 绿原酸 甘草苷 阿魏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收治顺序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给予单一组患者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给予联合组患者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单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呼吸困难、喘憋、哮鸣音、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单一组患者(P<0.05)。结论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对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中医科就诊,明确诊断为AMI急性期且具有PCI适用征的8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PCI及西医相关治疗,中医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后心肌灌注分级(TMP)、PCI术后90d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体积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中医综合治疗组TMP2~3级患者37例,TMP0~1级患者4例,对照组分别为29、13例,中医综合治疗组TMP2~3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住院期间心功能指标LVEDV、LVESV、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90d,对照组LVESV、SV、LVE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LVEDV与住院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PCI术后90d的LVEDV、LVESV、SV、LVEF等心功能指标(122.47±38.45)、(66.07±20.20)、(75.01±18.12)mL,(52.84±6.07)%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LVESV、SV、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7.45±17.31)、(67.03±15.49)mL,(48.25±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PCI治疗前后中医疾病机制变化,在PCI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可以更明显地改善AMI患者心肌再灌注情况,缩小心肌梗死灶,改善心功能。

  • 标签: 中医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技术(腹腔镜)、开腹手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方面的效果。方法以近两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技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均比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开腹手术 急性胆囊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定2018年10月到2019年3月本院收诊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远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9例(美沙拉嗪)与观察组39例(布拉酵母联合美沙拉嗪),比较两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丙二醛(26.39±2.76)μ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53.57±6.08)mmol/L均高于对照组前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联合美沙拉嗪方法可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氧化应激 溃疡性结肠炎 布拉酵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第四、第五掌骨骨折治疗中,采取单根通用克氏髓内针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法后,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第四、第五掌骨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单根通用克氏髓内针闭合复位固定治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上述治疗后,没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患者骨折愈合均比较好。最终随访的TAM功能评分为第四掌骨骨例10,优良率为100%,第五掌骨骨折16例,优良率为84.2%。第四、第五掌骨骨折6例,优良率为85.6%。结论在第四、第五掌骨骨折治疗中,采取单根通用克氏髓内针闭合复位内固定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第四 第五掌骨骨折 单根通用克氏髓内针闭合复位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加阿德福韦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LT恢复正常、HBVDNA转阴、HBeAg转阴的人数(54.84%、61.29%、32.2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2.90%、9.68%、6.45%),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恶心、头痛、乏力、腹胀和腹痛等不良反应的情况(6.45%、3.23%、3.23%、12.9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9.36%、32.26%、19.36%、48.39%),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治疗 活动性代偿期 乙肝肝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切除术组(对照组)与电视腹腔镜切除术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治疗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结石性胆囊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5例患者行优化护理流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AMI复发率及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40-01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江川县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年对1214名8月龄-65岁人群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7.94%,保护率84.35%。不同人群抗体阳性无差异,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x2=1.38P>0.05)。不同地区阳性率无差异(χ2=0.35p>0.05),但抗体阳性与接种率存在明显的差异(χ2=134p<0.01)。结论江川县8月龄-65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平均达97.94%,抗体保护率84.35%,出现阳性率、保护率低的反应在8-17月龄和14岁以上人群。为此,需提高8月龄的麻疹疫苗及时率,开展14岁以上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管理,特别18岁以上女性麻疹疫苗的接种是下一步考虑的免疫策略。

  • 标签: 麻疹 抗体水平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接诊的63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成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结果在血管异常发生率、内膜中层厚度方面比较,A组患者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在斑块发生率方面比较,A组患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可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这对预防脑卒中、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颅外段 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