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共产国际将中共定位为其地道"中国支部",毛泽东则希望中共成为真正"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上"全民族先锋队"定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抗战爆发后,共产国际明确支持毛泽东担任中共主要领导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大力推动中国共产党民族。毛泽东努力,遭到了王明抵制。二战爆发后,共产国际放弃"集中制"做法,转而认可、支持各国共产党民族。在毛泽东主导下,中国共产党民族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共七大召开标志着中共民族圆满成功。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 简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实现路径问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热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实现路径,必须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本身理解为理论起点和前提。本文首先对其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准确把握,然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四大实现路径,即文本路径、组织路径、宣传路径及实践路径。

  • 标签: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内涵 特征 实现路径
  • 简介:抗战时期文艺'民族形式'讨论从属于同一时期'中国'讨论,是'中国'讨论一个具体构成部分。文艺界之所以没有广泛采用'文艺中国'口号,而是采用了文艺'民族形式'口号,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其一,出于统战考虑;其二,出于规避共产国际外部干预考虑;其三,受到了'旧形式利用'讨论影响。但是,由于'民族形式'这一术语本身意义含混性,以致给这场讨论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化 民族形式 大众化 现实主义
  • 简介:以往研究发现中西方文化混搭会出现文化排斥效应,而在时间维度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混搭,避免了文化侵略效应干扰,是否会出现同样效应?通过设置老字号现代两种实验情境,本研究发现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混搭时,人们会扩大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感知差异,并产生排斥效应,表现为降低对老字号评价。但这种排斥效应存在一个调节变量——文化相容性。当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文化元素所反映价值观不冲突时,即文化相容时,排斥效应会消失。研究结果对文化混搭理论、品牌延伸理论有一定贡献,亦为老字号现代、年轻提供了路径,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 标签: 文化排斥效应 老字号 文化混搭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 简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有目的实践活动,在实现路径中,必然有其自身规律性,包括满足需要是理论接受动力源规律、接受主体与教育主体双向互动规律、能动性与受动性辨证统一规律、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渗透影响规律、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等,这些规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实现起着支配作用。借助这些规律指导,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针对性、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大众主体意识,进而转化为自觉社会行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现路径 规律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是一个内容丰富、最具理论性、实践性和现实性重大研究课题。其内涵,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是一个动态历史发展过程,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日益结合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本文拟就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事业基本经验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革命
  • 简介: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基层政府功能“双轨”促使其产生个体扶贫与集体经营扶贫行动偏好。个体偏好强调短期内增加个体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以完成政策目标。集体经营偏好强调通过乡村自组织发展、集体产业发展、公共生活重建来提升乡村可持续内生发展能力,并以集体经营利润来增加弱势群体福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相比而言,后者更切合国家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目标。基层政府个体扶贫偏好既是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理性选择,也是源于低组织乡村社会无力承接政府扶贫资源。基层政府个体扶贫偏好不仅会造成公共性流失,使扶贫政策产生负外部性,也容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短期、形式等问题。未来推进精准扶贫当延续集体经营发展思路,在党和政府领导与协调下依托产业发展和组织水平提升,增强乡村社会内生发展能力。

  • 标签: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个 体化扶贫 集体经营扶贫 自组织 基层政府
  • 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精神家园”路向,是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能路径。探索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精神中华民族共有价值理念,是通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之“精神家园”路向核心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神家园 价值理念
  • 简介: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如何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历程,如何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最新成果,如何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进程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入传播看,1899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第121期文章中最早提到了马克思名字。梁启超在1902年10月16日《新民丛报》第18号上介绍了马克思生平。朱执信在1905年11月出版《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 《万国公报》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结合中国国情、契合中国需要、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在此进程之中,中国相继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系列伟大胜利。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从何而来、何以可行、向何而去现实问题,就需要从价值维度价值客观性与价值主观性相互融合,从历史维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双向作用,从认识维度前进规律与曲折规律协调共生,从实践维度共产党为主导与人民群众为主体辩证统一等四个维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百年流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百年 流变 维度 哲学观照
  • 简介:<正>在中国社会转型历史关头,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历程,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现状,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过去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论述已经很多,但是很少有人考察过马克思主义中国所面临不利因素。实际上,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信仰 困境 历史与现实 社会理想 历史关头
  • 简介:本文试图探索如何将女性主义哲学概念“关怀伦理”(theethicsofcare)与福柯概念“自我关怀”(eare—for—the—self)综合在一起,为“承认”伦理提供更加坚实理论基础,并期望借此来减弱激进平等主义或者市场自由主义带来社会破坏和道德危害倾向,从而在市场背景下丰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马克思曾提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如何推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协同发展,仍旧是我们今天最为关心问题。在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本文试图从一个新思考途径出发,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艰难辩证关系,寻求双方各自积极一面,最终推动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

  • 标签: 承认 关怀 辩证法 和谐辨证法
  • 简介:作为一个极具挑战性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终极理论抱负,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具有很大包容性阐释体系,即他所说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历史"是他要实现这一理论抱负重要策略之一。在剖析传统历史主义困境基础上,詹姆逊提出了三个依次增大同心框架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体系包容性、灵活性。这对于我们把握詹姆逊思想轨迹,认识、评价其思想特点,乃至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所处位置,对于我们建立和完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对于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意义和价值,都具有深刻启示。

  • 标签: 詹姆逊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 历史化 历史主义的困境 同心框架说
  • 简介:中国共产党诞生90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始终坚定不移,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必要性和如何结合问题却是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都缺乏深刻了解。延安时代毛泽东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命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进程走了一段曲折路。党在总结教训、拨乱反正之后,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总结历史经验,集中到一点,这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和实践结合,结合是关键。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结合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 简介:比利时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工人党等马克思主义大众主体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群众实际相结合,以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并在宣传主体影响力、受众群体数量、思想行为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从宣传主体培养培训、传播方式等方面深入挖掘比利时马克思主义大众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有重要借鉴意义。

  • 标签: 比利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启示
  • 简介: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目标。在这一目标中,内含着两个密切联系'四个现代',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与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主要是物质和技术层面的现代,而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现代则主要是社会层面的现代。毛泽东关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思想与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现代思想,均具有丰富内容,并且指导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毛泽东两个'四个现代'思想中一些重要理论观点,对我们在新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事业,仍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社会主义 “四个现代化”思想
  • 简介:遵循网络文化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网络信息资源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做大做强网络文化产业和坚持正确网络舆论导向必由之路。网络文化市场优先传播低成本采集、分析和制作网络信息,以提高网络信息传播与使用效率;政府要引导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网络文化市场对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基于网络信息主要流向网络利润区商业逻辑,政府要重点规制网络利润区传播秩序和网络文化市场秩序。发挥网络文化产业信息资源市场配置功能,政府部门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彻底破除管理万能观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加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法治建设。

  • 标签: 网络 文化产业 市场 信息资源 配置 传播
  • 简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工业进程,也对"一五"期间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毛泽东工业思想及其实施推动着资源型城市演进、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决定着资源型城市演进路径、工业体制思想规定着资源型城市演进模式。这些影响在推动资源型城市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资源型城市发展。

  • 标签: “一五”期间 毛泽东 工业化 城市化 资源型城市
  • 简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目标要求,他强调要通过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具体措施,他着重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政策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型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形成双轮驱动。同时,他还特别指出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需要特别注意工作方法问题,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严守党农村政策底线,把握好时、度、效。

  • 标签: 习近平 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乡二元结构 新型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