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前来我院中医内科实习的 80名实习生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n=40)。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下,研究组的理论得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科研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为 100%,高于对照组的 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中医内科 临床教学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稳步提速,但是人们对一些自然灾害还是不可控的。我国是地震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地震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这种破坏性绝不仅仅只是表现在物质方面人们的损失,而是表现在对社会秩序的损害,以及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组织管理当中的具体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篇文章主要归纳了几次地震当中医救援中医疗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为其组织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的开展提出建议。

  • 标签: 地震灾害,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120例类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表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的活动能力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风偏瘫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中医针灸与康复医学联合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针灸 康复治疗 中风偏瘫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结合近几年来有关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和靶器官损害、动态血压监测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原因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在中医辨证分型和科研设计思路、方式等方面有一些问题。

  • 标签: 高血压 中医辨证分型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我国中医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具体管理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如更新观念,加强对临床医生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完善制度,促进临床医生继续教育长足发展等。

  • 标签: 中医医院 临床医生 继续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康复医学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60例患者,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中医综合治疗组与联合康复医学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治疗组进行治疗,而联合康复医学治疗组患者则采取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康复医学治疗。结果联合康复医学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中医综合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康复医学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康复医学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 简介: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通过论述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生死观的内涵,并基于不同观点,论述叙事医学理论内涵及其视角下的生死观,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中医思想出发论述生死观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注重养生与临终关怀,倡导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死观,增强医护人员的叙事能力,以提高临终人群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生死观 叙事医学 中医学 临终关怀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如何更好地规范化培养中医内科研究生,使其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技能,在医学模式不断转换的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中医内科 临床医学研究生 素质培养
  • 简介:摘 要: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前后医学生对中医的认识情况,为中医传承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四川省某大学654名医学生发放关于新冠疫情前后医学生对中医认识情况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2张。结果 新冠疫情后,完全不相信中医(1.0% vs. 2.0%)和认为中医只有保健作用而无治病作用的医学生人数(3.3% vs. 6.5%)较疫情前明显减少,认为中医疗效确切的人数较疫情前明显增加(95.7% vs. 91.5%);同时,新冠疫情后,医学生也更愿积极参与中医的研究(91.0% vs.73.1%)和中医的推广(94.0% vs.81.1%);在影响中医就医行为的因素中,主要是中药的使用疗程较长(66.8%)、中药口感较差(79.2%)和中药不方便携带(63.8%);另外,94.35%的调查对象认为中医值得推广,96.01%认为中医有发展前景,91.86%认为中医人才就业形式可观,90.53%认为中医的现代研究相对滞后。结论 新冠疫情后,医学生对中医的认可度明显提高。优化中药的口感以及保存方式,缩短中医治疗周期,降低中医治疗费用,加强中医的基础研究,均可能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发展。

  • 标签: 新冠疫情 医学生 中医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我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在疾病预防与治疗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中西结合,起到标本兼治的积极效果,更是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重要手段。在这种背景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就需要高等中医药院校把握好时代发展变化,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上,积极探索可行的方法与渠道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加强对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来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造福社会。

  • 标签: 高等中医药院校 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改革探索策略
  • 简介:  摘要:中医‘双心学说’强调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生理相依、病理互损,治疗上应病证结合、以证统病,从而达到‘双心’同治的目的。此学说完全可以拓展到对心身医学疾病临床诊治,不仅仅只局限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 标签:
  • 作者: 冯立来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13
  • 出处:《今日健康》2023年6期
  • 机构:山东日照黄海中医门诊部   276800
  • 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康复治疗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中医推拿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为康复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康复治疗的手段,更提高了治疗效果,让患者能够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医推拿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以及其中的“以压为药、以推为疗”理念,带领大家领略这种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法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神奇与奥秘的世界,感受中医推拿与现代康复医学的完美融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全科医学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以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选取近五年内的相关研究资料,评估中医治疗如针灸、草药、拔罐和太极等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分析中医治疗对心血管功能改善的生物机制。

  • 标签: 中医全科医学 心血管疾病 预防 治疗 机制
  • 简介:广西地处祖国西南部,为壮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特色,其中壮族、瑶族等能够把本民族的医药文化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即现在的壮医、瑶医等。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医药特色,对少数民族医学的教育已有较大的规模。壮医学本科教育已经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并于2008年起实行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民族医药人才,但更高层次的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及其他医学文化的冲击等原因,目前仍在不断的探索中。研究生教育在少数民族医药的挖掘、传承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民族医学教育现状进行总结与思考,这对我校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促进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民族医学 硕士研究生 教育现状 思考
  • 简介:医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第十个学科门类,其下设有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等11个专业类别。各个专业类别下还设置有相应的专业,如下表。

  • 标签: 基础医学 普通高等学校 医学类 中西医结合 学科门类 专业目录
  • 简介: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各个领域都在不断探寻创新进步的新途径。我国中医药领域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也在积极探寻适合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法。医学教育改革语境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必须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新知识的需求,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新时期各种医学器械的特点和创新的医疗手段,以达到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让中医药学的发展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 标签: 医学教育改革 高等医学院校 中医药学 人才培养策略 教学管理 语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