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凉山彝区的扶贫问题近年来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而精准扶贫在凉山彝区农村的实施让彝区人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确实让一部分彝族乡村成功脱贫,但是大部分彝族乡村还是处于贫困状态。精准扶贫政策在这些乡村的实施受到了一些阻碍,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拖延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和彝族乡村的脱贫。本文从几个方面大致分析了精准扶贫政策面临的困境,进而得出一点思考。

  • 标签: 精准扶贫 彝族乡村 脱贫 问题
  • 简介:摘要:凉山州近年来开展计划烧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规范计划烧除对森林草原防火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森林草原防灭火 计划烧除
  • 简介:摘要:凉山红色文化是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大凉山时领导凉山人民在浴血奋战的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范式,记录了彝汉军民团结统一、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中国长征革命历程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凉山红色文化的资源传承开始面临一些挑战, 如何将中特社的最新成果与凉山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对凉山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的实践路径的创新探析,去挖掘凉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让发生在历史中的家乡红色经典绽放时代光芒,让凉山红色文化资源源远流长。

  • 标签: 凉山红色文化 长征资源 当代价值 传承困境 路径探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地处滇黔交界处的宣威市田坝镇彝族地区被纳入曲靖市“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的重点帮扶对象及“866”扶贫工程项目,是滇黔民族地区贫困的一个缩影,文章通过对田坝镇彝族地区贫困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了田坝镇彝族贫困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彝族反贫困的措施及对策,期望能为滇黔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战略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 标签: 田坝镇 彝族贫困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彝族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特点,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彝族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彝族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率较高。

  • 标签: 彝族新生儿窒息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彝族“哭嫁调”是云南省楚雄州彝族婚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明清改土归流以后,妇女对买卖婚姻和包办婚姻制度的控诉,是对告别儿时生活和离开父母的无比眷恋和担忧的怨歌,是妇女渴求婚姻自由、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深刻反映。

  • 标签: 哭嫁调 折射 母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彝族和傣族是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两个不同民族,在共同的地理和文化空间范围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交流与共融,这使他们在文学的审美方面表现出许多共同之处。然而,生活在相同地区的民族,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主体文化的差异,也使得他们在文学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心理具有许多个性。将彝族傣族文学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比较,可从更深层次挖掘山地民族和水稻民族文学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魅力,探讨文学多元化的审美内涵及审美价值,促进民族文学及文化的交汇融合。

  • 标签: 彝族 傣族 审美比较 多元化 文化的交汇
  • 简介:享有“彩云之乡”美誉的祥云县位于大理州的东面,是大理的东大门,总人口47万,全县10个乡镇,国土面积2425平方公里,东与楚雄州大姚、姚安、南华毗邻,境内居住着汉、彝、白、苗、傈僳6个世居民族,汉族居多。长期以来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彝族文化中打跳的音乐、舞蹈文化日趋被人们所熟知并接受,其中最有特点的左脚舞被人们广为传播。

  • 标签: 彝族文化 左脚舞 社会功能 源流 民族民间文化 国土面积
  • 简介:月琴是彝族民间传统乐器,早在宋代《乐书》中就有记载。月琴彝语称“弦子”“库竹”或“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弹弦乐器,流行于云南楚雄及四川凉山等地。

  • 标签: 彝族民间 传统乐器 民族乐器 月琴 云南 弹弦乐器
  • 简介:中华书局2001年5月出版的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志》(以下简称《峨山县志》),以概述、大事记领首,设34个专志,人物殿后,凡140万字。其中,艺文志载列诗词楹联、歌谣谚语、碑文,文献档案志专述文献、档案,因而不设“附录”之篇——这是与一般新编志书的一个不同之处。通读全志,总的印象确如该志《编纂始末》所说:“基本做到了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行文规范,言简意赅。”笔者从方志编纂角度审视,对其编纂工作方面的特点,印象尤深。

  • 标签: 编纂特点 《峨山彝族自治县志》 中国 篇目设置 地方特色 云南
  • 简介:<正>楚雄彝族自治州电力工业公司始建于1958年,现辖12个生产经营单位,固定资产总值7889.6万元。有大海波、花桥、石九龙甸,大响水5个水力发电站,总产量为20036千瓦,年发电量7000多万瓦。楚雄和武定两个供电所,有2座110变电站和13座35千伏变电站,15台主总容量为110960千伏安;有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876公里辐射州内9个担负着南华、姚安、双柏,武定县及楚雄市部份地区的供电,年供电量2.3小时。

  • 标签: 楚雄彝族自治州 电力工业 年发电量 变压器油 楚雄市 调节水库
  • 简介:笔者在对巍山彝族打歌文化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巍山彝族打歌文化进行了解读,并对其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思考,旨在促进其顺利传承与合理发展。

  • 标签: 艺术人类学 巍山 彝族 打歌
  • 简介:甘孜州彝族主要分布于九龙、泸定两县,九龙是甘孜彝族的主要聚居区,全县有彝族17680人,占全州彝族总数的84.42%。甘孜彝族从公元1717年起陆续从凉山彝族自治州迁入甘孜州。迂徒的原因是追求甘孜州良好的自然资源,逃避奴隶主的统治和地方军阀的压迫、剥削。

  • 标签: 民族学 彝族 分布 来源 迁徒
  • 简介:摘要:自先秦时期以来,彝族法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地焕发着鲜活的生命气息与令人瞩目的时代价值。选择彝族法文化进行探索,原因之一是其具有悠久渊深的历史文化背景;除此之外,便是对国家远边少数民族之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理价值。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 彝族 习惯法 现代价值
  • 简介:原始宗教信仰是彝族的史诗《梅葛》存活的土壤,史诗《梅葛》是原始宗教信仰的表达系统,毕摩则是把二者融合的媒介。毕摩是原始宗教信仰和史诗《梅葛》的主要保存者、传承者、使用者。毕摩、原始宗教信仰、史诗《梅葛》是三位一体的。原始宗教信仰是毕摩、史诗《梅葛》存在的核心,史诗《梅葛》是毕摩表达原始宗教信仰观念的手段。

  • 标签: 原始宗教信仰 史诗《梅葛》 毕摩 表达系统
  • 简介:摘要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风格的舞蹈,据不完全统计,多达6718种套路。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舞蹈及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之中一颗耀眼的瑰宝,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充足的依据。这种根文化是云南民族舞蹈发展的出发点。

  • 标签: 跳菜传承发展
  • 简介:摘要:区角活动有着一定的教学价值,通过开展区角活动,让幼儿在玩耍中进行学习,开展以彝族特色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充分引导幼儿认识彝族文化,提升幼儿的身体机能,充分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让幼儿在动手和动脑中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指导。

  • 标签: 幼儿园 区角活动 彝族 特色 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