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模式对初产妇情绪(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12月~ 2019年 9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 122名初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 n=62)和对照组( n=60),实验组实施由助产士主导、以家庭为中心的孕产期连续照护,即孕期家属参与个性化指导、分娩期家属陪伴分娩、产褥期家属参与产科床旁护理、产后 2周家庭访视指导孕产期照护;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的得分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能够明显降低初产妇焦虑、抑郁,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 助产士 连续照护 初产妇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建构式治疗性沟通对拟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胃肠外科住院的焦虑直肠癌患者,根据入组顺序将患者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试验组,最终对照组48例,试验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建构式治疗性沟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前,试验组SAS得分为(54.15 ± 4.92)分,对照组为(54.17 ± 4.81)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014,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得分为(45.39 ± 5.82)分,对照组为(51.81 ± 4.9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761,P<0.05)。结论建构式治疗性沟通能有效降低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优于常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直肠肿瘤 焦虑 建构式治疗性沟通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玻璃体腔内注药术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2 月份至 2019 年 12 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400 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200 例,观察组 200 例,两组患者均实施 玻璃体腔内注药术,并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且满意度更高( P < 0.05 ) 。 结论: 对实施 玻璃体腔内注药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其内心存在的负性情绪,以保障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内注药术 多元化健康教育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非湖北地区民众的心理应激、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状况。方法2020年2月5—19日期间,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对全国民众进行疫情前后心理及睡眠问卷调查,非湖北地区受试者纳入本研究。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分别用于评估COVID-19事件相关的应激反应和疫情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严重程度。结果疫情发生后,在纳入的3 134例受试者中,15.5%(487例)存在COVID-19相关的应激反应,24.9%(779例)存在焦虑症状,28.7%(899例)存在抑郁症状,30.9%(968例)存在失眠症状,检出比例均较疫情前增加(均P<0.01)。受试者对COVID-19疫情的应激反应是疫情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失眠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COVID-19疫情下,普通民众中出现疫情相关应激反应,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发生率增加且严重程度加重,应激反应与情绪及失眠加重密切相关,需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和睡眠卫生教育。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应激 焦虑 抑郁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耳鼻咽喉科门诊中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及焦虑、抑郁患者的患病率;探讨精神心理因素(焦虑和抑郁)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HAD)量表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1 11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男486例,女625例,年龄18~96岁,中位年龄38[30,53]岁)。获得LPRD及焦虑、抑郁患病率。病例组选取RSI阳性患者,对照组选择RSI阴性患者,比较两组间HAD评分的差异,并对咽喉反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151例,对照组960例,LPRD患病率为13.59%(151/1 111)。不同性别LPR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各个年龄段(18~40岁、41~65岁、>65岁)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者的LPRD患病率均较非吸烟、饮酒者高,两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I量表最常见的症状为咽喉异物感(92.72%,140/151)、持续清嗓(88.74%,134/151)、痰过多或鼻涕倒流(82.12%,124/151),两组间各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患者共91例,患病率为8.19%(91/1 111);抑郁患者共76例,患病率为6.84%(76/1 111)。LPRD患者中,综合医院焦虑量表评分阳性占29.14%(44/151),综合医院抑郁量表评分阳性占17.22%(26/151)。LPRD组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得分均高于非LPRD组,两组间上述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焦虑、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为咽喉反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耳鼻咽喉科门诊中LPRD患病率为13.59%,焦虑患病率为8.19%,抑郁患病率为6.84%。咽喉反流患者中,焦虑患病率为29.14%,抑郁患病率17.22%。年龄、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病程、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咽部异物感等与LPRD相关。精神因素(焦虑、抑郁)可能在LPRD中发挥作用。吸烟、焦虑、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与LPRD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喉咽反流 焦虑 抑郁 反流症状指数量表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智觉知护理模式对宫颈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该院行宫颈癌化疗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2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智觉知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HAMA及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实施心智觉知护理模式干预,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且该模式效果能够得到多数患者的认可。

  • 标签: 心智觉知护理模式 宫颈癌 焦虑抑郁情绪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前后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及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方法:我院选取2019年9月-2020 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头颈部肿瘤并进行放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规范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焦虑心理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干预之前焦虑(SAS)评分同抑郁(SDS)评分基本无区别,干预前统计无意义。(P˃0.05)。通过一段时间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在焦虑和抑郁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情况显著(P

  • 标签: 规范化心理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 焦虑心理 
  • 简介:【 摘要 】 : 目的 : 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和其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 方法 : 按入院顺序将我院收治的 3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收治时间为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对照组( n=15 )和观察组( n=15 )分别实施常规的护理和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评分。 结果 :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家属的 SAS 、 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临床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有着良好的护理效果,并且对患者家属也起到了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的理想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临床护理 身体功能评分 SAS SDS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综合护理应用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在焦虑评分、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成效。方法:纳入研究的患者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120例,划分成采取不同模式护理的研究组、参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在比较观察焦虑评分、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几项指标以后显示,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改善程度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更低,而且其总体护理满意度更高, p<0.05。 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明显的将护理成效提升,减少不良事件 产生,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综合护理 股骨颈骨折 焦虑评分 压疮 护理满意度 影响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脑梗死后抑郁焦虑共病的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及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疗程均为 8 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 4 周末及治疗 8 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 4 周末及治疗 8 周末,观察组的 HAMD 及 HAMA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结论 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可有效改善其抑郁焦虑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治疗安全性高。

  • 标签: [ ]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抑郁焦虑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特殊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 201 8 年 4 月至 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130名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对其进行有效心理干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微信工作群在线发放电子调查问卷,包括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 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s, PHQ-9)以及简易自制问卷(包括8个与焦虑抑郁相关的因素)对浙江省援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心理测评,并分析影响一线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不同人口学特征变量下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χ²检验,焦虑抑郁症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共收回调查问卷130份,回收率为86.7%(130/150)。共48人存在焦虑抑郁症状(36.9%,48/130),41人存在焦虑症状(31.8%,41/130),36人存在抑郁症状(27.7%,36/130)。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业、职称、来源科室、参加抗击疫情时间的医务人员焦虑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职称、科室、参加抗击疫情时间的医务人员抑郁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学历医务人员之间抑郁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220,P=0.034)。疾病因素、工作因素、时间因素、安全因素在有无焦虑症状医务人员和有无抑郁症状医务人员中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因素在有焦虑症状医务人员和无焦虑症状医务人员中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3.578,P<0.01)。其他因素在无焦虑症状医务人员中的比例高于有焦虑症状医务人员(χ²=6.229,P=0.012)。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分值与疾病因素、工作因素、时间因素、安全因素、管理因素均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因素呈负相关(r=-0.287,P<0.05)。结论抗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疫情相关因素对其有明显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心理干预。

  • 标签: 健康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焦虑 抑郁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 RFD )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 响。 方法 按照随机性原则,随机选取我 院消化内科中于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中包 含 40 例难治性功能消化不良患者( RFD ), 40 例非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NRFD ),将这 80 例患者按照病情种类进行分组。 分析观察两组患者 17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HAMD ) 14 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HAMA )及生活质量指数( NDI-QOL )等指标 [1] 。 结果 ① RFD 在抑郁率、焦虑率、抑郁及焦虑严重程度 HAMD 、 HAMA 量显著高于 N RFD ( P﹤0.05 )。 ② R FD 亚型中 EPS + PDS 型在抑郁率、焦虑率及 HAMD 、 HAMA 得分中重度抑郁率、焦虑率方面均显著高于 EPS 型( P﹤0.05 )。 ③ RFD 的生活质量指数得显著低于 NRFD ( P﹤0.05 ) , RFD 亚型中 RFD-EPS + PDS 型在生活质量指数干扰区域的得分显著低于 EPS 型 ( P﹤0.05 ) 。 结论 RFD 在抑郁、焦虑的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较为严重,对其生活有严重的影响。

  • 标签: 难治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 亚型 抑郁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文章先分析了考试焦虑内涵以及初三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中所遇到的某些问题,随后介绍了初三班主任实施教育工作的入手点与具体措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班主任 学生 考试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子午流注五音护理方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德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14例,随机数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子午流注五音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左室心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国际通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及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生存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主观入睡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左室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期左室厚度(PWT)、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数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医子午流注五音护理方案能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促进康复。

  • 标签: 中医 子午流注五音 慢性心衰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后的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治疗措施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常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HAMA、HAMD评分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性意义,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HAMD、HAMA分数均优于常规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心理干预 药物治疗 心血管疾病 焦虑抑郁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恐惧性焦虑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设定接受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为观察组,设定只进行心理护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SAS)程度和血压、心率等手术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前焦虑、害怕、惊恐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面色、疼痛敏感、皱眉及咬牙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护理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灯生命体征基本情况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应用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性焦虑,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提升手术效果。

  • 标签: 术前信息支持 心理护理 恐惧性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取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对比调查,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个性化健康管理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不同组别患者无干预前焦虑抑郁程度差异性,不同护理方案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变化幅度更大。不同组别依从率96.67%与80.00%,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升其参与治疗护理依从性。

  • 标签: [] 个体化健康管理 痛风性关节炎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背景音乐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及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检查干预,观察者患者在常规检查基础上行背景音乐疗法联合心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疼痛感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总时间以及检查成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疼痛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背景音乐 心理干预 耳鼻喉内窥镜 焦虑情绪 检查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