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6例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后,52例患者显效,32例患者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50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31例患者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2%。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髁上骨折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肘关节侧位X线片肱骨前缘线与肱骨小头骨化中心的关系,评估儿童Gartland ⅡA伸直型肱骨骨折即时屈肘功能丢失角度的可能。方法通过医院PACS系统筛选2008年1月到2020年3月拍摄的1~14岁患儿中包含肘关节标准侧位片的正常肘关节X线片,并将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 14.0软件,认为制造矢状面倾斜角度不同的骨折线,并模拟Gartland ⅡA伸直型肱骨骨折后远折端矢状面旋转,记录远折端旋转角度即为肘关节屈曲功能丢失角,并每3岁为一组进行分层,分析肘关节屈曲功能丢失角与年龄及骨折线角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儿童Gartland ⅡA型肱骨骨折后,远折端旋转至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与肱骨前缘线相切时,屈肘功能角约丢失19.4°±4.9°,范围在11°~30°。1~3岁、4~6岁、7~9岁、10~12岁、13~14岁组平均屈肘功能丢失角度分别为14.3°±4.2°、18.4°±3.6°、20.6°±3.6°、20.7°±4.0°和24.0°±4.8°,组间比较,除7~9岁和10~12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屈肘功能丢失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肘关节屈肘功能丢失角度年龄趋势图显示,在相同年龄下骨折线角度为0时屈肘功能丢失角度最多,且随年龄增大屈肘功能丢失角度有增加趋势。骨折线角度及年龄与屈肘功能丢失角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控制变量为骨折线角度时,年龄与屈肘功能丢失角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相关性为0.731(P<0.05);在控制变量为年龄时,骨折线角度与屈肘功能丢失角度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相关性为-0.739(P<0.05)。结论儿童Gartland ⅡA伸直型肱骨骨折后,屈肘功能丢失角度会随患儿年龄增大而增大,随骨折线矢状面倾斜角度增加而减小。如果肱骨前缘线与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前缘相切,屈肘功能即时丢失约19°。

  • 标签: 儿童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步复位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30例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60例儿童肱骨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三部复位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克氏针固定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6.6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3.3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26.46±3.06)d、93.3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1.20±5.43)d、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部复位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部复位法 小夹板外固定 克氏针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骨折患儿4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4例患儿中,优24例,占54.55%,良10例,占22.73%,可8例,占18.18%,差2例,占4.55%;优良率为77.27%(34/44)。结论交叉克氏针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患儿的稳定性强,免除了再次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交叉克氏针 可吸收线张力 内固定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each-back联合互联网+护理临床路径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商榷Teach-back联合互联网+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3—5月住院的GartlandⅢ型肱骨骨折患儿5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选择2018年6—8月住院的GartlandⅢ型肱骨骨折患儿46例作为试验组,按照互联网+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并联合Teach-back应用于围手术期。校对2组患儿禁食禁饮执行准确率;比较2组患儿术后针道感染率;采用Flynn评分对肘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对照组禁食、禁饮执行准确率分别为64.71%(33/51)、58.82%(30/51),试验组分别为86.96%(40/46)、84.78%(39/4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431、7.937,P<0.05或0.01)。对照组术后针道感染率为35.29%(18/51),试验组为2.17%(1/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6.844,P<0.01)。术后4周,2组患儿Flyn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2组患儿Fly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2.03 ± 0.04) d、(10 135.403 ± 94.384)元,均低于对照组的(4.94 ± 0.14) d、(12 577.646 ± 192.604)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256、11.386,P<0.01或0.05)。结论Teach-back联合互联网+护理临床路径在GartlandⅢ型肱骨骨折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执行准确率,降低患儿术后针道感染率,术后4周明显地改善患儿GartlandⅢ型肱骨骨折术后患肢的肘关节功能,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Teach-back 临床路径 GartlandⅢ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在小儿肱骨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1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50例肱骨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疼痛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为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系统化疼痛护理,观察记录两组在早期康复训练中的视觉模拟评分情况(VAS),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两组的疼痛程度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肱骨骨折患儿应用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将明显改善患儿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的疼痛症状,大大提高了患儿在康复训练中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系统化 疼痛护理 小儿肱骨踝上骨折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肱骨骨折患儿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2022年6月之间内因肱骨骨折入院的患儿内随机选择40例展开实验,根据干预形式进行分组,即实验与对照,每组内20例。对照组内整体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整体患儿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肱骨骨折患儿进行临床干预时,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可以帮助患儿恢复肘关节功能。

  • 标签: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情志护理 肘关节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不同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创伤性肱骨闭合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研究对象为院内接受治疗的儿童创伤性肱骨闭合性骨折患儿8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并分别给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与外侧两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内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内患肘伸屈受限度数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数据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下的患儿整体治疗效果明显较好,且显著改善患儿的肘关节受限问题,整体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创伤性肱骨踝上闭合性骨折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外侧两枚克氏针内固定术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肱骨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接受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的肱骨骨折患儿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4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2.02-2023.02,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更高;睡眠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评分更低。结论 对肱骨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外科手术方式对患有肱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肱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采用外固定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急诊外科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肱骨骨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肱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急诊外科手术方式对患有肱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急诊外科手术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肱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加闭合克氏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肱骨骨折患者计 86例,随机分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 n=43)与采用手法复位加闭合克氏针治疗实验组( n=43),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开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肘关节优良率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肱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加闭合克氏针治疗疗效理想,且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肱骨外髁骨折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总结手术治疗儿童肱骨翻转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肘后外侧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变换式肘关节外固定。结果本组16例属优良15例,好转1例,均获得1年~5年的随访。结论手术切开复位使骨折端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愈合后无肘外翻,肘关节伸屈、前臂旋前旋后功能满意。

  • 标签: 儿童 肱骨外髁 翻转骨折 肘后侧入路手术 变位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非手术方法治疗重度肱骨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夹板固定和尺骨鹰嘴骨牵引等非手术方法治疗重度肱骨间骨折,期间进行针对性功能锻炼。解除夹板或牵引固定后,配合骨伤外洗Ⅰ号进行药物熏洗和浸泡。结果45例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最高为100分,最低为55分,优15例(33.3%),良19例(42.2%),一般6例(13.3%),差5例(11.2%),优良率75.5%。Cassebaum评分优16例(35.6%),良19例(42.2%),可7例(15.6%),差3例(6.6%)。优良率77.8%。结论非手术方法是重度肱骨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对骨折发生在老年人,全身情况差而不能耐受手术和开放性骨折患者。

  • 标签: 重度肱骨髁间骨折 非手术方法 夹板固定 尺骨鹰嘴骨牵引 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肱骨间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肱骨间骨折,均使用后正中切口,采用Y形钢板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8个月—18个月。无骨折不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按Cassebacem术后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手术使用Y形钢板加克氏针治疗肱骨间骨折,简单易行,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手术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间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0例患者随访9~20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6个月。肘关节功能根据Aitken和Rorbeck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间骨折后,早期心理干预,早期功能锻炼,分阶段康复锻炼,按医嘱正确用药及辅助物理治疗,减轻术后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髁间 骨折 内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肱骨内侧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21例成人肱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0~44岁,平均35.1岁。其中合并肘关节脱位3例,鹰嘴骨折2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术后均采用石膏托固定。术后2~3周开始功能训练并定期期随访。术后6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0周,平均8.2周。肘关节MEPS评分(93.7±4.2分)(65~100分),其中疼痛(43.1±3.7)分(30~45分);关节活动范围(18.2±1.5)分(15~20分);稳定性(9.5±1.7分)(5~10分);日常功能(23.1±1.7)分(15~25分),本组患者优1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结论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稳定性强,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内侧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肱骨 骨折 缝合锚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双侧解剖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23例老年肱骨间骨折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双侧解剖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57~73岁,平均65.6岁。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6-2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Ⅰ期愈合。肘关节功能屈曲范围75°-130°,平均105°;肘关节伸直范围0°-35°,平均15°。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平均88分,优13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6.96%。结论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双侧解剖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间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 标签: 老年肱骨髁间骨折 解剖锁定重建钢板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