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所致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60),是我院2019.8~2020.8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常规药物治疗)和实验组(n=30,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析观察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的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经治疗6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较高(P

  • 标签: 脑卒中偏瘫后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样本共计46例,均分两组,研究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样本在干预前患者生活质量与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面,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与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更优,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较高,可积极应用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重症脑卒中 生活质量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患者护理期间使用早期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对比患者数据。结果:经护理,患者心理状况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H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Hcy是否大于10μmol/L,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对两组患者的AASI和AC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型高血压组的AASI、ACR均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的AASI(P<0.05),ACR和AASI呈正相关关系。结论H型高血压为早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可能可通过联合监测ACR及AASI预测高血压肾损害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同型半胱氨酸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良CT血管造影(CTA)术,探讨基于浅筋膜穿支的股前外侧皮瓣术前全程穿支评估与术中偏心设计,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月—2022年7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显微)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共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及10例上肢开放性损伤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3~75岁,平均56.6岁。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均在同期行肿瘤扩大切除+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采用股前外侧皮瓣重建口腔或颌面;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在Ⅰ期行彻底清创后,于Ⅱ期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清创后创面面积为3.5 cm×3.5 cm~25.0 cm×10.0 cm,所需皮瓣面积为4.0 cm×4.0 cm~23.0 cm×13.0 cm。术前对股前外侧皮瓣供区行改良CTA检查,改良CTA的参数设置主要为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增加造影剂剂量及双时相扫描。将获取的图像数据上传至GE AW 4.7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功能进行可视化重建并对全程穿支评估。术前根据前述评估进行穿支及其源动脉信息的体表标记,术中根据所需皮瓣面积及形状设计和切取以可见的浅筋膜穿支为中心的偏心皮瓣。对皮瓣供区创面行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对比改良CTA检查与传统CTA检查的总辐射剂量。统计改良CTA下双侧皮瓣供区的穿支穿出点分布及浅筋膜穿支长度、走行。将术前观测的目标穿支类型、数目、来源,穿支穿出点分布及其源动脉管径、走行、分支情况与术中进行对比。观测术后供区创面愈合、受区皮瓣成活情况。随访皮瓣质地、外观,口腔及上肢功能,股部供区功能。结果改良CTA检查的总辐射剂量小于传统CTA检查。共观察到双侧供区穿支48支,其中31支(64.6%)向外下方走行、9支(18.8%)内下方走行、6支(12.5%)外上方走行、2支(4.2%)内上方走行,浅筋膜穿支平均长度为19.94 mm。术前观测到的目标穿支来源及其源动脉管径、走行、分支与术中探查到的基本一致;术前观察到肌间隙型(含肌皮-肌间隙)穿支15支、肌皮型穿支10支,与术中探查一致;术前体表穿支穿出点标记与术中实际穿支穿出点距离为(0.38±0.11)mm。术后皮瓣均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5例患者植皮供区创面及17例患者直接拉拢缝合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1年,平均8.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轻度臃肿;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饮食、闭开口活动无障碍,舌癌患者的言语功能轻度障碍但能完成基本的语言交流,上肢软组织损伤患者腕及肘关节、前臂旋转功能无明显受限;股部供区无明显紧绷感,髋、膝关节活动无受限。结论对股前外侧皮瓣供区行改良CTA可视化重建,能够评估全程穿支,尤其是浅筋膜穿支,将该皮瓣用于重建口腔或颌面及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前明确穿支类型、数目、来源以及穿支穿出点分布及其源动脉的管径、走行、分支,实现了以浅筋膜穿支整体为中心的股前外侧皮瓣偏心设计,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 标签: 外科皮瓣 血管造影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创面修复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3例,分为对照组22例与实验组2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营养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营养相关指标均好转,P<0.05,差异明显。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是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随机对照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水平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的改善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的病症,特此通过使用通敷合剂火龙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来进行临床观测。方法:通过随机选取100 例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人数分配各50例。治疗组采用通敷合剂火龙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通敷合剂塌渍疗法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参照依据为各项评分,包括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WOMAC 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在最终所得的总有效率数据中,对照组数值要低于治疗组。结论:通敷合剂火龙疗法对于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是十分有效的,且疗效较显著,要优于通敷合剂塌渍疗法。患者病症得到减轻,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通敷合剂 火龙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两组患者,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抢救数据。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抢救成功率更高,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于急诊早期间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呼吸机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缩短的救治进程,有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呼吸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留置胃管患者60例,时间段为2019年12月-2021年9月,按护理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并比较护理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口鼻咽喉不适消失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早期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行早期良肢摆放位联合被动运动训练,对患者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筛查下肢功能≤13分,Barthel指数评定自理能力≤40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分为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治疗、康复护理由患者自主进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良肢摆放位干预+被动运动训练,每日2次、每次40min。采用以上2个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30天、90天进行疗效判定,比较联合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进程的影响。以GQOLI-74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14天、30天、90天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良肢摆放位 被动运动训练 肢体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