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气象服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观测业务不同,它不是一项单纯的业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观测业务所关注的是人们生存的大气空间,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而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服务对象有不同的需求,也受不同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从业务技术角度来看,气象服务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范畴。

  • 标签: 气象服务 机制创新 气象业务 体制 综合观测 预报预测
  • 简介:2011年4月Nature针对气候变化推出了新专刊NatureClimateChange,该刊除了关注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同时还重视气候变化中的人文研究,并特别设置了政策和市场观察栏目,以期更全面地介绍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和动向。本文以政策和市场观察栏目为重点,针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多个社会热点问题,筛选相关文章分别就其前沿观点进行了简要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 标签: 市场观察 气候变化 科学问题 栏目
  • 简介:气象信息资源产权是气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气象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的重点。文中在明确气象信息资源产权内涵和产权政策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产权归属、产权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气象信息资源产权保护政策和激励政策提出了建议。建议通过建立气象信息资源产权许可使用、监管使用制度,对增值产权保护实行有区别的产权归属制度,建立产权登记制度和产权交易的价值评估制度等途径,进一步健全气象信息资源产权保护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气象信息资源激励政策,包括建立气象信息资源所有权与持有权相分离的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确认持有权取得等,从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气象信息资源的使用和运营。

  • 标签: 产权 气象信息资源 归属 政策
  • 简介:公共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是气象服务的高境界追求,海尔集团“闭环式服务体系”对气象服务有一定的启示。“无所不在”可用场合、途径、时间3要素具体表述,“无微不至”可从群体差异化、服务人性化、产品多样化及沟通互动化4个方面细化体现。“无所不在、无微不至”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口号的层面,要落实到行动,从改变思维定式和改变行为方式着手。

  • 标签: 公共气象服务 无所不在 无微不至 改变思维定式 改变行为方式
  • 简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战略决策。为民是根本宗旨,只有执政为民才能密切干群关系;务实是根本要求,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 标签: 公共服务 强化 气象 群众路线 为人民服务 实践活动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状况及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分析了中原城市群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中原城市群气象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中原城市群气象服务的工作思路、主要目标和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就进一步解放思想、中原城市群的现代业务体系顶层设计、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中原城市群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管理、建立良好的投入机制等七项保障措施进行了深层次思考。

  • 标签: 中原城市群 气象服务 人才队伍建设 业务体系 城市群发展 气象灾害
  • 简介:借鉴波特“五力模型”对我国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用户需求环境进行简要分析,权衡并评价诸种力量变化,要获得持久发展优势必须探索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创新,从运行机制、内生机制和创新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

  • 标签: 气象服务 机制创新 社会管理 市场环境 社会环境 用户需求
  • 简介:在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适应国家改革、加快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经济体制改革 气象服务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 基础 社会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个性化[1],而榆林市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一直未有跨越式的突破和发展,支撑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的技术平台发展相对滞后,现有业务平台冗余、服务产品重复、业务监控不全、服务效能不高、需求服务脱节等问题日益制约了榆林市公共气象服务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开发了榆林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 标签: 气象服务 服务平台 榆林市 设计 服务模式 技术平台
  • 简介:要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总体效益,基层气象局的服务能力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报告在对全市12个区(县)局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本市基层气象局的服务现状和业务发展需求。为运作本市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总体思路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服务需求 气象局 天津市区 服务业务 总体效益 能力建设
  • 简介:文章详细介绍Silverlight技术的特点,Silverlight在Web中的应用,以及Silverlight的生成、开发和部署步骤,并通过多个实例介绍了Silverlight在公共气象服务平台WEB开发中的应用。

  • 标签: SILVERLIGHT WEB开发 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应用
  • 简介:任勇、俞海等在2006年12月8日《中国环境报》撰文指出,在我国构建一个发挥路线图作用的战略与政策框架非常重要。针对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政策障碍和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战略与政策框架应该包括7个部分:战略定位、目标、原则和步骤,优先领域,法律和政策依据,补偿依据和标准,政策手段,责任赔偿机制和管理体制等。

  • 标签: 生态补偿机制 中国环境 优先领域 管理体制 赔偿机制 路线图
  • 简介:印度的能源以及气候政策将对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格局有很大影响,也将对巴黎气候大会后全球气候合作成败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加清楚了解印度能源和气候政策的动态和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印度能源发展现状和与能源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其次整理并介绍"新政策情景"下印度未来能源供需情况和能源政策主要内容,最后文章在搜集整理印度国内外学者对气候政策评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巴黎气候大会前后印度气候政策的主要变化。文章在对印度政策以及中印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印度气候政策的未来提出了评论和展望。

  • 标签: 能源政策 气候政策 能源安全 印度
  • 简介: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新时期关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发展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是一个新的命题,需要我们从历史发展的经验认识和现实社会环境的要求,深入理解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战略意义。

  • 标签: 气象服务 科学发展 气象事业 中国气象局 社会环境
  • 简介:通过对黄南州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找出黄南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提出进一步推进黄南地区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 标签: 公共气象 服务 思考
  • 简介:通过构建广东省两区域动态模型,对广东省碳交易及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实施可调控总量的碳交易政策机制对广东省及参与交易部门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减排情景到2015年广东完成19.5%的碳强度下降目标,相比基准情景,GDP将减少0.7%;按照强减排情景到2015年将完成20.5%的碳强度下降目标,相比基准情景GDP将减少0.9%;如果在强减排情景的基础上实施碳交易政策,GDP相对基准情景减少0.8%,到2015年实施碳交易政策可减少GDP损失约90亿元,说明广东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发挥支持经济发展和节能减碳双赢的作用。

  • 标签: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广东省 碳交易 经济影响
  • 简介:1概况2013年3月11-22日,WMOIV区协飓风预报预警和公共天气服务培训班在美国迈阿密举行。来自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沿岸、西北太平洋地区的18个国家的22名高级预报员或气象专家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热带气象理论、飓风及热带气象预报业务和灾害天气应急服务3个方面;28名授课教师主要来自WMO、美国飓风中心、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著名教授WilliamGray、飓风中心(NHC)主任RickKnabb和高级飓风专家RichardPasch、JackBeven、美国气象先生DanielBrown等均参加了此次授课。

  • 标签: 灾害天气 预报预警 培训班 飓风 美国联邦 气象专家
  • 简介:《巴黎协定》引入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1.5℃温控目标,但是没有就其实现路径做出清晰安排。实现1.5℃目标对全球减排提出更高要求,各国自主贡献目标距离该目标有较大差距,常规减排技术和政策也很难完成任务。在此背景下,国际上有关地球工程的讨论日渐升温。《巴黎协定》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人工造林,碳捕获与封存/碳捕获与利用技术(CCS/CCUS),生物质能利用加CCS(BECCS)等负排放技术,这些都是地球工程范畴的碳移除技术(CDR),除此之外,更具争议性的太阳辐射管理(SRM)技术也引起更多关注。地球工程作为非常规技术选项,在1.5℃目标下的影响评估、技术选择、伦理学和国际治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和探讨都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和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就中国应重视和加强地球工程研究与应对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指出要将地球工程纳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大框架,围绕1.5℃目标加强地球工程科学研究,并积极参与地球工程国际治理,合理发出中国声音。

  • 标签: 《巴黎协定》 1.5℃目标 地球工程
  • 简介:基于对国际碳市场的调研和定量分析,建议我国碳市场建设之初,应首先选择电力、钢铁等对碳价格敏感的高排放强度行业进入碳市场;尽早开展跨地区交易,便于有效降低总体减排成本;同时碳排放总量上限的设定应与“十二五”时期的碳强度下降目标挂钩;并在市场建立之初设定碳价格下限等.

  • 标签: 碳交易市场 排放权总量上限 排放权分配 碳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