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奥运会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3BA904810)”项目是科技部国家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其目标是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对雷电活动进行观测,结合北京市中尺度气象探测网,增设地面大气电场监测网,揭示北京地区夏季雷电发生发展规律和特征,建立雷电临近预报方法和技术,开发雷电预警可视化软件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为奥运比赛场馆,以及通信、计算机网络等设施据供雷申.和雷暴预警的专项服务.根据课颢的研究内容,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监测预警系统 雷电监测 技术 科技攻关项目 可视化软件系统 闪电定位系统
  • 简介:对比分析了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作物干旱区域、强度和实际观测资料,发现遥感反演的作物干旱区域、强度和实际观测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建立了用于监测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期作物干旱的空间分布和强度的距平干旱遥感植被指数模型和干旱植被供水指数模型.

  • 标签: 作物 冷害 干旱区域 监测预报 冬小麦 生长期
  • 简介:利用2006年MODIS资料和气象资料,结合福建省地形、气候和植被等条件,提取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借助分裂窗法反演了地面实际温度(TS),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福建省的植被供水指数的早情监测模式(VSWI)。研究表明植被供水指数旱情模型在福建省地表干旱监测中是可行的,能很好地反映出区域相对旱情的空间差异。福建省地表干旱分布存在着东部干燥而中西部较湿润的特点.并且城市明显要比农村地表来的干燥,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是引起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 标签: MODIS 遥感 干旱监测 地表温度 福建
  • 简介:文章利用2005年3月28~30日和4月26~30日极轨气象卫星NOAA-16白天和夜间两个时次的遥感监测数据,计算出可以反映地表热特性的土壤热惯量,制作出全区各盟市的土壤墒情遥感监测产品图.并对图像进行拼接和增强等技术处理,然后对2005年春季内蒙古土壤墒情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干旱 遥感 土壤墒情 热惯量法
  • 简介:基于中尺度站资料的气候监测业务系统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气候监测评价系统、气象灾害分析评价系统、气候分析评价系统所构成,具有数据处理、灾害监测、诊断分析、图形制作、分析产品自动生成等功能,该系统运用了全省密布的中尺度站资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进行开发,其工作流程符合省级气候业务和决策服务的需要,在实际业务中对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等进行监测监测时空精度及实时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 标签: 中尺度 气候监测 业务系统
  • 简介:产品概述:该智能化应用监测系统是专门为监测各种道路气象环境参数而研制的,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目前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部门.该系统可实时监测公路的天气状况,可自动收集气象信息,主要监测道路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气象能见度、路面状态等要素的变化情况.监测数据自动处理后及时上传到相应监测中心,供交通管制系统参考,以便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提出最佳监控方案.同时,可以实现对影响行车安全的气象要素进行监测和预警.该系统由气象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和数据通讯装置3个主要部分组成.

  • 标签: 气象能见度 气象要素 气象信息 气象数据 降水量 气象环境
  • 简介:大气负离子浓度是环境、气象、林业监测的要素之一。结合大气负离子监测仪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对维护维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常见故障及相应的维修方法。

  • 标签: 负离子监测仪 安装 维修
  • 简介:对1995-2004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温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近10年来多年冻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活动层厚度有明显的增大趋势,且高温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增大趋势大于低温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上限温度和6m深度多年冻土温度均有明显的升温趋势,低温多年冻土区升温速率要大于高温多年冻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对气候变暖有明显的响应关系.

  • 标签: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活动层厚度 监测及变化
  • 简介:该项目是我国首批国家973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的集成应用。该项目研究群体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在各单位、各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度该应用平台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 标签: 应用平台 暴雨灾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 业务
  • 简介:本文阐述了利用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和C语言对NOAA卫星雪情监测资料进行科学管理和自动分析的方法和原理。该系统具有丰富的多种查询功能、追加和修改功能、数据输入和输出等功能及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 标签: 数据库 NOAA数据 气候分析 分布计算 图像显示
  • 简介: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在北方草原蝗虫主要发生省、自治区气象部门推广应用,进行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2008年度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工作。主要进展如下:

  • 标签: 草原蝗虫 气象监测 服务系统 北方 应用 预测
  • 简介:本文对本底台《大气特种监测资料的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数据质量指标的确定等进行阐述,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时间序列检查、参数有效范围检查程序流程图,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同时,还提出了系统今后的发展和完善思路。

  • 标签: 特种监测 质量监控 系统
  • 简介:通过调研分析得出江苏省气象部门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业务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五个主要方面。规划布5个农业生态监测站、4个林业生态监测站、5个湿地生态监测站、13个城市生态监测站、5个海洋生态监测站。对土壤状态、城市生态环境等七大类生态指标进行监测,向政府等有关部门提供土壤水分及城市生态气候监测和遥感监测信息等8大类几十种生态气象服务产品。

  • 标签: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监测 气象服务产品 江苏省 资源现状 城市生态系统
  • 简介:运用河北省境内103套交通气象监测站逐分钟的能见度气象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台站自动站和人工观测资料,探讨了能见度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检查方法。归纳出3类能见度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提出允许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人为识别法等几种可用于能见度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检查方法,同时给出了雾和强降雨造成的低能见度数据质量检查和控制指标。

  • 标签: 能见度 气象监测 质量控制
  • 简介:利用由江西省闪电监测网获取的南昌地区2004—2010年雷电监测资料,计算评估对象周围5km范围内的雷击密度,雷击主导方向、次主导方向以及雷电幅值参数。结果表明,使用监测数据计算得到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值,比用雷暴日计算得到的值得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分析得到评估对象所在地雷击主导方向、次主导方向,能为雷击风险评估提供真实数据;根据评估对象周围雷电流幅值概率的分布特征选择的雷电流幅值,使电涌保护器雷电流参数选取更加科学、准确。

  • 标签: 雷电 风险评估 监测数据 应用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目前EOS/MODIS卫星数据在青海省监测积雪业务中的应用,讨论青海省云、雪等自然界面的光谱特征,提出利用积雪指数NDSI,鉴别雪、冰和云的方法,以及积雪分布图的制作和积雪面积的提取处理流程。

  • 标签: MODIS 遥感 积雪指数NDSI
  • 简介:采用TM影像对太白山1988—2010年冬季积雪面积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白山积雪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的山顶及山坡两侧,积雪面积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2010年积雪面积为90.84km^2,1988年积雪面积为95.98km^2,23a积雪面积减少了5.14km^2。深雪区面积急剧萎缩,浅雪区的面积增加。2000年深雪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2.5%,2010年深雪区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6%。23a间太白山积雪面积在波动中减少,积雪厚度也在逐年降低。

  • 标签: 太白山 积雪 面积 积雪厚度
  • 简介:基于NOAA—AVHRR/3数据,通过分析NOAA/AHRR资料中云和雪的光谱特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试验分析,建立了内蒙古地区日、旬积雪自动监测算法程序和流程。积雪监测算法以概率结合阈值法为基础,采用FORTRAN77语言编写了相应软件程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手动监测算法程序和流程,实现对内蒙古地区冬季雪盖的日、旬定期和定时监测。该系统对于监测内蒙古地区的雪盖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AVHRR/3资料 内蒙古 积雪监测 业务系统
  • 简介:中国气象局多轨道业务建设项目“中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2007年取得了可喜成果。其中,“基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作物产量动态预报业务技术应用研究”对东北玉米、华北冬小麦和江南双季稻生长模拟模式及参数区域化技术进行了改进,完善了各类作物产量动态预测方法,初步建立了产量预测模型,探讨了该模型与当前业务系统连接过程中实时资料获取渠道及替代解决方案,

  • 标签: 监测预警系统 农业气象灾害 中国气象局 生长模拟模型 业务技术 作物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