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随着福建气象现代化事业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全省的气象自动站实现了单轨运行,2006年我省开展区域自动站建设,至今已建900多个站点。气象自动站和区域站都属于科技含量高的多要素自动观测仪器,各要素传感器都是电信号输出,与我们过去使用的常规仪器不同,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漂移,

  • 标签: 福建省 量值传递 气象计量 气象自动站 标准 观测仪器
  • 简介:1气候概况评述①2008年1月福建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正常;降水量大部偏多~显著偏多;日照正常~偏少。2月的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偏低~显著偏低;降水量大部偏少~显著偏少;日照正常。

  • 标签: 气候概况 福建省 天气过程 气温偏低 降水量 日照
  • 简介:通过构建地质灾害发育强度指数和降雨强度指数,最终建立降雨型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模型,将全省按灾害易发性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区域。借助ArcGis平台,用栅格数据模型(Raster)来表现评价因子的地理分布,进行深入的空间分析和处理。

  • 标签: 地质灾害 降雨 易发性程度分区 评价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1气候概况评述7月福建的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正常~偏高,降水量正常~偏少,日照正常。8月福建的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偏高~异常偏高,位居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位;降水量正常~显著偏少,日照正常~显著偏多。9月福建的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偏高~异常偏高,降水量正常~异常偏多,日照正常。

  • 标签: 气候概况 福建省 天气过程 降水量 偏高 气温
  • 简介:1气候概况评述2009年7月福建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正常-偏高,降水量大部正常-异常偏多,日照正常。月平均气温偏高0.5℃,月降水量偏多22.2mm(约2成)。8月的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显著偏高,降水量正常,日照正常。月平均气温偏高0.9℃。月降水量偏多31.9mm(约2成)。

  • 标签: 气候概况 福建 天气过程 月平均气温 月降水量 偏高
  • 简介:2000年1月1日,9210工程主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资料的信息量剧增,资料的时效也有较大的提高,可靠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9210工程建设对地市县局的意义尤其突出,一方面降低原有大量的长途拨号开支,另一方面减少预报员花费在等待、查找、调用资料上的时间和精力,

  • 标签: 业务流程 信息网络 气象台 福建省 9210工程 实时
  • 简介:1气候概况评述2008年7月福建的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正常;降水量偏多~异常偏多;日照正常。8月福建的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正常~显著偏高;降水量偏少~显著偏少;日照正常。

  • 标签: 气候概况 福建省 天气过程 降水量 气温 日照
  • 简介:1气候概况评述10月的基本气候概况是:气温正常,降水显著偏少,日照显著偏多。11月的基本气候概况是: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日照偏少。12月的基本气候概况是:气温偏低,降水偏少,日照正常。10~11月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夏秋气象连旱,12月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寒潮。

  • 标签: 气候概况 天气过程 福建省 灾害性天气 气温偏低 降水
  • 简介:随着义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化工企业林立,由于大多有易燃易爆场所和弱电设备,会因为雷电所产生的巨大电流或电磁感应,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针对小化工企业的特点,通过避雷针、避雷带的安装,各设备间的等电位连接,共用地网,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供电系统加装浪涌保护器达到对化工企业的保护。

  • 标签: 防雷装置 雷电电磁脉冲 屏蔽 等电位连接
  • 简介:1气候概况评述福建2014年夏季(7~9月,下同),平均气温为28.0℃,偏高1.1℃,属显著偏高,位居1961年以来第二位,仅次于2003年;降水量为530.9mm,偏多0.6成。季内有1个台风登陆我省,3个影响我省,其中登陆台风“麦德姆”风雨影响大,灾害损失较严重。8月无台风登陆和影响,实为罕见。

  • 标签: 气候概况 福建省 天气过程 台风登陆 平均气温 登陆台风
  • 简介:1气候概况评述4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偏多。本月气温波动大,出现罕见的高温和罕见的晚霜。本月26个县(市)日最高气温突破1951年以来4月历史最高纪录。出现大范围的中~重旱。下旬,多地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交通和城市建设以及作物等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气候概况 天气过程 福建省 气温波动 日最高气温 强对流天气
  • 简介:1气候概况评述9月的基本气候概况是:全省气温异常偏高,偏高程度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降水量偏少。显著偏少(约5成);日照正常~偏多。月内有1个台风影响我省,中部沿海部分县(市)出现大~特旱,主要灾害性天气为高温和干旱。

  • 标签: 气候概况 天气过程 福建省 灾害性天气 气温异常 台风影响
  • 简介:2015年第二季度福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有利方面主要体现在4月光温条件有利于春播春植;雨季时间偏短,有利于作物和果树的生长发育;春季强对流对农业生产影响偏轻。不利方面主要体现在晚霜冻导致茶叶受冻减产;暴雨导致多种作物受灾,部分绝收;阶段性降水偏少不利于作物生长。

  • 标签: 农业气候 作物 果树 气象灾害
  • 简介:1引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且更加关注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及气候变化对身体健康、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洪涝、干旱、暴雨、连阴雨等灾害天气与降水有密切关系,降水作为气候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一直为人们所研究。而对于降水的研究,也由过去的单一地对降水量的研究转向对降水量、雨日的综合研究。因为只有综合地研究雨日和降水量才能更好地体现降水强度的变化。现在有很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了雨日和降水量的不同步变化。顾骏强等研究了浙江雨日的气候变化,指出了浙江除了7、8月份的雨日是增加以外,其它月份雨日数都表现为减少。王颖等圆对全国范围的雨日研究指出,降水量及雨日的气候变化是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汪青春等对青海的研究发现青海夏半年降水有越来越集中的趋势。本文对福建年、季、月降水量和雨日的变化特征以及各级降水日数的变化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得到福建雨日及雨强的气候变化规律。

  • 标签: 区域气候变化 福建省 雨日 雨强 月降水量 气候变暖问题
  • 简介:通过对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福建农业气象灾害过程的气象资料统计,结合田间调查、专家走访等方式收集的灾情数据,分析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福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寒(冻)害、强对流、暴雨、台风5种,其中干旱、寒(冻)害、强对流对农业生产影响偏轻,暴雨和台风带来的影响偏重。

  • 标签: 农业 气象灾害
  • 简介:利用2006年MODIS资料和气象资料,结合福建地形、气候和植被等条件,提取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借助分裂窗法反演了地面实际温度(TS),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福建的植被供水指数的早情监测模式(VSWI)。研究表明植被供水指数旱情模型在福建地表干旱监测中是可行的,能很好地反映出区域相对旱情的空间差异。福建地表干旱分布存在着东部干燥而中西部较湿润的特点.并且城市明显要比农村地表来的干燥,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是引起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 标签: MODIS 遥感 干旱监测 地表温度 福建
  • 简介:身处服务位置,肩挑繁重事务,却能围绕事业发展大局,勇当“排头兵”,敢上“突击队”,用忠诚履职、勤恳做事、踏实为人诠释了新时期气象人淡泊名利,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精神。他就是福建泉州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李宏图。

  • 标签: 气象系统 福建省 务实 办公室 气象局
  • 简介:有的人把青春写在纸上,有的人把青春踩在脚下。写在纸上,飘逸潇洒;踩在脚下,醇厚实在,郑仙照就属于后者。

  • 标签: 气象系统 青春 福建省 岗位
  • 简介:1998年10月1日。《福建气象条例》在全省施行,标志着福建气象工作沿着法治的方向又向前迈了一大步.特别是省人大常委会赋予各级气象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的权力,是对气象工作重要性和地位的充分肯定,对气象部门信任的集中表现.

  • 标签: 气象条例 福建省 气象工作 人大常委会 行政执法 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