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95W-5(Ni/Fe)合金,研究合金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延性断裂脆性断裂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合金有2种断裂形式,当粘结相与W颗粒界面结合良好时,发生粘结相延性断裂W颗粒穿晶解理断裂,合金强度韧性都很高,冲击韧性、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达到29J/cm2、883MPa10%;而粘结相与W颗粒界面结合较差,粘结相不能完全填充于W颗粒之间时,合金表现为脆性,其冲击韧性抗拉强度分别为4.69J/cm2596MPa,断裂前不出现塑性变形。烧结后95W-5(Ni/Fe)脆性合金在马弗炉内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1150~1280℃,用氩气作保护气氛,保温时间0.5~2h)后,由于改变了W颗粒与粘结相之间界面结合状态,合金断裂行为转变为延性断裂,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

  • 标签: 高密度钨合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 简介: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显微硬度测试、热分析、能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Mg-10Gd-4.8Y-0.6Zr合金铸态520℃固溶处理不同时间显微组织以及显微硬度分布。结果表明:Mg-10Gd-4.8Y-0.6Zr合金经520℃/16h固溶处理后,铸态时网状共晶完全溶解到基体中,Gd、Y富集立方体相弥散分布在晶内;晶内偏析消除,硬度有所降低。合金在固溶处理过程中发生以下组织演变:α-Mg固溶体+网状Mg24(GdY)5相→α-Mg固溶体+断续破碎Mg24(GdY)5相→α-Mg过饱和固溶体+立方体相。该合金在520℃固溶处理适宜时间为16h。

  • 标签: Mg-10Gd-4.8Y-0.6Zr合金 固溶处理 显微组织 硬度 组织演变
  • 简介: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FeSiAl快淬带料;利用行星式高能球磨工艺进行扁平化处理;使用真空管式炉进行氢还原退火处理;采用SEM、PPMS表征试样形貌及室温磁滞回线;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试样在10~100MHz频段复磁导率;采用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测量表征磁片抗干扰标签读写距离;研究影响FeSiAl粉体材料磁性能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采用高低速两步法高能球磨处理,能有效提高薄片状FeSiAl材料径厚比;氢还原退火处理能有效提高饱和磁化强度磁导率,降低矫顽力磁损耗;制备片状FeSiAl材料在13.56MHz频率附近具有优异近场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

  • 标签: 熔体快淬 Fe Si Al 行星式高能球磨 氢还原退火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盐酸预处理活性炭(activatedcarbon,AC)进行负载TiO2改性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BET)、热重分析(TG/DTG)、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负载TiO2前后活性炭结构与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凝胶最佳煅烧温度为450℃,制得TiO2/AC复合体表面及孔道中有絮状或颗粒状TiO2存在,Ti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为24.91%,晶体类型为锐钛矿型;同时,TiO2/AC表面形成一些Ti—O键含氧官能团。活性炭负载TiO2改性后,比表面积降低23.1%,比电容升高16.4%,电吸附性能提高,可作为电极材料用于去除废水中无机盐离子。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预处理 TIO2/AC 比电容
  • 简介:采用浓HNO3/浓H2SO4混合酸在60℃超声环境下T300碳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并以其为增强体制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表面氧化前后碳纤维形态与表面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氧化时间纤维表面形貌与表面性质以及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初期,碳纤维表面生成S—、N—含氧基团,以及—OH—C=O;后期形成—COOH,氧化时间为15min时,—COOH浓度达到最大值。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强度随混合酸氧化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强,氧化15min时强度达到峰值,相比于未氧化处理样品,复合材料层剪切强度从16.3MPa提高到38.8MPa,抗弯强度从148.3MPa提高到379.7MPa。

  • 标签: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氧化机制 力学性能
  • 简介:研究了硼铁含量粒度铁铜基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研究发现,当硼铁粒度为<300μm时,摩擦因数随硼铁质量分数(0~10%)增加而增加;摩擦材料磨损在制动压力为0.6MPa时,摩擦因数随硼铁增加而有所下降,当压力增加到1.1MPa时,材料磨损随硼铁增加而增加;当硼铁量为2.5%时,摩擦因数磨损随细粒度(<45μm)硼铁增加而下降.研究还发现,摩擦材料中硼铁在烧结过程中与铁反应形成了Fe2B,这种Fe2B,起到提高摩擦因数,降低材料磨损作用.

  • 标签: 铁铜基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硼铁量 硼铁粒度
  • 简介:采用湿磨-高能球磨法高粒径比6061Al粉末SiC混合粉末进行预处理,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SiCp/6061Al复合材料。用XRD、SEM、TEM、拉伸强度等测试方法研究球磨时间复合粉末形貌及复合材料组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铝粉SiC颗粒形成复合聚合体,采用乙醇做控制剂,可有效地抑制冷焊反应发生;随球磨时间延长,复合聚合体逐渐变薄并最终断裂;聚合体中碳化硅含量先增高后降低;铝粉中晶粒尺寸逐渐降低,位错增多;SiC颗粒发生碎化,在基体中分布更加均匀;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可达到258MPa。

  • 标签: SICP 6061Al复合材料 湿磨-高能球磨法 球磨时间 高粒径比 真空热压法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含Y2O3稀土钼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等手段钼合金断裂特征组织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稀土氧化物Y2O3含量钼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研究表明:添加Y2O3能细化晶粒、改善钼合金晶粒均匀性致密度、提高钼合金性能;拉伸强度屈服强度随Y2O3含量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Y2O3含量为1%时,抗拉强度达511.43MPa,屈服强度456.99MPa,分别是纯钼材料1.31倍1.57倍,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在烧结坯中,Y2O3颗粒分布均匀,主要以球形等轴状形式存在于晶界上。

  • 标签: 稀土氧化物Y2O3 钼合金 晶粒尺寸
  • 简介:采用氢化钛粉代替钛粉,与镁粉混合高能球磨,研究球磨工艺参数粉末性能影响。采用机械合金化法这种非平衡态粉末冶金方法,通过高能球磨粉末,提高Mg在Ti中固溶度。利用激光粒度仪、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仪器表征粉末性能。研究发现,随球磨时间延长,混合粉末粒径逐渐变小,确定16h为最佳球磨时间。Mg衍射峰随球磨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弱,球磨8h后基本消失,表明球磨过程可促使TiMg原子合金化。选取4%(质量分数)硬脂酸作为过程控制剂,能有助于减小颗粒尺寸且能有效防止粉末冷焊,粉末收得率提高至73.3%。

  • 标签: 钛镁合金 球磨 过程控制剂 氢化钛 镁粉
  • 简介:利用永磁搅拌近液相线铸造普通铸造方法制备不同晶粒尺寸2024铝合金铸锭,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初始晶粒尺寸不同压缩变形条件下2024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变形后显微组织影响。研究表明:2024铝合金热变形行为依赖于变形条件初始组织。初始晶粒尺寸对流变应力影响是:当应变速率小于0.1s-1时,流变应力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减少;当应变速率为10s-1时,流变应力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增大。降低变形温度会弱化晶粒尺寸对流变应力影响。热压缩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减小。应变速率为10s-1时,热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周期性波动;只在粗晶2024铝合金中发现变形剪切带。

  • 标签: 晶粒尺寸 热变形 显微组织 2024铝合金 铸造
  • 简介: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Co—Fe-Zr-Nb-B多元合金非晶薄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样品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检测分析,以研究Zr元素含量其铸态组织玻璃形成能力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金中适量添加Zr元素有利于提高铸态组织细小均匀化程度,同时,合金具有较强玻璃形成能力较高热稳定性。Zr元素含量为4%(原子分数)时铸态组织最均匀细小,具有很好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其玻璃转变温度Tg,初始晶化温度Tx过冷液相区(SLR)宽度△Tx(Tx-Tg)分别为870.32、936.2865.96K。

  • 标签: 非晶态合金 Co基玻璃 铸态组织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 简介: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含稀土元素PrAl-Zn-Mg-Cu-Zr合金,并通过金相分析以及拉伸性能、晶间腐蚀剥落腐蚀性能测试研究价格相对低廉PrAl-Zn-Mg-Cu-Zr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Pr能影响合金铸态组织中第二相析出,并显著抑制合金在变形处理过程中再结晶发生,在保持合金强度及弹性模量同时,改善合金抗晶间腐蚀剥落腐蚀性能,并提高合金塑性。

  • 标签: AL-ZN-MG-CU-ZR合金 力学性能 剥落腐蚀 晶间腐蚀
  • 简介:钨合金砧块是目前国内外镦模锻工艺中使用较理想材料,具有红硬性高,使用寿命长。若使用工艺不合理时,造成砧块氧化、穿孔、龟裂等缺陷,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文使用中出现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达到提高使用效果目的,其内容气门生产厂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钨合金砧块 电热镦粗 龟裂 凹坑
  • 简介:采用全自动控制往复喷射成形工艺制备工业规格7055铝合金锭坯,研究热挤压工艺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经不同热挤压后7055铝合金织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沉积锭坯组织为等轴状晶粒,均匀细小(30~50gm),基体中不存在枝晶型偏析。由于喷射沉积工艺本身特点,在合金中存在大量显微疏松缺陷。沉积锭坯经过热挤压致密化后,合金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巩为390MPa,伸长率6为13.3%,表明热挤压工艺可有效消除疏松缺陷,从而充分发挥出喷射沉积工艺优越性。EBSD分析表明,挤压后沿着挤压轴方向形成丝织构,主要为(001)与(111)两种织构。

  • 标签: 7055铝合金 喷射成形 热挤压 显微组织 织构
  • 简介:以三氯甲基硅烷(CH3SiCl3)为前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在原位生长有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涂层。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观察分析涂层微观形貌及成份。研究沉积温度(1000~1150℃)SiC涂层表面、截面以及SiC颗粒微观形貌影响。结果表明:在1000℃下反应时,得到晶须状SiC;沉积温度为1050℃时涂层平整、致密;沉积温度提高到1100℃时,涂层粗糙,致密度下降;1150℃下形成类似岛状组织,SiC颗粒团聚长大,涂层粗糙,并有很多裂纹孔洞,致密度低。涂层成份断口形貌研究表明,基体涂层之间有1个过渡区,SiC涂层基体之间结合良好。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CNT-SiC复合涂层 碳纳米管 CVD
  • 简介:研究不同温度下,并流分步加料方式葡萄糖还原法制备氧化亚铜形貌及粒度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并流加料制备氧化亚铜,其粒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分步加料方式与之相反。采用NaOHC6H12O6溶液并流加料方式下,所得氧化亚铜为晶粒直径10~30nm规则球形颗粒,反应温度形貌影响不大,且粒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分步加料方式下,50℃所得氧化亚铜颗粒形貌为类球形;随温度升高逐渐转变为立方堆积体,但颗粒粒度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标签: 加料方式 氧化亚铜 形貌 制备
  • 简介:以纯度为99.99%纯金属In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粉末。ITO前驱体进行TG-DSC分析,并借助XRD、SEM、TEM、BET、XPS等分析测试方法ITO粉末物相组成、显微形貌粒度进行表征;研究反应终点pH值煅烧温度制得ITO粉末物相组成、显微形貌粒度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约为8,陈化60min,在750℃煅烧2h条件下,所制得ITO纳米粉末不含SnO2相,为单相结构,是1种立方结构In2O3固溶体;粉末纯度很高(99.99%),粒径均匀,颗粒尺寸在30~60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m2/g,形貌为近球形,且团聚系数小。

  • 标签: PH值 煅烧温度 化学共沉淀 前驱体 INDIUM tin
  • 简介:采用阴极弧蒸发技术在A120,、低合金钢硬质合金刀片上沉积Ti与Al原子比相近Al-Ti-NAl-Ti-Ni.N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划痕实验氧化实验,研究Si掺杂Al-Ti-N涂层结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l-Ti-N涂层为以立方为主立方六方两相结构,Si掺杂可降低TiN中Al固溶度,使涂层转化为以六方为主六方立方两相结构;Si加入导致涂层硬度由34.5GPa降到28.7GPa;Si掺杂引起涂层应力增加,从而导致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降低;Al-Ti-N涂层抗氧化性能随si加入而显著改善,抗氧化温度提高到1000℃以上。

  • 标签: Al-Ti-N Al-Ti-Si-N 硬度 抗氧化性 涂层
  • 简介:以气雾化316L不锈钢球形粉末为原料,通过压制、烧结工艺制备多孔过滤材料。在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其他制备工艺参数一定情况下,着重分析粉末粒径、压制压力多孔材料孔隙度、最大孔径透过性能影响规律,建立其相互关系方程。结果表明:多孔材料孔隙度主要受压制压力影响,随压制压力增大而减小,孔隙度1.9倍与压制压力平方根呈指数关系。相比于压制压力,多孔材料最大孔径主要受粉末粒径影响,随粉末粒径增大而增大,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多孔材料相对透气系数受粉末粒径孔隙度共同影响。在孔隙度一定情况下,相对透气系数与粉末粒径平方呈线性关系。

  • 标签: 多孔材料 结构特征 透过性能 316L
  • 简介:采用化学镀方式预先在石墨表面镀镍,再镀铜,制备了具有双镀层铜/镍包覆石墨复合粉末,并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式制备高性能石墨/铜复合材料。通过SEM、EDS、TEMXRD分析手段复合材料形貌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并研究镀层镍含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石墨表面镀镍可改善石墨与铜界面结合状态,使得界面结合紧密,石墨与铜基体界面由Cu/graphite界面转变为Cu/(Ni+Ni3P)界面graphite/(Ni+Ni3P)界面,而且有助于石墨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均匀分布。石墨表面化学镀镍还可显著地提高石墨/铜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抗压强度,而且随镍含量增加,其力学性能逐渐提高。当在复合材料中镍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抗压强度分别达到99.68%、64.58HB281.04MPa。

  • 标签: 石墨/铜复合材料 化学镀镍 放电等离子烧结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