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陈康与刘述先半个世纪之前关于性质如何结合成个体事物争论,对于我们今天探讨事物个体性与同一性仍有启发意义,但是陈康论述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他把"许多性质如何结合成一个个体"问题等同于"一个个体如何是一个个体"问题和个体同一性问题,并把对象同一性混同于自我同一性,这使他未能提出解决事物个体性与同一性方案。纵观西方哲学史,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英国经验主义,还是康德式理性主义,都在这个问题上陷入难以摆脱困境。但是詹姆斯思想流学说为这个问题解决提示了一条可能路径。

  • 标签: 性质 个体性 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对象同一性
  • 简介:基督教神性爱是全无差异普遍之爱,儒家的人性爱则是亲疏有别的差等之爱,这是学界中具有广泛性一种看法。然而,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后儒文本分析显示:儒家仁爱涵盖天、地、人,既是君子人格和政治伦理之基,也是天地大化、生生不已之源,本质上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超越性爱。在实现之道上则讲究由亲到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直至天地万物次第性之序。然而,这一次第之序既合乎自然人伦,也因合着生生之道大仁而成为天伦之序。对此,既要看到仁爱具有以爱亲行孝为起点,然后外推差别性,也要看到仁爱上达天命、下贯万物、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普遍性。在本质上和践行上,仁爱都带有普遍性和超越性与顺序性和差异性双重性特征。

  • 标签: 儒家仁爱 基督教神爱 仁爱的普遍性 仁爱的次第性
  • 简介:2015年7月7日—8日,第十一届《哲学分析》论坛——“哲学:思想前提批判"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哲学分析》编辑部与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

  • 标签: 孙正聿 思想解放 上海社会科学院 哲学基本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 简介:为了回应悲观归纳论,科学实在论者提出了结构实在论,但是他们在如何对待构成结构实体,特别是不可观察理论实体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认识论结构实在论承认构成结构实体存在,但认为它们是不可认识。本体论结构实在论认为,存在只是结构,根本不存在构成结构实体。综合结构实在论则认为,没有实体就没有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去认识实体。所以,实体不但是存在而且是可以认识

  • 标签: 实体 结构 认识论的结构实在论 本体论的结构实在论 综合的结构实在论
  • 简介:转化人类主义主张通过运用基因修饰技术或生物机械工程等手段,使得人类能够超越生物性限制以实现个体增强——包括身体、智能和心理等能力增强,其思想前提包括个体身份非连续性、身体和心灵工具化和财产化、对完美身体追求等。通过阐明一种人格论的人本主义观点,即人是具身存在、是道德共同体中成员、是具有尊严存在,转化人类主义对人理解被证明是自相矛盾、非整体性、物理主义和脱离社会关系。关于如何看待人、如何看待身体之于人格人关系上,存在着客观、规范性认识,转化人类主义观点与这种认识是相悖

  • 标签: 转化人类主义 人格论的人本主义 人格人
  • 简介:海德格尔技术追问双重品质表现为现象学特性与非现象学特性统一。"现象学特性"意味着技术追问本身所表现出自明但依然需要澄清方面;"非现象学特性"意味着追问本身被遮蔽、被忽略方面。二者是共在关系。海德格尔技术追问功绩是让人与技术之间自由关系得以呈现,问题是让这一关系永远地停留在先验、形式层面。只有引入技术体验、身体、实践等维度才能够让自由关系得以从经验维度充实自身。

  • 标签: 海德格尔 技术哲学 自由 双重品质
  • 简介:感受或者感觉材料概念有深厚哲学渊源,也是胡塞尔现象学哲学中最为基础概念之一。根据有关胡塞尔感受概念经典图像或理解,感受是内在于意识内容;意识在感受基础上构建起意向对象;感受有充实认知性意向活动功能;感受自身并非认知对象,却能够被体验到,并被现象学反思所把握。同时,感受还具有内在性、非意向性、被动性、非概念性、非构造性、非独立性等核心特征。然而,这个经典图像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困难。意识可能无需在感受基础上构建对象,感受也无法充当充实。感受概念还得不到任何认知上的确证——因为,即便根据现象学标准,反思不能为此提供任何证据。同时,感受可能也并非内在,而且还具有意向性、概念性和构造性。对经典图像合理批评倒逼我们在先验—生成现象学中寻找更为合理感受概念。

  • 标签: 胡塞尔 现象学 感受 意识 意向性
  • 简介:瓦雷拉"神经现象学"是应对意识"难问题"中最为系统且最具影响力研究方案之一。他这一思想是在当代意识自然化和查尔默斯提出意识"难问题"影响下提出来。这一思想提出有其涉身动力学科学基础和"中道认识论"哲学基础。它以意识体验不可还原性为出发点,把胡塞尔现象学和认知科学统一起来,采取了对意识第一人称数据和第三人称数据之间互惠关联和约束方法论来解决意识"难问题"。瓦雷拉这一思想具有积极理论意义,也存在着现有的问题。

  • 标签: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 意识经验 意识难题 神经现象学 方法论
  • 简介:谓述问题是哲学史上难题,罗素对这一问题进行过大量论述,并试图采用认识论方法加以解决。戴维森认为罗素没有解决谓述问题,是他根据塔尔斯基真理论才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但是罗素仍然对谓述问题作过贡献,表现为他用现代逻辑方法清楚地表述了谓述问题,他把语言划分为不同层次,把谓述问题限制在原子命题中,把谓词推广到关系词。虽然戴维森从外延角度解决了谓述问题,但是语言意义和心理活动关系问题仍是未解之迷,罗素后期理论尝试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意义问题,为谓述问题解决提供了必要补充。

  • 标签: 谓述问题 命题 意义 共相 殊相
  • 简介:自序人老了,最大感慨莫过于"时间都去哪了"。我七十年,刚好可以分为两半:前35年,从当学生、当"知青"、当工人再到上大学;后35年,从助教到教授再到"资深教授",当了半辈子"学者"。说说我七十年,主要说是后35年,也就是我学者生涯。从60岁开始,每逢我生日,学生们总要以此为名搞一次聚会。学生们说,老师生日,就是学生节日。

  • 标签: 十年 当代中国哲学 思想解放 哲学基本问题 中国哲学史 哲学系
  • 简介:在全球化时代,各自代表着不同中心论文化传统和文化形态如何共存?跨文化理解,甚至一种普遍意义上跨文化哲学是可能吗?针对这些问题,奥地利哲学家维默(FranzMartinWimmer)设计了"多极对话"(Polylogues)模式,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为哲学发展和跨文化理解与交流提供了一套哲学实践模式。一方面,哲学植根于具体文化传统和语言;另一方面,哲思活动本身与文化传统又不完全重合,而是要克服文化传统和历史偶然性、追求普遍真理和共同哲学。作为跨文化哲学实践策略"多极对话"既要提防中心主义普世论,也要排除分离主义个殊论。

  • 标签: 文化 跨文化哲学 文化中心论 多极对话
  • 简介:建立"真正和普遍存在论"之先验现象学是胡塞尔毕生追求。在其现象学视域内存在着一种存在论构想,这种构想通过形式存在论得到了最佳体现和实施。不过,胡塞尔是否真正建立起了存在论与现象学之间关联?他形式存在论又具有怎样特征,能否经得起真正检验?虽然胡塞尔存在论自成一体,但若以海德格尔"存在问题"来透视,胡塞尔存在论在"形式普遍性"和现象学"还原"方法上便显露出了不足。胡塞尔之后,现象学试图建立一种没有自我存在学说,并且总是在不断扩展现象学可能性。现象学伟大之处就在于"可能性超越了现实性"。

  • 标签: 存在论 现象学 形式存在论 对象性 可能性
  • 简介:"古今之争"在传统中国儒家观念中是指三代与其后时代关系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在古今优劣问题上,王船山作为一名仍属于宋明道学范畴儒者,固然承继北宋以来"回向三代"传统,但又有创见,认为三代以后也有践行"仁义之道"者,如汉光武帝、唐太祖、宋太祖。其次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在如何效法三代问题上,船山认为后世效法三代正确做法是效法三代先王之德和先王之道,而不是因时而设三代之法(政)。可以说,王船山在古今问题上思考方式对当代思考传统与现代之争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王船山 三代 古今之争 井田 先王之德 先王之道法
  • 简介:古希腊城邦公民精神以"公共善"创造出辉煌政治文明。与政治国家日渐分离市民社会将古希腊城邦公民精神拓展为包含以公共善为旨归政治品格和以个体善为旨归公共美德两个维度,阿伦特与哈贝马斯试图在交往视域中整合这两个维度来构建当代公民精神。交往视域开启为社会公民精神培育提供了新视角,个体善和公共善在日渐成熟社会中趋向融合。

  • 标签: 古希腊城邦 公民精神 交往
  • 简介:一、从“思潮”到“观念”吴晓番、胡岩问(以下简称“问”):2011年底,您新著《平等观念史论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上海书评》、《社会科学报》、《哲学分析》、FrontiersofPhilosophyinChina、《探索与争鸣》、《文汇读书周报》等分别发表了相关书评或进行了专题讨论。2011年《上海书评》访谈,主要谈是现代平等观念之实相,包括平等观念在中国如何实现古今之变。今天我们想请您就观念史研究相关问题包括方法论再深入谈一谈。我们知道,您把观念史研究视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重要部分,并且一直比较重视方法论探讨。而在《平等观念史论略》一书中,您则对自己在观念史研究方法作了一些阐释。能否先请您介绍一下您从事观念史研究大致历程?

  • 标签: 观念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访谈录 《文汇读书周报》 中国近现代 《探索与争鸣》
  • 简介:胡塞尔关于“原初生活世界”分析可以依动态构造法则和静态内容而做区分。在他那里,就作为内容面向生活世界而言.有关历史先天和历史目的论现象学分析构成其主要内容。但胡塞尔历史现象学没有同等公正地对待历史和哲学。利科关于记忆、遗忘和虚构想象研究可以被看作对内容面向生活世界修正和进一步发展,它们分别揭示了人类记忆历史处境、遗忘存在处境和想象“彼在”存在论。据此,生活世界内容可被刻画为作为记忆(遗忘)和希望(失望)生活世界。对这一人类存在论基础内容关注是哲学家使命,依此关怀,哲学家能够在伦理和政治现实层面给予人们振聋发聩提醒。

  • 标签: 生活世界 记忆 历史现象学 遗忘 想象 希望
  • 简介:康德对于美和道德之间关系问题所给出回答是:"美作为道德象征",或者说"美的东西是道德东西象征"。在这里,"美"与"道德"分别作为"美的东西"和"道德东西"二者抽象名词经由"象征"一词实现了关系上联结。这种关系成立建构在康德对于二者区分和类比之上:一方面,美和道德有着异质性结构,即前者由感性图型上升至理念,而后者则由理念规范感性行动;但另一方面,两者又存在着可类比性,例如,对于美和道德判断都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等等。因而,康德以"象征"来描述二者关系至少在语义层面上是成立

  • 标签: 美的东西 道德 道德的善的东西 象征 康德
  • 简介:围绕时间这个被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共享现象学核心概念,一方面,通过对“活的当下”既流动又静止自身悖谬现象分析.最终可以发现原自我与原非我不可还原交织,这是胡塞尔现象学中一切构造起点、意识终极奥秘;另一方面,这种时间现象分析所展示意识深度.反射出早期海德格尔思想与胡塞尔现象学同构性——这就是《时间与存在》一书思路。针对这两方面可展开评论:其一,时间意识之奥秘揭示乃借助现象学还原.而现象学还原可能性依赖于按照纯粹意向活动来理解意识自身非时间性;其二,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与胡塞尔现象学“同构性”解读源自作者对前者一种错误生存论理解.其实.由海德格尔思想整体看来。存有的真理早已贯穿其中。

  • 标签: 胡塞尔 海德格尔 时间 意识 存在
  • 简介:纽科姆难题是关于决策者合理行为一个选择困境问题,它提出使得贝叶斯主义者在理性主体应该采取行为方式这个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经典决策理论也因此分化为证据决策理论和因果决策理论两大理论流派,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贝叶斯决策理论发展。但随着研究深入,一些学者对纽科姆难题本身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存在构造缺陷或所设置选择困境超出了人类理性边界。事实上,纽科姆难题具有一种特殊因果决策结构,借助赖欣巴哈原理、屏蔽原理和可证实性原则等,在考察决策者斟酌过程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一种新方案来消解纽科姆难题中选择困境。

  • 标签: 纽科姆难题 贝叶斯决策 决策结构 因果关系
  • 简介:马克思将其辩证法特质标示为“批判和革命”,但后人在对马克思辩证法阐释中,却将之肤浅化了,批判性被理解为一种外在运用。孙正聿教授将哲学任务理解为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本身追问,对于各类理论思维“不自觉和无条件前提”批判,并由此将辩证法理解为一种突破形式逻辑之排斥内容内涵逻辑,因而对于理论思维前提批判,便首先是对于形式逻辑前提批判。正是通过对辨证法之对形式逻辑之形式成立前提和内涵前提两方面批判考察,孙正聿教授构建了一个辩证法批判整体性理论框架。这是对于康德、马克思批判性思想之弘扬与阐发.是对辩证法研究一个极富创新性理论贡献.

  • 标签: 辩证法 批判性 内涵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