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正>在中国当下美学理论建设中,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整个20世纪世界美学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不可小视的理论重镇,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世界美学的发展势态、理论格局,产生了不小影响。这种影响延伸到新的世纪。而在中国20世纪美学的历史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地位和影响是其他任何美学派别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发展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学术界应当不会有什么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意识形态批判 发展势态 审美活动 中国美学研究 新理性精神
  • 简介:只有认为文学是"审美社会意识形式",才能使"审美"性和"观念"性因素得到融合,从而把"审美"性、"意识形态"性和其他相关特性如语言性、人性、文化性等等,都作为这种特殊"社会意识形式"的属性。关于文学本性是"审美意识形态"这一界说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同经典作家原初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是有明显出入的,同世界范围内通行的有关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方法也是格格不入的。其实,文艺离不开意识形态与文艺不等于意识形态,是两个不同的论域、不同的命题。

  • 标签: 意识形态 文学本质 社会意识形式 审美意识形态
  • 简介: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同时又是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邓小平同志,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着军队和地方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又能够从实际出发,在务实、创新、开拓的道路上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在他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的飞跃,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好了思想上的保驾护航。

  • 标签: 邓小平同志 意识形态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代领导集体 综述
  • 简介:意识形态的性质不仅是认识的,而且也是实践的。但由于我们过去对意识形态作纯认识论化和纯理论化的理解,使得我们对意识形态的实践本性缺乏应有和足够的理解。实践只能是人的实践,是在人的需要、意识、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所以意识形态也只有融入大众、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会心理、融入个人意识和人格无意识,才能转化为实践的精神动力。文艺则集中而生动地体现了意识形态的这一特征。

  • 标签: 意识形态 认识与实践 社会心理与个人心理 社会主义文艺
  • 简介:消费社会是以商品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社会,延续和发展消费社会需要大量消费它生产出来的商品。于是“资本”利用消费文化,将生产经营者所制造的需要转化为消费者自身的需要,并最终使消费者确信这是自己的需要,引导并刺激大众消费。另一方面,消费文化通过改变消费性质,转变消费观念,控制大众的消费行为,从而维系消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着意识形态功能。

  • 标签: 消费文化 消费社会 意识形态
  • 简介: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是近几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意识形态理论是阿尔都塞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范畴是阿尔都塞思想的核心范畴,学术界对这一范畴的理解颇有分歧。笔者深入分析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剖析意识形态的一般结构和功能,指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意义及其不足。

  • 标签: 意识形态 主体 镜像结构
  • 简介:<正>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其他著作中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并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普列汉诺夫是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运用到美学和文化研究中来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社会意识"的重要概念,认为不仅要研究文学作品本身,还要找出作品的社会意识根源。但是他并不是很成功,在运用过程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化了。其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卢卡奇,他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作

  • 标签: 审美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审美关系
  • 简介:汲取与内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反思与批判一切旧道德、承继与塑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毛泽东忧党意识形成的三重道德渊源。忧党员不能首先从思想上入党、忧党风不正与党内腐败、忧党员不能以人民利益为重、忧西方腐朽道德观念的腐蚀、忧只讲物质利益不讲精神,是毛泽东忧党意识的多维道德容量。毛泽东的忧党意识是其忧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体现着道德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诉求,具有积极的道德价值:一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纯洁党性,维护党的执政形象;二是有利于提高党员的道德自律力和意志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三是有利于提高党的道德整合力,调节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标签: 毛泽东 忧党意识 道德 执政形象 执政合法性
  • 简介: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面对当下纷纭复杂的艺术实践,譬如既有抽象、暧昧、观念性的先锋试验,也有感官化、生活化而不无媚俗嫌疑的大众文化,怎样的理论描述或阐释才算是较为恰切和有效的呢?时至今日,艺术与理论似乎正不可避免地遭遇着一场尴尬:一方面,艺术越发变得莫名其妙,包括"过去的精神创造,艺术和历史,不再属于现在不言而喻的内容而是委弃给研究的对象";而另一方面,理论又愈加独立甚至制约着艺术,玩起了自足、自我阐释及阐释循环的游戏,其"对象接近于零",而其自身"却接近于无限"。在这种情势下,倘使延续一种理性、透明的形式主义批评,或者喧嚣地展开各式浮光掠影、言之无物的文化研究,那只会使天堂和地狱变得更为人烟稀少。可能的办法也许是:回到经验现象,返归艺术语言本身,寻找切入艺术实践的理论话语的新的可能。

  • 标签: 修辞阐释 意识形态和合 美学意识形态
  • 简介:提及超我,人们一般认为它是一个高尚的道德动因,负责稽查和判断自我和本我。因此,当齐泽克说“超我是淫秽的、‘黑暗的’法律”时,我们不能不深感惊异。不管这个断语如何令人惊诧,却不是他的发明,而是来自于拉康。当拉康在1953-1954年的研讨报告中回到超我这个主题时已经指出:超我既是法律又是对法律的摧毁。在拉康看来,超我完全不亚于康德的绝对命令,它要求主体不仅要服从超我无意义的命令,而且要享受这种服从。超我的淫秽就在于此。

  • 标签: 超我法律他者淫秽
  • 简介:伊格尔顿和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审美意识形态问题域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并且形成一种对照与呼应的关系。他们都吸收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并从现代美学理论资源中得到援助,发现了阿尔都塞的主体质询观与康德对审美经验的描述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伊格尔顿主要是从'美'的概念出发,而齐泽克则借助'崇高'范畴来阐释意识形态,一方面揭示现代意识形态是如何更多地通过操控人们身体、欲望、感性经验以及行为方式来运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另一方面扩展和丰富了审美、美、崇高等范畴,将它们纳入心理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话语中探讨。审美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一个美学与政治和伦理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对消除长久以来认识、美学、伦理三个领域分立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大有裨益的。

  • 标签: 伊格尔顿 齐泽克 审美意识形态 崇高 意识形态
  • 简介:詹姆逊对于叙事范式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的研究证实,叙事范式并不仅仅是作家为了达到特殊的审美效果做出的选择和组合,其内还含有特定意识形态意图。詹姆逊通过对吉辛小说和康拉德小说叙事范式的分析,分别揭示了其潜含的意识形态内含和功能。詹姆逊关于叙事范式意识形态的论析包含着丰富的启示和过人洞见,但也存在重要问题。首先是他对叙事范式的构成缺乏形式化的概括,使用得比较随意;其次是他所使用的主符码"意识形态"的合适性存在问题。本文建议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其它其更合适的资源,用"社会意识结构"作为主符码替换"意识形态",将后者作为前者框架之下的一个概念使用,以充分保留后者的洞见并避免其问题

  • 标签: 詹姆逊 叙事范式 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结构 洞见 问题
  • 简介:马克思早期需要解决自由的普遍化和现实化两大问题。从"博士论文"(1)阶段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阶段,马克思研究自由问题的路径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在研究重心从"自我意识"哲学过渡到"国家与法的现实关系"上。其理论原因在于马克思不断深入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研究;其现实原因在于,马克思在参与编辑《莱茵报》期间,开始关注现实的政治关系、经济利益关系,在现实关系中考察主体和共同体的关系问题。但是,这一阶段的马克思尚未彻底完成从一般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 标签: 马克思早期思想 自由 自我意识 国家与法 现实维度
  • 简介:作为党的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一直以极大的精力关注着党的发展。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其执政地位也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该何去何从,江泽民总书记对此怀有深深的忧患,表现出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 标签: 江泽民同志 执政地位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 人民 新时期
  • 简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把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则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更加自觉地把历史观与价值观结合起来,把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结合起来,深化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研究。

  • 标签: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 审美意识形态
  • 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最初的汉译本是1938年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译本,关于郭译本的翻译时期问题,学界存在争论,笔者对比了《译者弁言》《郭沫若年谱》与1947年群益版《序》的记述,推测郭老1931年在日本千叶县的家中译完了此书.通过实例考察郭译本的译注、翻译术语与误译,发现郭译本的翻译底本非郭老在《译者弁言》中所称的梁赞诺夫版德文本,而是栉田民蔵与森户辰男翻译的,1930年作为《我等丛书》第4册出版的日译本,并提出中日学者在《费尔巴哈》章编译史研究中应共同解决的课题.

  • 标签: 《德意志意识形态》 梁赞诺夫版 栉田+森户译本 郭沫若译本 翻译术语
  • 简介:集体无意识是一种自在自发的无意识形式,是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集体所具有却又未曾主动发觉的非理性意识,它具有客观性、潜在性、非理性和整体性特征。心理学家荣格将集体无意识的产生根源归于原始人类社会中的"原型",这种理论虽然有僵化封闭的神秘主义倾向,但也揭示出了集体无意识现象的历史根源。此外,集体成员的认同感、从众性、感染、暗示作用以及责任模糊心理又构成了集体无意识得以出现的现实机制,由此可见,集体无意识虽然与理性相悖,但是究其起源和产生机制来说,它的出现又有必然性和规律性。集体无意识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能够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我们应在唯物史观视野下考察集体无意识并通过对社会历史规律和集体无意识发生机制的合理利用避免其对社会发展造成阻碍。

  • 标签: 集体无意识 非理性 原型 发生机制 规律性
  • 简介:“普世价值”不是价值中立,而是作为虚假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存在的,其本质在于向全球推广所谓“普世”的“西式民主”和“现代社会价值和制度”。“普世价值”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严重背离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本哲学原理,并导致了社会文化交往中“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根本对立,最终陷入了哲学价值困境而难以自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是为了有效应对“普世价值”挑战而提出的,这二者可以看作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捍卫意识形态安全的双引擎。

  • 标签: “普世价值”哲学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人类共同价值
  • 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篇手稿作为遗作,以其不完整的结构编排引导着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求索。该手稿自1924年问世以来,历经梁赞诺夫版1、阿多拉茨基版2、新德文版3和MEGA24四个版本。通过对以上版本的比较和分析,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5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重新编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该书首次采用'双联页排印'的方式,以阿版为蓝本,对手稿的初始文本与修订内容进行了区分,在考证的基础上用异体字区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文本中的写作。虽然广松涉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见解,部分内容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其进步性不可否认。学术研究需要百家争鸣,由此才能激发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活力,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广松涉重新编辑方法的严谨性值得每一位研究者学习。

  • 标签: 广松涉 《德意志意识形态》 编辑方法 进步性 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