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以160个家庭中的父亲和母亲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由父亲和母亲分别报告自己感知的婚姻质量、教养能力感、青少年的亲社会和问题行为,以探讨父母婚姻质量对青少年亲社会、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教养能力满意度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亲和母亲报告的婚姻质量越好,青少年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越多,问题行为越少;(2)父亲的教养能力满意度在父亲报告的婚姻质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母亲的教养能力效能感在母亲婚姻质量对青少年亲社会、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另外.母亲的教养能力满意度在母亲婚姻质量和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为边缘显著。

  • 标签: 婚姻质量 教养能力感 亲社会行为 问题行为 青少年
  • 简介:自文化混搭心理研究范式提出后,研究者们不仅将其应用在探讨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与社会变迁中,还运用这一范式关注中国现实社会发展过程,探究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中人们特有的心理行为机制。本刊收录的八篇论文大多采用实证研究范式,研究内容涵盖诸多理论与应用研究领域,探讨了不同文化混搭情境中的地位感知对创造力的影响、文化价值观与族群关系认知、文化适应过程、文化排斥反应、政治参与效能感、文化规范与权威认同等领域的问题。本文进一步强调以上研究的社会现实性,并试图进一步凸显文化混搭心理研究对深入探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文化混搭心理研究 中国社会发展 社会变迁 外部效度
  • 简介:《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本集刊继承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百年以来的传统,以'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社会,贡献人类'为目的,发表有关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多重视角及最新进展。本集刊自2005年开始出版第一辑,每年一辑。从2014年开始每年出版两辑,分别于4月中旬和10月中旬出版。

  • 标签: 中国社会心理学 投稿须知 社会心理学评论
  • 简介:荣格通过收集大量的人类经验材料,用深邃的智慧描绘出一幅全新的“心”之整体,其集体无意识、原型、人格发展理论不仅构建了一个新的人格理论体系,其心理学影响更延伸至艺术、宗教、人类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佛教唯识学是印度大乘佛教兴起后出现的理论体系,它在原始佛教理论的基础上对心识进行了更加系统精致的分析,从而成为瑜伽行学派实际修行的理论指导。通过对心识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唯识学同样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心”的整体,并且其中很多观点能与荣格的心理学沟通。本文主要是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佛教唯识学理论进行分析与比较,在沟通中探索差异,从而为当代心理学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灵感资源。

  • 标签: 荣格 唯识 集体无意识 原型 阿赖耶识
  • 简介:旨在考察《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了解我国农民工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并与全国成年人常模进行比较。采用《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对来自于全国六大区域的不同性别、年龄段、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别的855名农民工有效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本次调查中《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各分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2)农民工样本核心心理健康素质量表总均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农民工的情绪性素质得分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其他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4)农民工坚韧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人际健康和情绪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自我概念、坚韧性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存在显著的职业差异。结论:《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适用于农民工群体;农民工情绪性素质优于全国常模。其他所测心理健康素质的负载量与全国常模处于同一水平。

  • 标签: 农民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
  • 简介:采用年龄认同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4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老年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数比例为55.7%,平均年轻4.07年。实际年龄和自评健康对老年人的年龄认同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受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等变量后,年龄认同仍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表现在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其生活满意度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综上,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存在年轻化偏向。而且这种年轻化偏向程度越强.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少,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这意味着可以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促使老年人保持年轻化的年龄认同.这可能将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老年人 年龄认同 心理健康
  • 简介:本研究对122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半年追踪,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法考察适应性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入学三个月时初次测试(T1),初测半年之后后测(T2)。结果发现:(1)幸福感和适应性之间显著正相关,同时预测的效果高于继时预测;(2)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表明,适应性T1对幸福感T2的预测(r=0.50)高于幸福感T1对适应性T2的预测(r=0.32);(3)学习适应性T1(18%)和人际适应性T1(11%)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T1中29%的变异;(4)控制初测总体适应性T1(31%),对大学的认可度T2(21%)和个人情绪适应性T2(3%)还可以解释幸福感T2中24%的变异。因此,本研究发现大学适应者更幸福,而不是幸福者更适应。该结果对于提升大学的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教育启示意义。

  • 标签: 适应性 主观幸福感 交叉滞后分析 大学新生
  • 简介:医患信任可分为患方信任及医方信任这两个不可分割的维度,同时包括医务工作者与就诊患者之间的人际信任、医务工作者群体和患方群体之间的群际信任以及患方群体对医疗机构和现行医疗体制的制度信任这三大层面。构建测量医患信任水平的有效工具,明确医患失信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不同治疗情境下医患信任的演变过程,验证医患个体在医疗互动中的具体认知心理和决策行为机制,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医患信任修复模型与对策措施,是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医患信任的研究重点。

  • 标签: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医患冲突 信任修复 社会心态
  • 简介: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403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家庭功能在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文化适应中处于中等水平,城市文化适应较农村文化适应好。城市文化适应对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农村文化适应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城市文化适应对自尊、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关系中,家庭功能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农村文化适应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关系中,家庭功能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流动儿童 家庭功能 文化适应 心理适应
  • 简介:以374名农村青少年为被试,基于留守青少年和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较,探讨了个体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亲子亲合与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农村留守和非留守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能显著正向预测两类青少年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其消极情绪。(2)对于非留守青少年,行为自主决策与母子亲合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行为自主决策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非留守男生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母子亲合则显著负向预测非留守女生的消极情绪;但是,这种性别差异不存在于留守青少年之中。(3)对于非留守青少年,母子亲合在其行为自主决策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低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生活满意度;高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不存在关联。

  • 标签: 留守青少年 行为自主决策 亲子亲合 主观幸福感
  • 简介:为探讨违规和违法事件中,旁观者对不同社会身份行为者的责任归咎是否具有一致性,研究要求被试对三组不同身份匹配条件下(官员/普通人、富人/普通人以及官员/富人)的违规和违法行为进行责任归咎,结果发现,无论是对违规行为,还是对违法行为,人们对具有官员身份的行为者的责任归咎最为严苛,对具有富人身份的行为者的责任归咎其次,而对既非官员也非富人的普通人的责任归咎则相对宽容,因而责任归咎中具有明显的身份效应。

  • 标签: 违规/违法行为 责任归咎 身份效应
  • 简介:采用《游戏观察量表》和《社会信息加工访谈一幼儿版》(中文版)对316名3-6岁城市幼儿进行测查,以探究不同亚型社会退缩幼儿(抑制行为组、安静退缩组、活跃退缩组)和对照组幼儿在社会信息加工各个阶段(编码、解释、反应生成、反应评价和行为表现)上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1)社会退缩幼儿的编码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幼儿,而不同亚型退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且这一特点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2)社会退缩幼儿的反应数量生成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幼儿.而不同亚型退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一特点体现在敌意拒绝故事和非敌意挑衅故事情境中:(3)在非敌意拒绝故事和非敌意挑衅故事情境中,社会退缩幼儿的反应类型生成能力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依反应类型不同而呈现不同特征。

  • 标签: 社会退缩 幼儿 社会信息加工 编码 反应生成.
  • 简介:在中国,患者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事件较为突出,严重影响医疗生态,已成为转型时期的公共危机问题。国内外对医患问题的信任研究较多,但机制研究较少;医方干预研究较多,但患方干预研究较少。我们研究发现,患者及其家属有时会出现寻找"替罪羊"的心理:通过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咎于医生,来解释为何患者会遭受病痛折磨,从而提高掌控感。本文采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科学实验的方法,从宏观医疗市场、中观媒体报道文本以及微观疾病本身特质等不同层面进行实证研究,来为这一机制寻找科学证据。在此基础上依据文化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讨论,为转型时期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心理学的解释,并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医患关系 不确定感 转型期
  • 简介:本文旨在揭示儿童对人类的心理与对超自然实体的心理的理解之间的联系,探讨儿童究竞是如何理解各种超自然实体的心理属性的,以及儿童对超自然实体心理的理解是什么时候发展的。本研究采用两个经过改进的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实验一是对观点采择任务和表面一真实任务的改进,称为“暗盒子任务”。实验二为“密封盒子”任务。首先对儿童进行语言测试和真主认识测试,通过测验的儿童进行正式实验。两个实验任务中都要求儿童对三类代表(女孩、超人、真主)能否正确完成实验任务进行判断,并且要求儿童解释为什么代表能或不能正确回答的原因。结果显示,儿童对人类心理理解的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地提高,4岁是儿童理解人类感知觉局限的转折点;3岁的儿童认为人类能看见暗盒子和密封盒子里的东西,4~5岁的儿童认为人类看不见;儿童区别人类和超自然者的关键年龄是4岁。3岁的儿童认为人类、神、超人都能正确回答,不会犯错。4—5岁的儿童认为人类更有可能犯错,而仍然认为超人和真主具有正确的信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将超凡能力归于超自然者的能力在不断增强。4岁以前,大部分儿童对超自然者能正确回答的归因主要是基于事实或无法提供理由的。4—5岁的大部分儿童能够将超自然者的正确回答归因于他们的超凡心理特性;5岁的儿童已经能够正确归因,认为超人是因为拥有超常视觉而能正确回答;神具有超常的心理能力因而能正确回答。

  • 标签: 穆斯林 儿童 真主认知 心理理论 宗教认知发展 宗教认知科学
  • 简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深入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国际比较研究、传统文化分析、课标分析以及实证调查等支撑性研究,我们建构了三大领域六个指标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

  • 标签: 学生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国际比较 传统文化.
  • 简介:大学三年级学生张某,21岁,女,因考试没有发挥好,没有拿到一等奖学金而担心对父母造成严重打击导致焦虑、抑郁情绪,近一个月晚上入睡困难,白天精神状态不佳,食欲减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五次咨询,求助者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食欲恢复正常,上课能够专心学习,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焦虑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都会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但三者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尚不清楚。为考察其影响力的大小,本研究采用了优势分析的方法。选取心理韧性量表、UCLA孤独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测量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量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测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大于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预测力大于自我效能感.本研究提示减少孤独感是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对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心理韧性 孤独感 自我效能感 优势分析
  • 简介:采用“中国成年人情绪性量表”“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中国成年人坚韧性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SCL-10”对559名农民工进行了测试,旨在考察农民工情绪性、坚韧性和弹性特质的负载情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农民工的积极情绪性特质和坚韧性特质的负载量显著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而弹性特质负载量显著低于全国成年人常模;情绪性、坚韧性和弹性特质对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对心理痛苦症状具有显著反向预测作用。

  • 标签: 农民工 情绪性 弹性 坚韧性 心理健康 预测作用
  • 简介:2017年1月1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行为研究院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高层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代表出席了论坛。论坛邀请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国内部分高校心理学机构负责人参加。

  • 标签: 人文社会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特色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与行为研究 评审组成员
  • 简介: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信任模式经历了由传统社会的人际信任逐渐向现代社会的制度信任转移的变迁。在此过程中,医患信任"非对称性"在传统社会所获得的合法性也随之瓦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变迁背景之下,医患冲突频发、医患关系紧张,一时间医患关系议题也被推向风口浪尖。本文基于社会变迁的逻辑揭示了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由"非对称性"瓦解所造成的负效应及其背后所隐含的认知与情感转换机制。提出只有以动态的视角,把医患关系看作互动过程中的关系问题,从个人和制度两方面着手进行改良,才能真正疏解由"非对称性"合法性丧失引起的负效应。

  • 标签: 医患信任 非对称性 社会变迁 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