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苏联剧变对第三世界国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政治上与苏关系密切,经济上依赖苏联的国家,受到的冲击较大。现将朝鲜、蒙古、越南、古巴和印度等国所受的影响介绍如下:朝鲜政治影响:冲击朝现行体制。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苏副外长罗高寿1991年10月4日在日本接见该报记者时说,苏对朝的基本态度是'今后将重新恢复近一年来中断的双方高级官员的互访',苏'修补对朝关系'旨在向朝'吹进民主化之风'以'逐渐促进北方体制

  • 标签: 苏联剧变 第三世界国家 持不同政见者 社会主义体制 《产经新闻》 蒙古人民革命党
  • 简介:1990年8月9~11日,中国联邦德国研究会和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联邦德国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出席会议的有外交部、经贸部、国家计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欧研究所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及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等26个单位52名学者和专家。联邦德国驻华大使韩培德先生在会上作了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报告。与会代表们对德国统一进程加快的原因及其对欧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现将论文题目刊载如下:

  • 标签: 德国统一问题 国家计委 国际问题研究 德国驻华大使 现代国际关系 世界经济
  • 简介:1988年9月7~8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京举办'第三世界与美苏'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有22个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这次讨论会是在美苏关系和国际局势趋向和缓的时候召开的。会议集中讨论了在新形势下美苏对第三世界战略和政策的变化,第三世界对美苏政策的变化和特点,以及地区冲突等问题。讨论会共收到论文24篇,题目如下: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美苏关系 地区冲突 中东政策 里根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1990年11月5~7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一次'美日欧与第三世界学术讨论会',有北京、上海、杭州等地19个单位69位专家、学者应邀与会,提供论文共35篇,日后将选编出版论文集。这次会议是在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急剧变动、海湾出现严重军事对抗的情况下举行的,会上代表们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新问题,并展开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情况简介 美日 军事对抗 “第三世界” 二次大战
  • 简介:1991年10月9~1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90年代的第三世界'学术讨论会,应邀与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32个单位78位从事国际问题和第三世界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论文40余篇。这次讨论会是在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三世界处境更为严峻的形势下举行的。会上就90年代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和外交等问题及其前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第三世界国家 国际问题 经济区域化 反对霸权主义 区域集团化
  • 简介:11月23—24日.新世纪第三届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方参加座谈会的有中联部、外交部、商务部、团中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日方参加座谈会的有由自民党众议员铃木恒夫率领的代表团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和铃木恒夫分别致辞。

  • 标签: 和平问题 亚洲形势 座谈会 北京 中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正>1991年10月9日至11日,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召开了《90年代的第三世界》学术讨论会。这是自1986年以来在现代所举行的第五次第三世界问题的专题讨论会,30多个单位共1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90年代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前景及其对外关系趋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概述如下。一、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但也存在有利因素与会学者认为,80年代的十年,给第三世界留下了痛苦的教训。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下,接连不断的地区冲突使非洲、中美洲和中东地区饱尝了战争的劫难,经济上经历

  • 标签: 第三世界国家 发展中国家经济 学术讨论会 民主化 地区冲突 发展战略
  • 简介:自80年代下半期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从对抗、紧张转向对话、缓和以及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苏联、东欧形势的迅速变化,对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世界形势发展表明,第三世界在80年代中力量有了很大增长,团结合作不断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世界参与解决重大的地缘政治问题,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作出贡献,积极反对超级大国的外来干涉、成为保卫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80年代中,第三世界在经济上虽然困难很大,但经过艰苦努力,经济在逐步增长,特别是东亚的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拉丁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在进行

  • 标签: 地区经济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事务 增长速度 经济形势变化 地区一体化
  • 简介:2013年8月6日,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以及贾米尔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巴基斯坦项目组在四川大学联合举办了“阿巴地区和美国:中国和印度的作用”第三届中印专家对话会议,现将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阿富汗现状和前景

  • 标签: 中国西部 观点综述 阿富汗 对话 专家 中印
  • 简介: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校友会、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及南洋客属总会协办的“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华人族群关系与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15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大楼圆满举行。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族群关系 区域比较 研讨会综述 新加坡国立大学 华人
  • 简介:朝核问题的核心是美朝关系问题,美朝之间的博弈影响并左右着六会谈的进程。美国在既定的对朝战略目标下,在国内强硬派和务实派的政策转换中采取不断变化着的对朝策略;热衷朝美直接对话的朝鲜由于其弱势地位,不得不为应对美国变幻不定的政策措施而变换手法。六会谈的多边性地位及其维护谈判的公正性正在受到美朝双方博弈的挑战。

  • 标签: 六方会谈 美朝博弈
  • 简介:朝核问题六会谈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朝核问题的症结是朝美两国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与互相敌视,使得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六会谈反映了东北亚各国通过多边合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意愿,增强了建立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信心。

  • 标签: 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 前景 地区安全 合作机制
  • 简介:2008年4月28—29日,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经社事务部NGO处联合主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奥运”第三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非正式网络/亚太地区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集了联合国官员、亚太及世界其他地区11个国家的非政府组织(NGO)代表,

  • 标签: 非政府组织(NGO) 可持续发展 非正式网络 亚太地区 绿色奥运 联合国
  • 简介:从过去十多年美苏在亚太地区争夺态势的变化看,双方互有进退,互有得失。从双方在这一地区力量和影响的对比看,基本处于战略均势,美国略占上风。在军事实力上,双方互有长短;在政治影响和经济联系上,美国处于较有利地位。从发展前景看,双方各有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但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可预见的将来,美苏各自国内都

  • 标签: 战略均势 军事实力 军事存在 发展前景 和平与发展 经济联系
  • 简介:朝核问题六会谈历时5年,经历了极其艰难的历程。看似回到了原点,但仍不失为东北亚地区有关国家对于建设地区安全机制的一次有益探索。当前,由于有关国家对安全威胁的性质和特征在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各国政策目标的不一致,在建设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问题上的认识差距依然很大.但六会谈的基本形式和发展思路仍为各国有识之士所认同。

  • 标签: 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 地区安全机制
  • 简介:1998年5月5—7日,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卡里莫夫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期间,与叶利钦总统会谈后,又征得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曼诺夫的同意,决定建立俄—乌—塔国联盟,并已经责成专家小组开始起草条约细则,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签署。这是在独联体范围内相继成立了“哈—乌—吉—塔中亚联盟”、“俄—白—哈—吉—塔五国关税同盟”、“俄—白联盟”、“格—阿—乌(克兰)—摩联盟”等小型合作联盟以来,又将形成的一个新国家联盟组织;是目前部分独联体国家在原有合作模式难以实现突破性改革的前提下,以特定的共同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利益驱动为基础,谋求准独联体范围的地区和跨地区合作形式的新探索。

  • 标签: 独联体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中亚联盟 合作关系 合作联盟
  • 简介:一、简历现年65岁,基督教徒,1927年12月20日生于釜山附近巨济岛一个渔场主家庭。1947年毕业于庆南高中,朝鲜战争时曾在军队服役,1952年毕业于汉城大学文理学院哲学专业。1951年任总理张泽相的秘书。1954年当选第3届国会议员,从此步入政界。不久后因对李承晚不满而与执

  • 标签: 金泳三 李承晚 文理学院 巨济 于庆 朝鲜半岛
  • 简介:当前中美俄日欧五大战略力量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复杂的过渡时期,美国仍是影响中美俄、中美欧、中美日这边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美利用"9.11"事件在客观上增强了它对国际事务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力,但并不代表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被削弱.

  • 标签: 中美 国际政治 多极化 代表 冷战 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