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改革开放后,最早法律实证研究受到共产党调研传统影响,以描述法律实践状况、提供立法和政策参考为依归。后来研究受法制现代化思潮影响,以农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为研究内容,有较强价值预设,因问题意识外在于实践而未形成学术传统。苏力研究着眼微观场景反思法制现代化范式,诉诸事理阐释法理,从理论关切回应现实,在学界掀起了一股浪潮,但因实践取向不彻底而未形成可传承学术传统。目前,法律实证研究在回应法治实践需求中繁荣发展,问题意识更加广泛,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方法运用更加丰富。同时,也出现了分化,在不同学科中分布不平衡,呈现出"法律实证研究"与"法律经验研究分野。在繁荣与分化背后,法律实证研究面临总体性挑战,缺乏宏大集中问题意识和理论关怀。因此,需要开拓多学科理论视野,强化面向中国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开展多层次学术共同体建设。

  • 标签: 法律实证研究 问题意识 法治实践 学术传统
  • 简介:争议海域执法问题涉及我国海洋权益保障重大利益,也牵动着该海域周边国家敏感神经。在海上执法过程中使用武力已经成为难以回避问题,本文论及争议海域界定,其中讨论了执法过程中使用武力法律依据及其限制条件,并最终总结了海上执法手段。提出海上执法法律体系完善能使我国海上执法有理有据,更好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 标签: 争议海域 执法问题 争端解决 正当法律程序
  • 简介:灵活就业已经成为新增就业主渠道,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权实现问题面临着法律和现实困境。政府应该承担其尊重和保护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权义务,坚持普遍和平等价值理念,从宪法和法律层面完善灵活就业者实现社会保障权各项制度,并建立社会保障权救济机制。

  • 标签: 灵活就业 社会保障权 政府责任
  • 简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可诉范围所要解决是当事人"对什么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问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可诉范围既决定着法院受案范围,同时又是我国公民诉权体现。因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特殊性,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可诉范围判定应在界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因行为范围基础上,以存在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或严重威胁事实和维护环境公益特定诉讼目的为判定标准,在排除刑事犯罪行为和为保护国家安全、公众安全等所采取必要措施可诉范围例外情形下,最终以明确可诉范围来界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可诉范围 公共利益
  • 简介:大数据时代,具体目标事物数据信息依托网络汇聚、搜索等功能,呈现出整体性状态已取代传统样本性状态。今天分散于各公共机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公民数据信息和公民自己控制个人数据信息,如果不受限制地互联汇合,形成具体公民整体数据信息一旦被泄露、被篡改等,会使公民权利与自由面临多种竞合侵权和潜在威胁,进而也会威胁国家安全。党十八大以来,从国家治理层面提出了数据信息安全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强调依法防范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构建网络安全机制,保障公民数据信息安全。(1)数据信息安全以网络设施、网络系统技术安全为基础,以网络规制为社会保障条件,只有技术安全与规制措施良好衔接,才具有数据信息安全基本条件。

  • 标签: 大数据 公民数据信息 安全风险 规制对策
  • 简介: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一书中对民主社会这三大信条进行了严词批驳。在他看来,自由是有秩序自由,平等是法律之下平等,而博爱则是一种与自由社会不相容价值。穆勒式自我防卫自由观太过简化,可能物极必反走向奴役;自由依赖于合理强制,过分地取消对自由限制不是促进自由,而是扼杀自由;自由只具有工具性价值,本身并不具有内在价值。平等实际意义只是法律之下平等。这种平等要求法本身是正义。如果法律没有超验权威,那么法治就是一句空话,自由也无法得到保障。博爱不容于自由,穆勒观点在人性观、历史观、实践上都是错误。斯蒂芬并非崇拜权力威权主义,其保守主义立场也不是因循守旧代名词。作为刑法学者,斯蒂芬理论值得中国刑法学界倾听,它可以让我们反思犯罪论中法益理论和刑罚论中的人道主义。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造体系都是有缺陷,理论不完美是必然,总有一些知识在体系之外。

  • 标签: 自由 平等 博爱 法益 人道主义
  • 简介:环境司法是当前司法改革重点领域之一,如何有效评价司法公正在环境案件中实现情况则是研究难点所在。目前,国内外法治评估实践从整体和宏观维度上对司法公正进行了量化评价,但尚无法在微观维度上实现对特定领域精准分析。根据司法公正一般理论和环境正义特殊要求,运用统计学方法,以全国范围内环境侵权一审判决书作为样本,将污染受害人"诉讼请求支持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分为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两个方面),将案件中相关因素(包括实体性因素和程序性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对环境侵权案件中司法公正实现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环境侵权案件裁判结果受到当事人身份、数量、案件发生地、审判期限显著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污染受害人获得法律救济充分性与公平性;法官司法能力及相关理论学说也亟待改进。针对其他类型大规模侵权案件,本研究在方法上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推进大数据条件下民事司法"分类诊断"和"精准研究",是对目前法治评估体系有益补充。

  • 标签: 环境侵权 司法公正 法治评估 回归分析 环境司法专门化
  •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和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为贪污受贿罪创设了新量刑标准,新量刑标准在理解和适用中存在诸多疑难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予以剖析和解答。在贪污受贿罪量刑中,应根据案情确定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多数情况下犯罪数额和犯罪情节分别是两罪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少数情况下这种关系可能发生颠倒。基本犯罪构成事实用以确定起点刑,非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此基础上增加刑罚量。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将犯罪数额和犯罪情节设定为贪污罪和受贿罪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和非基本犯罪构成事实,情节在数额基础上发挥升格法定刑功能,但却丧失了法定独立量刑标准地位。司法实践中可以参照关联性犯罪入刑标准来把握可量化情节严重程度,不可量化情节严重性由法官自由裁量。贪污受贿罪量刑新标准有四种法定刑升格模式,法官应当通过对情节严重性和案件整体危害性综合考量来决定是否升格法定刑。犯罪数额和犯罪情节都可作为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基本犯罪构成事实达到上一档法定刑处罚标准下限1/2以上时,辅以一定量非基本犯罪构成事实,才能升格法定刑。

  • 标签: 贪污受贿罪 量刑标准 犯罪数额 犯罪情节 司法适用
  • 简介:现行司法责任制要求法官不仅对违反职业规范行为担责,而且应对其审判业务负责,针对审判业务责任又采取了双轨制模式,包括故意违法责任和过失错案责任两类要件构成。基于现有规范体系而采取解释学立场和方法,可以防范结果中心主义倾向和对法官裁判行为负激励效应。追究法官审判责任限度,取决于对法官审判职责内容解释。证据裁判原则统摄下证据规则体系内容和效力,决定了法官对事实问题承担审判责任范围。证据规则按其效力可以分为强制性规则和指导性规则,它们为法官事实认定工作设定了不同要求,应当据此认定对法官追责主客观要件。该解释学路径可以在现有体系内使错案结果责任转向证据裁判违法责任。

  • 标签: 司法责任制 错案责任 违法审判 证据裁判
  • 简介:以法律规范形式对能源技术进行激励与保障是能源技术规制应有之义。能源技术监管亦是能源技术规制不可缺乏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我国能源技术进步面对碳锁定普遍存在阻碍可再生能源技术与能效技术广泛应用,大部分能源技术应用成本高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极大依赖政策支撑,核心能源技术缺少自主研发依赖进口,专利产权得不到充分保护以及缺少明晰技术监管规范等严峻挑战,精准激励与审慎监管并重是能源技术规制优化路径,建议通过建立综合性能源技术规范、理顺现行能源监管主体与程序规范、优化能源技术激励机制、健全能源技术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新能源技术合作机制来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我国能源技术规制。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能源技术 激励 监管 规制
  • 简介:危机后对冲基金业发展迅猛,全球化活动趋势日益明显。各国不仅亟需完善本国监管制度,而且面临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监管合作挑战,有关国际金融组织对于推动对冲基金监管及其国际协调与合作进行了有效探索。国家层面对冲基金监管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如对于对冲基金定义,对冲基金是否为2007—2009年金融危机元凶,对冲基金是否应受到监管,对冲基金具体监管措施等问题,学界展开了积极研究。不少学者集中比较了美国、英国和欧盟对冲基金监管制度异同,并对未来进一步监管立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但是,在国际层面,对冲基金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成果甚为稀缺,相关法律问题亟需学界关注。

  • 标签: 对冲基金监管 国际协调 国际合作 文献综述
  • 简介:《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电影法治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其中对电影审查制度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是仍有改进空间。美国作为世界电影大国和强国,其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特别是中美两国电影审查(电影分级)制度很有必要从比较法角度予以深入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电影审查法律制度和实践上,各有其特点和国情,但也有着共同发展规律和趋势,中国可以逐步分阶段从电影审查过渡到电影分级制度。

  • 标签: 电影审查 电影分级 中美比较 比较法研究
  • 简介:早期人民司法中证据问题典型体现了人民司法目的和特质。从证据类型来看,言词证据占据最大比例;就证明力而言,则书证作用明显较高。言词证据广泛使用体现了共产党对“群众意见”重视;在民众言词证据之外,共产党各级政权组织和农会、妇救会等团体“证明材料”大量存在。这些材料在审判中所起证明作用明显超过一般人证言,体现了人民司法中群众看法必须在党各类组织、公权力机关监督下予以甄别采信态度。财产纠纷中书证证明力突出,则昭示了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此实现对民众规训。

  • 标签: 人民司法 证据 证明力 言词证据 书证
  • 简介:尽管多数说认为,见危不救不能入刑,但其理由均不具有说服力。陌生人之间见危不救之中,有“见义不为”型见危不救和“举手不劳”型见危不救之分。对自身或者第三人没有现实危险救助他人生命“举手不劳”型“见危不救”,不仅不会给自己增加负担,而且还会救助刑法中最为重要保护法益即他人生命,增加社会整体利益,属于己他两利行为,无论在保护法益上还是在维持社会生活秩序最低限度上,都有入刑必要。这种行为入刑,属于没有风险行为,不违背人性,与刑法义务道德化无关,既不会导致偶然责任,也不会违反刑法谦抑性原则。不仅如此,在本罪设立之后,还可将历来被作为作为犯处罚部分见危不救行为吸收进来,使得有关不救助行为处罚更加完善合理。

  • 标签: 见危不救 见义不为 举手不劳 道德义务 不作为犯
  • 简介:与遏制证券违法行为其他行政手段相比,市场禁入具有相当严厉性。它剥夺自然人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从事证券业务权利,其正当性基础是公众利益保护需要。我国市场禁入法律制度历经20年发展渐趋完备,但仍存在法律性质界定不明、行为约束司法缺失、制度设计粗糙等严重问题。美国市场禁入制度历经嬗变,呈现出实施依据法定化、作出主体多元化、判定标准简约化特征。就其性质而言,市场禁入并非传统惩罚性手段,也非单纯补偿性手段,而是二兼有的中间形态。就程序选择而言,在美国,对于如何选择司法审判与行政审裁方式作出市场禁入并无明晰标准,而且,它们自身也都存在亟待革除弊病。我国应借鉴美国有益经验,在市场禁入性质界定,强化对行政权司法约束,构架体系化法律制度等方面继续向前推进。

  • 标签: 市场禁入 行政处罚 证券市场 强化监管
  • 简介:共同监护是离婚后子女监护模式之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各国广泛关注。英国和西班牙几乎同时开始引入共同监护,起点也基本相同,但最终发展路径却截然不同:虽然两国一开始都对共同监护持谨慎态度,最终也都在立法中规定了共同监护,但无论是立法技术,还是实践中法院对共同监护态度以及适用共同监护法律技术,都存在巨大差异。比较英国和西班牙共同监护制度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离婚后子女共同监护制度司法实践,在立法上应明确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同时,参考其他国家立法来细化相关评估要素;司法上保障法院审判权同时,慎重对待其他部门在监护裁决中作用。

  • 标签: 共同监护 离婚 子女最佳利益
  • 简介:离婚救济制度是法律为因离婚受到损害或生活出现困难一方提供救济措施。为解决现行法存在救济范围窄和适用难问题,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应当在延续现有救济框架基础上,依托家事审判制度改革,重新构建以夫妻财产分割为主,以离婚经济补偿为辅,以经济帮助为兜底离婚救济体系。

  • 标签: 离婚救济 财产分割 经济补偿 经济帮助
  • 简介:2014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8个试点城市进行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对建立多元化刑事诉讼程序和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速裁试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在保障司法公正前提下提高了诉讼效率,得到参与试点诉讼参与人广泛认可。同时,问卷调查也显示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在案件适用范围、认罪程序、律师辩护、量刑协商等方面还存在缺陷。为此,未来刑事速裁程序立法,在扩大速裁程序案件适用范围同时,还要构造对被指控人认罪自愿性审查机制,建立规范认罪控辩协商机制,制定速裁案件审理证据指引,等等。

  • 标签: 刑事速裁 程序调查 问卷实证分析
  • 简介:网络犯罪管辖问题已经成为打击网络犯罪需要解决首要阻碍。在地域管辖中,管辖权竞合现象突出,"设备所在地"规定收效甚微,最初受理地原则受到挑战,而且立法不协调。在指定管辖中,适用指定管辖案件范围被架空,"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有利于诉讼"原则容易导致指定管辖适用过度,而且公安机关掌握主动性,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略显被动。在并案处理问题上,公安机关主动性较之于指定管辖更强。遇到上述障碍原因有三:其一,立法思路未予更新;其二,监督制约意识缺位;其三,实害联系遭到忽视。对此,我们应当结合产生障碍原因,更加合理地解决网络犯罪管辖问题。

  • 标签: 网络犯罪 地域管辖 指定管辖 并案处理
  • 简介:环境监察协同治理以部门协同与区域协同、环保机构与第三方环境监督组织协同治理为核心,构成了破解环境监察治理格局分散化、松散化困境重要路径。作为国家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察协同治理适应性改革,既须坚持党委领导与部门协同一体建设,推动监督、检查、督办、执行及责任追究衔接;立足环境监察领域特殊性,实现垂直管理与属地负责有机结合,优化其权力配置及权责结构;同时又需立法保障、运行机制及配套保障机制在内一整套完整系统全方位支持,推动环境监察协同治理综合格局创新发展,建成"督企"、"督党"、"督政","党政同责"国家环境监察体系。

  • 标签: 环境监察 协同治理 综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