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祸起于虚拟经济的2008年金融海啸给美国实体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出于全球经济格局衍变和解决国内现实问题的需要,美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振制造业的政策,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应在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应对美国重振制造业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制造业规划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才培育、税收和融资、竞争方向、国际规则利用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 标签: 美国 重振制造业 中国
  • 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将公共支出结构对环境质量的综合效应分解为六个部分: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经济规模效应、要素替代效应、预算效应和收入管制效应。理论分析发现,如果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收入和管制效应占主导地位,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将改善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基于地市一级的经验数据,文章检验了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显著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该影响效应具有持续性。一个具体传导机制是:在技术、消费偏好和收入管制效应压力下,企业、政府和社会增加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污染治理力度的增强提高了环境质量。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的支出重点应该转向教育、科技等社会性服务领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目标。

  • 标签: 支出结构 环境质量 技术效应 消费偏好效应 收入管制效应
  • 简介:6月19日下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研究员莅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作题为“中国税制改革走势分析”的学术讲座。副院长刘建民教授主持讲座,学院200多名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 标签: 税制改革 研究员 白景明 中国 学术讲座 经济学院
  • 简介: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最基本、最有效的生产要素,而人作为知识的承载者和使用者,也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财富积累的重要源泉。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却不是人力资本大国,随着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人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实施以教育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

  • 标签: 人力资本 知识经济 教育投资结构
  • 简介:借鉴TFP分解分析法,将TFP分解为技术进步与规模报酬两方面,选用引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因子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根据中国各地区1985—2011年的年度数据,估算出各地的平均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报酬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态势,而西部地区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的现象;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其中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率高于中部地区。

  • 标签: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 技术进步 规模报酬
  • 简介:快速增长的中国钟表市场已经成为世界钟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国际品牌纷至沓来,国内钟表品牌也快速崛起,国内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中国钟表市场的竞争也愈趋激烈。如何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诚信、惠利的消费环境,使中国钟表市场走向健康、规范、公平竞争的发展轨道,一直是业内的诉求。

  • 标签: 企业管理协会 钟表业 商业企业 管理委员会 中国 见闻
  • 简介:本文以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地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员工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这种正向的"工资溢出"效应具有持续性而且还是逐年递增的。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显著地拉大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员工收入的影响因东道国收入水平、企业经营范围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最后我们还尤其关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明显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尽管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平均工资,但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增长,正是由于后者的"生产率"效应部分地抵消了前者的"工资溢出"效应,进而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未能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工资差距 劳动收入份额 双重差分模型
  • 简介:世界各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欧美模式、前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亚洲新兴经济体模式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各种模式的经验与教训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政府与市场关系、制度创新、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中国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基本路径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镇化。

  • 标签: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模式选择
  • 简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是城市化还很落后,城镇化的加快,必然伴随着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转换。在此过程中,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文化产业、物流业等在向支柱产业转换中快速发展。

  • 标签: 城镇化 产业转移 服务业
  • 简介:本文运用面板技术,在统一的框架内对中国银行业引进内资和外资问题进行了研究。初步估计结果显示,外资股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绩效上,而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并无显著影响;而内资股权对银行业绩效和风险的改善作用都有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剔除国家股后的民资股权的进入能显著改善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但是对中国银行业绩效提升影响却仍然有限。为了克服外资股权变量与扰动项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又构造了外资股权的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再次支持了上面的结论。

  • 标签: 内资股权 外资股权 中国银行业改革
  • 简介:今年,宜兴市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环境提升年”为契机,把握着力点、找准创新点、打造新亮点,按照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污染减排保证进度、生态创建全面覆盖、服务创新不断深化、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示范区 篇章 中国 环境质量 污染减排
  • 简介:针对我国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现状,首先通过区域碳排放测算、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并最终得出城市化率、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均GDP指标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大的结论,然后通过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了"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模型",并选取了中国东、中、西部五个省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评价分区研究,并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二氧化碳排放 PSR评价模型 能源结构
  • 简介:本文选择高血压作为健康测度变量,运用CHNS四期追踪数据,探讨了健康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于疾病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用患高血压之前的钠盐摄入量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患高血压对城市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农村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城市的效果几乎全部来自较低教育程度的蓝领工人,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拥有养老保障的体力劳动者容易在高血压影响下产生退休意愿,而这个现象在同样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中并不存在。

  • 标签: 健康 劳动供给 社会保障
  • 简介:推动中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标准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联合国框架下国际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国际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已经研制的101项主要国际贸易程序简化标准主要涉及五类业务,总体来看这些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且面临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应用环境复杂、推广普及艰难的应用特征。

  • 标签: 国际贸易 标准体系 应用特征
  • 简介:中国2000-2012年29个省城能源数据为样本,通过Moran’sI指数,发现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变化存在集聚与空间差异格局两种情况;Kernel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省城能源效率差距不断加大、高低能源效率俱乐部之间的差距趋于深化;从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分布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估计结果可知,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平均气温对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存在正向推动作用,资源禀赋水平、政府干预度与中国省域能源效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能源价格对中国省域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 标签: 能源效率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模型
  • 简介: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人口结构变化与住房价格相关,并提出了著名的“资产消融假设”。通过对中国的情况进行实证检验,借助于面板数据二次项回归模型,发现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确实推动了中国住房价格上涨,发现消融假设存在其可能性,并预测了中国住房价格在2015年开始下跌“拐点”的到来。

  • 标签: 住房价格 人口结构 资产消融假设 抚养比
  • 简介:中国铜价波动剧烈,规避风险需要进行铜价波动预警研究。首先对中国铜价波动进行关键性因素识别,指标中加入了再生铜与地震指标等关键性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形成铜价波动警度指标,并形成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以及措施反馈的铜价波动预警机制。

  • 标签: 铜价波动 关键性因素 预警机制
  • 简介:<正>2014年10月25日——27日,由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举办的以"变化中转型、变革中创新——新秩序时代下的中国零售业"为主题的第45届CCCF中国零售业总经理高峰论坛于北京蓝调庄园维多利亚大厅盛大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阿里巴巴集团、零售实体企业等200余人共同就当下零售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享探讨。

  • 标签: 管理集团 国际商业 CCCF IBMG 蓝调 实体企业
  • 简介:本文运用1991年1月-2011年12月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结合最新发展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技术,从多尺度识别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内在的准周期成分。准周期的识别过程就是房价形成因素的寻找过程。以房地产改革元年1998年为数据分断点做比较研究和稳定性检验,对应的准周期得到再次识别,增强了结论的可信度。研究表明:从1991年1月-2011年12月的样本期间来看,房地产市场供给弹性不足;货币因素在房价形成中的贡献最大;长期经济增长因素贡献很小,不是驱动房价的主要力量。房改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然而,货币供给对房价增长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长期因素的相对方差贡献变大了,房价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更紧密。根据结论,本研究建议房地产调控应重在控制货币增速和加大土地供给两方面。

  • 标签: 经验模态分解(EMD) EEMD 本征模态函数(IMF) 房地产准周期
  • 简介:文章使用流动性约束拓展Dynan模型,对中国城镇、农村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多来自中等收入家庭,且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呈正态分布特征;2.当期流动性约束下,农村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明显增强,估计结果更合理,而城镇居民储蓄行为不受当期流动性约束影响;3.服务类消费价格普遍上涨带来预期流动性约束对农村、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都有显著影响,造成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

  • 标签: 预防性储蓄 Dynan模型 流动性约束 居民收入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