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借助符号学的推动,“身体”以其社会建构的身体观与诸多领域相关涉而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关键词,反之,“符号”也因其对身体的建构而后来居上,成为社会批判、权力诊断、文化分析的基本要素.然而,“身体”在借“符号”而“显”的同时又构成了“隐”的困境,即符号建构中的身体是一个沉默的、无声息的身体;在符号学的话语实践上,这一困境表现为话语决定论中的“能动性难题”.女性主义者巴特勒试图以其“操演”理论在话语符号系统内部解决福柯、拉康等社会建构论者理论中的能动性难题,但其最终所提供的策略——“作为被排除之物的身体的破坏性回归”,又构成了其身体建构论立场的反对项,这一悖谬或许促使我们超越西方的文化、哲学语境中重新思考身体的肉体性.

  • 标签: 身体 符号 能动性问题
  • 简介:一、身体问题的凸显和现代传播理论的乖戾身体作为人类根本性物质存在和同一性的基础,长期以来不是受到诋毁,就是在身与心、灵与肉的对立中被忽视。身体是个恼人的问题,甚至是危险的禁区。身体被哲学忽视,被道德鄙弃,被伦理规约,被律法囚禁。然而,从19世纪中叶开始,身体身体欲望成为社会文化的合理存在。重视身体,为身体祛魅,成为各种理论话语的历史任务。

  • 标签: 身体欲望 现代传播 迷思 传播理论 伦理规约 19世纪
  • 简介:<正>人的生活离不开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以声音为物质外壳的,声音是人体器官发出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是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反映人体器官及各部位(头、脑、眼、眉、嘴、手、脚等)的词汇相当丰富,在这方面也反映了一定的文化。

  • 标签: 人体器官 文化因素 比喻 词语 兴时 语言
  • 简介:除去少许例外,社会性别和身体是与符号学完全无关的概念,却是精神分析的核心关注对象。正如我在别的文章中指出的,皮尔斯的“习惯”的概念极其有效地在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说理论间架起桥梁,此处将主要探讨“习惯”和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社会性别 身体 精神分析学 关注对象 符号学 皮尔斯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的内容比较广泛全面。文章就《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的修订加以说明。通过修订,词典中“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不仅体现了时代性,其平衡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也都有所提高。

  • 标签: 收词 释义 平衡性 系统性 实用性 准确性
  • 简介:身体与语言符号一样是人与世界对话的中介,它把各种概念、观念和情感用可见、可阐释的形式具体化。身体被物化和符号化为一种言说和身份建构方式,实施某种社会行为。本文在综述不同学科身体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身体、身份与权力的关系,并以中国转型期边缘群体为例阐释了他们如何用身体参与身份与社会现实的建构。身体像话语一样是一种可以消费的产品,社会行为者通过消费身体来获取社会关注和身份认同,表达自身诉求和捍卫自身利益的合法性。

  • 标签: 身体 身份建构 话语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