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学校教育发端和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此时期,贯彻、落实政府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当时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政策依据,主要是部分民族的一些乐种的高等专业艺术教育。上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音乐逐渐被引进到高等、中等专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进入到真正的创建期。进入90年代后,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在新的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背景下,展开新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反思。

  • 标签: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沿革 萌芽期 创建期 反思期
  • 简介:本文从继承传统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民族音乐遗产和教材建设的关系、民族音乐与外国音乐的关系、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关系、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理论和外来音乐理论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分析我国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发展面临的几种关系问题,总结得失,探讨“国家在场”氛围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当代路向。

  • 标签: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高等音乐教育 中西关系 课程模式
  • 简介: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承手段,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校音乐教育或许可以成为少数民族音乐在民间传承的重要补充,为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的保存、继承、发展拓宽思路。文章以“多元文化的民族教育观”、“世界音乐的音乐教育观”、“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等观念为基础.为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学校教育的发展,在国际、国内的相关背景中寻求些许有益的参照。

  • 标签: 学校音乐教育 少数民族音乐 世界音乐 音乐教育研究 音乐学 传承
  • 简介:民族志是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基本方法。民族志书写实践,是把握各种理论真谛的有效途径。实验民族志探索,是世纪之交人文学科修辞困境焦点的产物。笔者以自身数年数个版本的“仪式音声民族志”书写,参与了解释学民族志文本实验的探求:仪式音声民族志的“行为深描文本”,由口述文本、书写文本和现场文本建构;仪式音声民族志的“意义阐释文本”,由民族志行为阐释、音乐学音响阐释和符号学意义阐释建构。解释学民族志的书写实验使笔者获得:一种互为文本的观察视角、一种互相阐释的角色理念、一种深度描写的解读方法和一个发现——在意义阐释文本中,当“音声符号”在仪式的具象层面呈现着象征符号与外在行为过程的结构意义、在信仰的意象层面揭示着象征符号与内在文化理念的认知意义时,“仪式音声”(音乐)作为一种贯通化合“行为符号”和“意义符号”的文化符号象征,不仅能完成对一个特色知识体系从表征系统至意义系统的全程阐释,并能在形而上的意义追寻中消融“音乐学”与“人类学”在形而下研究中的生涩组合。

  • 标签: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民族志书写 仪式音声民族志 解释学文本建构
  • 简介:随着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艺术开始从粗浅向深刻、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升华,舞蹈也从简单结构向严谨结构过渡。愈是高级的艺术舞蹈,其舞蹈原本的文化背景就愈是要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舞蹈教育功能的研究就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少数民族舞蹈的含义为切入点,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功能进行剖析,从而更深一步探讨其传承的价值。在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下,了解少数民族舞蹈所涵盖的教育功能,同时让少数民族舞蹈被较好的传承与接受,是业界人士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少数民族舞蹈 苗族 芦笙舞
  • 简介: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遭受到了流行音乐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因此,振兴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工作已经到了最为紧要的关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实际,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谨慎,从师生关系、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来创新和改革,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来的要求,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合格人才。

  • 标签: 多元文化 少数民族 传承创新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举行第六届年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六届年会1995年8月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宗教祭祀音乐及壮侗语族音乐三个议题进行了讨论.系统的编纂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史,是件具有开创性质的巨大工程。一批少数民族音乐学...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音乐学 音乐史 我国少数民族 壮侗语族 第六届年会
  • 简介:在已有的广西少数民族钢琴作品中,融合民间器乐音乐素材和现代作曲技法,已成为当代作曲家不断探索、挖掘的一个方向。本文通过对铜鼓乐器、独弦琴和侗族芦笙等器乐音乐素材在广西少数民族钢琴作品中的体现进行分析说明,力求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上作出归纳,了解这些钢琴作品与少数民族器乐的内在联系以及演奏上民族特性的表现方法,从而更好的去体味这块中西合璧的璀璨瑰宝的精神内涵之所在。

  • 标签: 广西少数民族 钢琴作品 民族器乐 音乐素材
  • 简介:明代许多汉族文人到西南地区为官或流亡,他们亲历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记录了少数民族的歌舞活动,对于后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歌舞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本文对《百夷传》、《南昭野史》、《赤雅》三种汉文史籍所记载的距今三四百年前西南少数民族歌舞活动的史料加以梳理,对史料中的部分歌舞略作考析,同时对三种史籍记述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明代/史籍/少数民族/歌舞
  • 简介:本文是20世纪百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成果学术总结的一部分.作者将此百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分为世纪初至70年代的"创建期"和80年代初至世纪末的"拓展期"两个阶段.分别从学术背景、学理渊源、学术内容、学术价值、学术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和评估.作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初至世纪末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其学术重心一方面是继续完善和充实前期所奠定的基础资料诸存和音乐型态研究成果;一方面开始明确地向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学科学理建设及相关社会科学学科学理吸收转换,从而再一次体现出更浓重的民族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特色.作为最能体现民族音乐学学科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本期的拓展实质上是一种学科理论层面再次指向人类学学科的"螺旋式"回归.

  • 标签: 20世纪 人类学 音乐学 少数民族音乐
  • 简介: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化,少数民族曲艺则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熠熠发光的璀璨明珠。改革开放以来,这颗明珠则更为光彩夺目,据已经举办过的五次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资料表明,有近100个曲种的R00个节目、2000余名演职员参演,真可谓蔚为大观了。为使我国少数民族曲艺进一步繁荣,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上创新,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求得更大的发展。

  • 标签: 民族曲艺 继承传统 创新 民族文化 演进过程 改革开放
  • 简介: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音乐专业或者音乐类院校,普遍存在着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较少的问题。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视度较低,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方式与对汉族音乐、现代流行音乐等的教学方式没有很明显的不同,没有区别对待,甚至在多数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中采用美声唱法.

  • 标签: 少数民族音乐 声乐教学 高校 改革 民族音乐教学 教学方式
  • 简介:距今七百多年前,周达观所撰《真腊风土记》对真腊国佛教文化景况如佛教教派、宫观特征、南传佛教仪式、仪式音乐活动以及相关民俗活动等,进行了迄今所见历吏较为久远、材料较为详尽贴切的记录和梳理。经与今天云南傣、布朗、德昂等信仰南传佛教民族的同类音乐比较,彼此含有较多共性特征。在浩如烟海的汉文史籍里,这是继“骠国乐”之后的又一份对仪式及仪式乐舞作出详细记载的重要史料,有助于我们了解今天中国南传佛教乐舞文化的来龙去脉,对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吏研究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真腊风土记》 傣族 布朗族 南传佛教 仪式音乐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艺术教育也是由来已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艺术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艺术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 标签: 艺术 教育 传承
  • 简介:考察、研究工作是继承、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工作内容.我国音乐界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考察研究起步甚晚,据笔者掌握的资料,1949年以前,与少数民族音乐有关的出版物仅有二十几种①,其中绝大多数是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民间歌曲曲集,且内容多有重复.其中与少数民族音乐考察研究有关的专著仅有王光祈的、张亚雄的(西北民歌研究)与郑师许的等两三种.

  • 标签: 传统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音乐 考察研究 民间歌曲 王光祈 发扬
  • 简介:随着联合国发起的全世界范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工程已开始启动。经专家学者反复论证,按其长远规划,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文化遗产首当其冲在此范畴之中。在漫长的中华多民族传统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创造了积淀丰厚而又独特的戏剧、戏曲艺术遗产,为人类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百花园增添了格外靓丽的艺术色彩。故此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与戏剧艺术遗产保护及研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追述与探寻显得非常必要。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民族历史文化 艺术遗产 民族戏剧 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对于民歌的分类古已有之。早在《诗经》中就对民歌有了“十五国风”的分类,在《乐府诗集》中令人惊奇地使用了“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歌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等12类分法。

  • 标签: 土族民歌 分类 少数民族 郊庙歌辞 青海 杂居
  • 简介: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组合作为民族音乐在当下的发展与转型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民族音乐的未来。本文以城市民族音乐学为视域,将少数民族音乐组合置于城市化社会语境下讨论,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组合——“芼呢”乐队的个案分析,探析流播于城市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变迁、融合等问题。

  • 标签: 城市化 少数民族音乐组合 “芼呢”乐队 转型与发展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民歌发展的现状,引出其在当代强势文化冲击下生存之困境,并对当前的保护模式进行剖析,得出民歌的生存环境有赖于多元化的护养之道,特别在文中提出了引民俗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的观点。

  • 标签: 民歌 中小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