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云冈石窟的第16~20窟被称作昙曜五窟,是公元460一470年由昙曜主持开凿的.在这五座洞窟中,除第20窟外,其他四座洞窟内壁的中上层均雕凿有大量尖楣圆拱龛千佛.通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认定这些尖楣圆拱龛千佛的雕刻时间大致接近于云冈早期洞窟的基础造像年代,其中第19窟尖楣圆拱龛千佛的开凿时间要早于第18、17和16窟.这些千佛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满壁式和“一龛+千佛式”.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的思想内涵不同.在开凿方式上,第19窟的尖楣圆拱龛千佛应是分区域由不同工匠组进行雕刻的,每个区域的工匠组所参考的粉本有所不同.

  • 标签: 昙曜五窟 尖楣圆拱龛 千佛
  • 简介:近几年来,早期人民币收藏越来越热。投资者对第一套人民币中的珍稀品种情有独钟。在今年北京市“红太阳拍卖会——邮币卡专场”上,1953年版“伍仟元(渭河桥)”的底价为1万元,经过众多买家竞相参拍,最终以8.5万元的高价落槌成交。

  • 标签: 人民币收藏 早期 热点 珍稀品种 第一套 投资者
  • 简介:香港地处广东珠江口东侧,原属新安县(今深圳市)。1842年,英国侵香港岛;1860年,侵占九龙半岛南端尖沙嘴一带;1898年,又强行租借九龙半岛、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内九龙城管辖权仍属我国)。

  • 标签: 香港 银币 深圳市 珠江口 新安县 管辖权
  • 简介:一、河洛地区与河洛文化在讨论河洛文化发展阶段之前,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河洛地区的文化,另一个是河洛文化。河洛地区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这里的河指黄河,洛指洛水,河洛地区即为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黄河中游是指黄河由河曲而东。经三门峡、盂津、荥阳、郑州、开封,直达兰考境内;洛水发源于陕西冢岭山.经陕西洛南,

  • 标签: 河洛文化 文化源头 早期发展 河洛地区 史前文化 礼乐制度
  • 简介:上海造币厂始建于1920年.至今已九十年了。创建之初,由于军阀混战、时局变化、政权更迭、经费困难等原因,十余年未曾开工。直至1933年才筹建完成,正式投产,当时该厂占地98亩。除拥有当时最新式的铸币机15台及整套附属设备外,还备有发电、煤气、供水等设施,是民国后期我国设备最新、规模最大,也是唯一的一家国家造币厂。

  • 标签: 上海造币厂 铸币 早期 军阀混战 政权更迭 设备
  • 简介:<正>铜器的起源到青铜文化的形成,在社会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它促使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加速了文明社会的诞生。因此,一直被认为是冶金史和考古学上的重大课题。本文利用我国考古发掘中的早期铜器资料,对我国早期铜器锻造、铸造工艺的发展过程,提出一管之见,就教于大家。

  • 标签: 早期铜器 齐家文化 青铜器 考古学 山东龙山文化 遗址
  • 简介:华南是我国古代诸多土著民族的重要聚居之地,自传说时代的苗蛮集团,商周时期的“七闽”、“八蛮”.直至战国秦汉以来在文献中出现的“百越”族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主要分布于现苏南和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市以及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的部分地区。

  • 标签: 华南 集会 社群 岩画 早期 土著民族
  • 简介:泰国早期青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傅宪国Inthepastseveraldecade:,theearlyBronzeAgearchaeologyofThailandhasmadeagreatprogress.Thispaperintroducesandre...

  • 标签: 青铜器 遗址 青铜文化 公元前 冶金考古 泰国
  • 简介:白瓷在发展的初期,经过了一个“早期白瓷”的发展阶段,早期白瓷涉及的时代的范围主要是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本文主要讨论的时间范围在隋唐五代时期。对于瓷器使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从文献记载、古代交通上来展开,而且在瓷器自身的款识上亦可窥豹之一斑。从出土白瓷的考古遗址资料和款识的内容可以看到唐代白瓷器已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

  • 标签: 早期白瓷 文献记载 遗址出土 款识
  • 简介:须弥山早期洞窟的分期研究陈悦新TheXumishnGrottoesarelocatedinconnectyngareaofShaanxi,NingxiaandGansuProvinces,55KilometerstothenorthwestofGuy...

  • 标签: 须弥山石窟 中心柱窟 仿木结构 麦积山石窟 帐形龛 水浴寺石窟
  • 简介:一、“城市”的含义及其判断标准城市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聚落形式。当前,对于我国古代城市起源与形成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起源的时代上,有原始社会后期说、夏代说、商代说、西周说、春秋说等;在起源的原因上,有防御说、阶级斗争说、政治工具说、商业经济说、地理条件说;在起源的途径上,有乡村转化说、筑城说等。凡此种种说法,令人眼花瞭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城市一词的理解不大相同”;另一方面是没有正确把握划分城市与乡村的一般标准。

  • 标签: 城市起源 聚落形态 二里头文化 春秋说 城岗 军事防御
  • 简介:由于出土材料较少,魏晋时期高桥马鞍的具体结构长期以来不明确。朝鲜半岛与日本出土的类似马具遗物可以作为重要参考。笔者结合中外的考古资料,对高桥鞍的结构进行了复原,并对高桥鞍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探索。

  • 标签: 高桥鞍 三燕文化 天马冢
  • 简介:巴人是先秦时期华夏边缘的一支族群,由于在华夏记述视野之外,早期的历史与地望都十分模糊。文章结合考古资料与文献的记载,认为巴人是古东夷族西迁鄂西北融合当地土著居民而形成,在夏及商前期活动在豫西南鄂西北的丹阳地区。在商代中晚期,由于受到商人的压迫而西迁至汉水上游地区,形成了宝山文化。在商周之际,巴人流散,一部随同蜀人北迁至宝鸡,建立了国,并参与了武王伐纣。武王见巴人勇猛,在巴人故地封建了自己的宗亲,建立了姬姓巴国。

  • 标签: 巴人 宝山文化
  • 简介:中国民主主义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1919年所著的《建国方略》中,提出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设计,即实业计划。他从“交通之开发,商港之开辟,铁路中心及终点的城市建设,水力之发展,设冶铁制钢水泥等工厂,矿业之发展,蒙古、新疆之灌溉,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共十大部分,一一作了精辟论述和详尽的规划。随后并积极付诸实践,中山先生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正当他努力实现上述宏伟规划时,因劳累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 标签: 民国时期 有奖公债券 形制 图案
  • 简介: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早期夏文化研究,在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后,对早期夏文化遗存进行了年代学研究,着重讨论其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工程指认早期夏文化即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或称王湾三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并将夏文化的始年推定在公元前21世纪.

  • 标签: 夏文化 遗存 二里头文化 夏商周断代工程 龙山文化 年代学
  • 简介:浙江是我国瓷器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解放后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表明,越窑青瓷自东汉创烧以来,一直到宋代的一千多年间从未间断过生产,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过去,研究者对于越窑瓷器的精品——秘色瓷,多言及晚唐和五代,而对于宋代越窑秘色瓷则限于资料,绝少讨论。1984年10月~1985年8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巩县文物保管所在发掘宋太宗元德李后陵时,发现越瓷青瓷3件。由于出土于北宋皇后陵中,又有明确的纪年,就为我们树立了鉴定宋代越窑秘色瓷的一把标尺。现试作论述,以求正于方家。

  • 标签: 秘色瓷 越窑 越瓷 皇后陵 陶瓷史 宋太
  • 简介:摘要:现存的馆藏壁画和部分原址壁画中,为了加固、保护壁画颜料层,在20世纪70—90年代,曾经大量使用加固剂和封护剂对壁画颜料层进行保护修复。受当时修复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局限,经过仅40余年的变化,一些早期的保护修复有机材料老化,导致许多壁画出现了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眩光、变色、龟裂、起翘等病害,严重影响壁画的长期保存和展陈。文章列举了国内外早期修复材料因老化失效而损害壁画的几桩案例,讨论了现代有机材料的老化对壁画保存的不利影响,并对修复材料的“失效”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可以认为,修复材料老化导致壁画外观的变化及保护材料未失效但造成壁画性质改变引发潜在病害的两种情况中任意一种,均可视为修复材料“失效”,为了长久保护壁画必须予以清除。最后探讨了清除失效修复材料时使用凝胶清洗和微乳液清洗等方法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 标签: 失效 保护材料 清洗
  • 简介:关于中国早期铜器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近年来,已引起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早期铜器的出现不仅促使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质的飞跃.而且表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将要发生巨大的变革。铜器作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古代社会文明起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利用田野考古发掘资料,就早期铜器在文明进程中的地位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中国早期 文明进程 铜器 生产力发展水平 考古发掘资料 社会生产力
  • 简介:台湾由于海峡相隔,社会经济的开发长期滞后于祖国大陆,以致早期货币史演进的历程也相应大大滞后,并有其独特的个性,尤其是早期社会原住民的居住区域内有否货币流通,始终不清。为此,本文拟对此作粗浅考证,请海峡两岸钱币学界给予指正。

  • 标签: 台湾原住民 社会经济 货币问题 早期 海峡两岸 祖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