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设n2≥n2≥…≥nk≥2是整数。若图G能边分解成G1+G2+…+Gk,这里X(G1)=n1,i=1,2,…k,则称G有(n1,n2,…,nk)-因子分解。本文改进了Hakimi和Schmeichel关于图的因子分解的结果,作为推论,推广了Matula和Harary等人的结果。

  • 标签: 色因子分解 图论 色数 色组
  • 简介:为了解决强边着色猜想,1993年,Brualdi和Massey(DiscreteMath.(122)51-58)引入了关联着色概念.陈东灵等[2]证明了对于△(G)=n-2的图G,inc(G)≤△(G)+2,其中n是G的阶数.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在什么条件下,它的关联数肯定是△(G)+1,又在什么条件下,肯定是△(G)+2.

  • 标签: 关联着色 关联色数 高度图 强边 着色猜想 n阶图
  • 简介:设Pn表示n阶的路。文[2]中刘猜测:如果n是偶数且n≠4,则/Pn唯一的。本文得到/Pn唯一的充要条件,从而肯定的回作了刘提出的猜测。

  • 标签: 色唯一性 伴随多项式 伴随唯一性 补图
  • 简介:简要介绍了图的关联着色问题的起源、发展情况及目前已有的结论,对一类特殊的图--极大外平面图(Δ≠6),给出了其关联数.

  • 标签: 关联着色 极大外平面团 猜想
  • 简介:80年代末、90年代初,珠算教学也曾有过辉煌。那时,国内的金融业蓬勃发展,网点不断增加,对经济人材的需求量也不断扩大,用人单位把珠算技术等级的高低作为录用的标准之一,这便使得各经济类院校珠算教学也进入一个高潮。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均空前高涨,珠...

  • 标签: 珠算教学 计算机等级 珠算课 计算器 学习积极性 珠算等级证书
  • 简介:问题又称四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1976年两位美国数学家Appel与Haken借助计算机给出了一个证明.时至今日,四问题的正确性早已得到数学界所承认.但是围绕它的非计算机证明,在近几十年来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丰富了图论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图的染色理论的发展.本文从研究四问题的意义出发;揭示了四问题所隐藏的深刻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四问题更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构想.主要目地为四问题的非计算机证明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 标签: 四色问题、非计算机证明、图的色数、图的厚度
  • 简介:一个图G的无圈边染色是一个止常的边染色使得其不产生双圈.Alon,Sudakov和Zaks(2001)猜想:每一个简单图G是无到(△(G)+2)-边可染的,其中△(G)是G的最大度.本文对2-外平面图族证明了该猜想成立.

  • 标签: 无圈边色数 2-外平面图 最大度
  • 简介:用K(s,n)表示完全图Kn的一条边被长为s(s≥2)的路Ps+1替代后得到的图.对n≥7,且n-2为素数,刻画了等价类【K(s,n)]中图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证明了任意任意n≥7,且n-2为素数,K(2,n),K(3,n)是唯一的.

  • 标签: n-临界图 色等价 色唯一
  • 简介:图的多项式P(G,x)是对图G用z(正整数)种颜色正常着色的数目。现在我们在实数或复数域上考虑图的多项式P(G,x),并且Beraha&Kahane发现了具有复色根无限接近于4的平面图族。由此本文得到了一类平面图的多项式和它的根.

  • 标签: 色多项式 色多项式的根 平面图
  • 简介:图G的邻点可区别边染色是G的正常边染色,使得每一对相邻顶点有不同的颜色集合.G的邻点可区别边数χ′_a(G)是使得G有一个k-邻点可区别边染色的最小正整数七.本文证明了:若G是围长至少为4且最大度至少为6的平面图,则χ′_a(G)≤△+2.

  • 标签: 邻点可区别边染色 平面图 最大度 围长
  • 简介:通过比较两个图的多项式的系数(本文使用了五独立集数)、顶点集、边集、三角形和四圈的个数,证明了K(2,2.6)是唯一图.从而部分地回答了文[5],[7]中遗留的一个问题,并得到图K(n,n,n+4)(n=2或n≥4)是唯一的.

  • 标签: 完全三部图 色多项式 色唯一性 独立集数
  • 简介: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学”,那要教会学生学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教学生‘提出’问题”.那又该怎么教?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这个情境要靠教师创设,只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笔者以一道“形散而神似”的习题为素材,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以下是这节课的片段实录以及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仅供参考.

  • 标签: 习题课 教学经验 提出问题 教学尝试 学生 教师
  • 简介:2017年11月7日,笔者有幸代表锡东高级中学,和南艺附中的李老师一起上了一节“幂函数”的概念研究课.在一次次备课、上课和评课的过程中,笔者对幂函数的认识逐步更新.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牧曾在他的诗中写道:“学非探其,要自拔其根.”意思是:学习不能像看花一样,流于表面,而是要寻根究底.事实上,在以南京秦淮区教研室主任渠东剑为首的多位老师的点评下,笔者对幂函数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后来在南师大博士生导师涂荣豹教授的报告引领下,笔者对本节课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

  • 标签: 幂函数 异构 博士生导师 高级中学 教研室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