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卧床骨折病人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骨折病人64例,分析骨折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对骨折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病人恢复情况。结果64例病人均未发生压疮,恢复效果较好。结论为长期卧床骨折病人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避免病人因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出现红肿、溃疡现象,促进病人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长期卧床骨折病人 压疮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对手术室护士潜在职业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相应防护对策.方法:对10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总结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结果:通过调查,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心理因素是手术室护士主要的职业风险因素.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较多,应强化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加强日常护理防护保障,规范护理操作,以减少职业危害发生.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门诊输液室工作进行管理,以预防感染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0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管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门诊输液治疗期间感染事件发生率仅为5.8%,低于对照组的19.2%;门诊输液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对干预模式的满意达到94.2%,高于对照组的78.8%。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门诊输液室工作进行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事件发生,缩短输液治疗总时间,使患者的满意提高。

  • 标签: 针对性管理 门诊 输液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首次脑梗死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本文共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份至2018年3月份诊断出的脑梗死患者共256例,采用多元Logistic分析方法,将脑梗死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将出血与否作为应变量,对性别、年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族史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以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越大,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出现脑梗死的发生概率,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出现高血压的概率较高,可知年龄大与糖尿病疾病是引发脑梗死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年龄、高血压病史、家族史是引发复发性脑梗死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首次脑梗死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年龄是两者的共同影响因素。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大对脑梗死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进行控制,要求患者应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以降低脑梗死疾病的发病概率。

  • 标签: 脑梗死 复发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患儿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1月1日-12月30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纳入研究队列,记录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在校正胎龄36~42周或出院前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围产期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并完成随访共232例;其中男148例,女84例;平均胎龄为(31.02±2.96)周;平均出生体重(1710.09±545.23)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2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92例;发生脑损伤32例(13.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需要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肠外营养>14天均与早产儿脑损伤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早产儿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缺氧及感染,加强产前保健、预防早产及积极预防早产儿感染及缺氧。

  • 标签: 早产儿 脑损伤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本调查旨在分对肝胆外科护士出现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具体可行的管理对策。该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使用自行编制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调查表”对50位肝胆外科的护士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出现的职业暴露的详细情况实施回顾性的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在12位肝胆外科的护士当中,在一年之内出现锐器伤共有14例,出现皮肤以及黏膜与病人的体液、血液以及引流液进行接触而出现暴露的有13例;对动静脉的穿刺、拔针与拔针后的过程中的不正规处理、清理医疗用品、分离针头以及针头回套是较容易出现锐器伤的主要操作流程;在上午九点至十点的时间段、护士单独值班的时候以及临床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下是出现职业暴露的诱因;护士对于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掌握地较少,对正常的处理方式也并不够了解,且其标准预防的意识与能力较差。本调查的结论是利用对护士实施正规且系统的关于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从而增强其对于职业暴露的认识程度,并对于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职业暴露的出现。

  • 标签: 肝胆外科护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脊椎一科收住的45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电解质结果,统计低钠血症发生率,分析其低钠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45例患者中血钠正常19例,低钠血症26例,低钠血症发生率为57.8%。通过治疗和护理后24例血钠恢复正常,2例患者需要持续静脉补充钠。通过分析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严重脊髓损伤、合并感染、合并颅脑损伤、未行激素冲击治疗、饮食障碍及病程。结论颈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和脊髓损伤程度、合并颅脑外伤、合并感染以及病程相关,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 标签: 急性颈髓损伤 低钠血症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进行布鲁氏菌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关联规则。方法采用关联规则算法(Apriori),对张北县养殖户2014—2015年的调查问卷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支持和置信度作为衡量关联规则的强度。结果共形成30个强关联规则,这些强关联规则中蕴含着布病感染与性别、年龄、职业、从业年限、羊存栏量、羊购买地和戴手套情况等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结论关联规则算法为评估布病危险因素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APRIORI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合,穿刺针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当今社会,由于患者与日俱增,护理人员缺乏,致使劳动强度大,护理人员为了完成护理任务,常常表现的非常匆忙,加上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被针刺伤,针刺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这种刺伤可能造成出血、感染,特别是若遇到有血液传染病的患者用过的针头,容易造成血液病的传播。所以必须减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意外情况。

  • 标签: 护理人员,针刺伤,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 简介:案例:校车的设立本是为了保障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的人身安全,为学生和家长带来方便.但为了节约成本,校车超载的现象时有发生.2017年10月,李某为某家教园接送学生,口头协议每接送一趟50元.2017年10月24日晚,李某驾驶一台中型普通客车(准载16人)从临湘某中学接到47名学生送至该家教园,车辆行驶至临湘市河西南路地段被执勤交警现场查获.

  • 标签: 超载 驾驶 司机 人身安全 学生 临湘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探究出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患者,将者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研究,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8月的90例心血管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出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将相应对的措施用于观察组中。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状况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安全状况发生率15.56%,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心血管的护理中找出危险因素,做出有关的应对措施对不安全状况的发生率能起到控制的作用,同时还会提高患者的满意

  • 标签: 心血管护理 危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以及处理方式。方法:研究对象是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2018年心血管内科的120例患者,将其按照是否感染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未感染患者,观察组为感染患者,分析其常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处理方式。结果:观察组60例心血管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感染率分别为46.7%、25.0%、13.3%、10.0%、5.0%。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合并症、抗生素使用、抑酸剂以及侵袭操作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采用侵入式操作改善其症状,缩短其住院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常见感染危险因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处理进行研究并分析风险要素。方法任意抽选收治的100名患病婴幼儿,接收时间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实行光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同时探讨该病风险要素。结果患儿经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差异较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多要素易导致该病发生。结论多种要素可诱发该种疾病,为减少发生率,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孕妇的指导和护理工作。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处理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深入研究分析老年病患泌尿系感染疾病在临床上的特点和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而研究制定相对应的干扰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到医院求治泌尿系感染的老年病患,共计100例,全部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上述100例老年泌尿系感染病患的临床反应均主要为尿频、尿痛、尿血、排尿不畅等等,其中60岁以上泌尿系感染病患的发病率高达84%,而在所有泌尿系感染的病患当中,出现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疾患等基础并发症的概率也高达78%,实施侵袭性操作者占67%。结论:老年泌尿系感染病患之所以会发生泌尿感染疾病,主要是和年龄、基础并发症、侵袭性操作等危险因素有关。因此,务必要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老年病患 泌尿系感染 临床特征 危险诱发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患者120例进行分析研究,设为实验组后统计小儿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患儿的疾病特点。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普通肺炎患儿120例作为对照组,从而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特点与患者的年龄、季节、流行接触史、居住环境、抗生素使用时间等两组患者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由此可见,患儿的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抗生素使用时间等都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极易在秋冬季出现,若患儿出现高热和阵发性咳嗽等,则要格外引起重视,实施早期诊断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急诊ICU收治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药敏试验将急诊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出现感染的人数为60例,感染率为30%,患者感染菌株类型包括链球菌属3株(2.22%)、粪肠球菌3株(2.22%)、腐生葡萄球菌4株(3.05%)、表皮葡萄球菌11株(8.39%)、金黄色葡萄球菌株22(16.79%)、革兰阳性菌43株(32.82%)、肺炎克雷伯菌15株(11.45%)、革兰阴性菌30株(22.90%),总菌株数为131株。急诊ICU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胰腺炎、复合外伤、重症肌无力、昏迷、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60岁以上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概率很高,对于60岁以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格外注意。60岁以下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概率虽然低于高龄病患,但是依旧存在较高的治疗危险性。结论对急诊ICU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需要注意ICU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因为大多数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具有耐药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风险性,需要确立防护措施,增加对病患救治的安全性。

  • 标签: 急诊ICU 感染病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并掌握北京市顺义区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况,为指导中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675名中学生匿名填写《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顺义区中学生中骑车违规、饮酒和斗殴三种行为发生频次较高,报告率依次为24.2%、24.2%和24.0%;除外自杀行为,各项健康危险行为报告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女生中报告发生率最高的为饮酒,占18.2%,自杀报告率为5.8%。初中学生失眠、自伤、抑郁等行为报告率均高于高中生,网络成瘾报告率低于高中生。报告没有危险行为发生的学生占35.9%,报告发生种类为4种及以上的占10.9%。结论顺义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要充分考虑性别、年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危险行为聚集的现象,开展综合性干预。

  • 标签: 健康危险行为 中学生 顺义
  • 简介:摘要跌倒是指不自主、非故意、突发性的体位改变,身体倒在地面或低于初始位置的平面上。老年人的年龄增加与跌倒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是老年群体中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老年人发生跌倒轻则会对跌倒产生恐惧感,重则会导致肢体骨折,甚至引起脑出血、心脏疾病等一系列严重事件。目前多数老年人还未充分认识到跌倒的危害性,片面的认为跌倒后到医院对症处理即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研究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加强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干休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

  • 标签: 干休所 老年人 跌倒风险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来源及防护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753例患者的临床病历,对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分析其感染发生的原因,同时统计病原菌的类型及特点,研究陪护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利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共计发生医院感染患者84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79%,主要的感染部位发生在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率为;同时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性别为男性、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侵入性操作以及慢性基础疾病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危险因素种类较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重点预防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9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系统护理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系统护理组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系统护理组满意比率、体温和症状积分、高热消退时间、意识状况恢复时间、护理并发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危险因素 门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