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上肢手术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Ⅰ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组)和Ⅱ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每组30例。Ⅱ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单次肌间沟臂丛阻滞,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Ⅰ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静息及运动)、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Ⅰ组术后4、8、12、24、48h的静息及运动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相应时间段的Ⅱ组(P<0.05或P<0.01)。Ⅰ组的镇痛满意率(27/30)显著高于Ⅱ组(6/30)(P<0.01)。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上肢手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连续臂丛阻滞 术后镇痛 神经刺激器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仪(USCOM)在危重患者心输出量测定中的应用。方法同时采用USCOM技术及胸腔阻抗法(TEB)血液动力学监测40例危重患者的心输出量(C0)及每博输出量(SV),并将两种方法所测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得危重患者的心输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10);且两种监测方法测得的结果具有正相关性(CO相关系数r=0.8427,SV相关系数r=0.8392,P均<0.01)。结论采用USCOM技术监测危重患者的心输出量具有无创、连续、简便、准确的特点。

  • 标签: 危重患者 心输出量 无创监测 连续多普勒 胸腔阻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从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肠杆菌及非发酵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从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分离到1785株革兰阴性菌。结果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铜绿假单胞菌526株,占29.5%,肺炎克雷伯杆菌484株,占27.1%,鲍曼不动杆菌245株,占13.7%,大肠埃希菌205株,占11.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5株,占5.3%。10年中,对所有革兰阴性菌活性最高的是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病原菌检出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其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8.7%,62%,产ESBL菌株检出率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增高。结论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但其它抗生素的活性根据临床情况有升有降。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明显,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减缓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肠杆菌及非发酵菌抗药性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溶血性尿毒症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溶血性尿毒症患者进行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0天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监测指标等,初步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护理的重点包括心理护理、管道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液体平衡和生化监测。结论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管路通畅,根据凝血现象调整抗凝剂用量,监测血糖、电解质和生命体征是成功、安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保证。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溶血性尿毒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抢救327例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7例MODS患者采用CVVH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肾功能变化情况及统计死亡率。结果血清K+及BUN、Cr及动脉血气在治疗24-48小时后接近正常,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Na+及Ca2+则无显著变化(P>0.05)。其中143例患者在治疗前存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48小时后得到明显纠正,复查血气结果逐渐恢复至正常,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存活239人(73%),死亡88人(27%)。结论CVVH能纠正MODS患者内环境紊乱,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 标签: 连续性静脉&mdash 静脉血液滤过多器官功能障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