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高尿酸血症超重人群尿酸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虹梅街道社区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已经进行过高尿酸知识调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超重受试者200例,按照居住社区整群分组,均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对干预组启动相应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第2、4个月时,对干预组进行多种形式的跟踪随访,内容包括:相应体格指标的测量、血尿酸,血糖、尿常规复查,饮食运动睡眠及疾病情况问卷调查;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的执行情况评定;第6个月时,对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终点随访,内容包括:相应体格指标的测量、血尿酸,血糖、尿常规复查,饮食运动睡眠及疾病情况问卷调查;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的执行情况评定。观察社区超重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分布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的情况。结果:前期调查在200名超重受试者中筛查出高尿酸者60例,占30.0%;疑似40例,占20.0%;非高尿酸人群100例,占50.0%。在正式实验中,终点6个月时干预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综合干预 高尿酸血症 超重人群 尿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蛋白饮食体重管理模式干预对超重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50例超重肥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体重管理模式,观察组25例采用常规体重管理模式(参照对照组)联合高蛋白饮食体重管理模式,比较体重、体脂肪、血脂变化情况。结果:管理前各指标无差异,管理后观察组体重、体脂肪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以及肌酐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高蛋白饮食体重管理模式干预可降低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体脂肪以及血脂水平,值得应用。

  • 标签: 高蛋白饮食 体重管理模式 超重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一师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等常见病的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抽取中学10所,12—18岁16325名在校学生进行健康监测。结果农一师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3.2%、6.6%。城区学生高于农场学生,男生高于女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6.7%,城区学生高于农场学生,女生高于男生;龋齿检出率为36.0%,农场学生高于城区学生,女生高于男生;沙眼检出率为2.6%,农场学生高于城区学生,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在健康教育中坚持“知—行”的理论转化。

  • 标签: 中学生 超重和肥胖 常见病
  • 简介:目的了解体检人群中超重和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分析体质指数(BMI)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2005年对深圳市部分银行23-59岁职工2025人进行BMI、血糖测量及问卷调查,按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的BMI标准将其分成3大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结果生活及饮食习惯:BMI正常组抽烟者为13.3%,酗酒者为25.8%;BMI超重组抽烟者为20.3%,酗酒者为37.1%;BMI肥胖组抽烟者为9.4%,酗酒者为45.5%。腰围:BMI正常组男性平均腰围84.2±5.5,女性平均腰围75.0±4.1;BMI超重组男性平均腰围94.3±6.5,女性平均腰围82.9±5.0;BMI肥胖组男性平均腰围103±8.2,女性平均腰围90.5±7.5。BMI正常组的糖尿病患病率最低,男性为3.2%,女性为3.5%。BMI超重组的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12.6%,女性为10.6%。BMI肥胖组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22.5%,女性为19.1%。结论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肥胖组人员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其他两组,且酗酒者居多。加强对超重、肥胖人群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保持BMI在正常范围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体质指数 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2轻断食代餐模式在超重肥胖人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的112例在我研究所接受治疗的合并多重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超重肥胖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代餐辅助下的5+2轻断食模式,56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为39.12±7.23岁;对照组为5+2轻断食模式56例患者,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为38.98±8.2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BMI(34.21±1.08)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前BMI(34.11±0.32)相比,无明显差异(P>.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周BMI(34.21±1.08)、8周BMI(34.21±1.08)、12周BMI(34.21±1.08)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4周BMI(34.21±1.08)、8周BMI(34.21±1.08)、12周BMI(34.21±1.08),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对照组患者有效率(39.29%)、显效率(48.21%)、无效(8.33%)与实验组患者痊愈率(64.29%)、显效率(48.21%)、无效(0)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2轻断食代餐模式在超重肥胖人群的应用效果显著,BMI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关领域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5+2轻断食代餐模式 超重肥胖人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8例接受口服降糖药后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利拉鲁肽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资料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利拉鲁肽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降低T2DM患者的FPG、2hPBG、HbA1c和体质量;并且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但胃肠道反应较常见。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本文通过测量试验组(肥胖)与对照组(正常体重)的各项人体参数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然后进行分析.结果C-反应蛋白与体重指数、总胆固醇、TG正相关,与HDL-C、LDL-C等指数关系不明显.结论C-反应蛋白与中心性肥胖关系密切,与肥胖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肥胖 C-反应蛋白 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7~13岁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经济水平,分层随机选取江苏省4个县区的8所学校进行调查,调查资料包括儿童体检和家庭问卷调查,应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结果对3693名7—13岁儿童的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值与血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BMI值与儿童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呈显著相关(均有P〈0.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2和0.217;不同体重组间比较发现,SBP和DBP的均数都是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分别比较SBP高、DBP高以及血压高和不高组的BMI值,分析发现SBP高、DBP高、血压高者的BMI值显著高于SBP不高、DBP不高、血压不高者,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超重、肥胖对儿童血压升高有影响,控制超重和肥胖是减少儿童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高血压 儿童 超重 肥胖症
  • 简介:目的了解吉林省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分析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预防或控制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4644名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计算其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2013年吉林省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7.7%、17.0%、39.7%,经性别、年龄校正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者、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分别为非超重者的1.615倍(95%CI:1.370~1.902)、2.596倍(95%CI:2.055~3.280),中心型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为非中心型肥胖者的1.609倍(95%CI:1.357~1.908)。结论吉林省2013年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不容忽视,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为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结合重点人群展开有针对性的措施。

  • 标签: 超重 肥胖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健康体检人员1500名,对比体检人员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超重的检出情况,并分析脂肪肝检出的危险性因素。结果脂肪肝检出人员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检出者。结论脂肪肝的患病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体重相关,且男性、年龄大的是高发人群。因此,患者需要定期检测,降低脂肪肝患病率。

  • 标签: 脂肪肝 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 超重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体检人群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与高血压和高血脂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中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为80例,检测体检人员的身高,体重,胆固醇,甘油三脂,血压,高密度脂蛋白等,计算体检人员的体重指数,使用超声检测肝脏的情况,分析肥胖,超重与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的关系。结果超重以及肥胖的体检人员的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的发病率高于体重正常的体检人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以及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关系,因此,通过控制体重,可以达到预防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脂肪肝的作用。

  • 标签: 体检人群 肥胖超重 高血压 高血脂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超重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的相关性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间在我中心开展体检的480例胆囊结石或者是胆囊息肉患者,其中380例为胆囊息肉,另外100例为胆囊结石,对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MI≥24kg/m2的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BMI<24kg/m2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可知,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病和持续性超重存在紧密联系(OR=24.457,95%CI11.080~53.983,P<0.05)。

  • 标签: 持续性超重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发病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索内蒙古乌海市成人超重肥胖和甜饮料(sugar-sweetenedbeverage,SSB)摄入与血尿酸(serumuricacid,SUA)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内蒙古乌海市5995名居民展开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男女超重、肥胖组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均有P〈0.05);男性SUA水平随SSB摄入量的增加依次增加(F=3.426,P=0.033,P_(trend)=0.010),SSB摄入频率较高者的SUA水平也较高(t=-2.204,P=0.028);女性SSB摄入量及摄入频率较高者,SUA水平反而较低(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女超重、肥胖者HUA患病风险增加。超重肥胖与SSB摄入量对HUA检出率存在交互作用(均有P_(interaction)〈0.05)。结论超重或肥胖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摄入SSB会增加男性SUA水平。超重或肥胖同时增加SSB摄入会提高HUA患病风险。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超重 肥胖症 饮料
  • 简介:目的研究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protein1,UCP1)基因SNPs位点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连接酶检测技术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75例超重肥胖者与253例正常体重者UCP1基因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利用SNPStats在线软件构建单倍体型,并分析单倍体型与性别及非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两组间体重、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隐性遗传模式下,rs1800592位点基因型(AA+AG)与GG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OR=1.154,95%CI:1.002~2.286));与单倍体型CTAA相比,CTCA、CTAG、TACG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CA:P=0.043,OR=0.658,95%CI:0.439~0.988;CTAG:P=0.043,OR=0.658,95%CI:0.439~0.988;TACG:P=0.004,OR=0.449,95%CI:0.257~0.786);单倍体型与血清总胆固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χ~2=15.955,P=0.014);与血清总胆固醇正常组单倍体型CTAA相比,在血清总胆固醇异常组,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AA:P〈0.001,OR=2.731,95%CI:1.550~4.752;CTCG:P〈0.001,OR=9.768,95%CI:3.403~28.042;CTCA:P=0.037,OR=2.713,95%CI:1.082~7.159;CTAG:P=0.037,OR=2.713,95%CI:1.028~7.159)。结论隐性遗传模式下,基因型(AA+A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单倍体型CTCG、CTCA、TAC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血清总胆固醇异常时,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基因 超重 肥胖症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出生后早期不同方式喂养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超重肥胖对比观察。方法以2016年6月30日-2019年6月30日我院儿科婴幼儿99例,并全程随访至婴儿3岁,根据4个月后的喂养方式将婴幼儿分为母乳组以及非母乳组(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详细记录新生儿出生后第42天,三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以及36个月的身长以及体质量。结果在六个月前,母乳喂养组的婴幼儿身长以及体质量优势较为显著,身长以及体质量与人工喂养组以及混合喂养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六个月以后,混合喂养组的婴幼儿身长以及体质量优势较为显著,身长以及体质量与母乳喂养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喂养组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最高,在24个月、30个月以及36个月最为显著,且与母乳喂养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出生后六个月,母乳喂养婴幼儿的身长以及体质量优势较好,以后增长缓慢,此外,母乳喂养可预防婴幼儿发生超重肥胖。

  • 标签: 早期 不同方式喂养 婴幼儿 生长发育 超重肥胖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片结合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并重点关注血压水平变化。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因临床治疗方法不同,故将患者分两组,研究组采用替米沙坦片结合营养治疗(50例),参照组采用单一替米沙坦片治疗(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数据,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体重、身体测量指标数据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水平显著好于参照组,患者体重及身体测量指标变化两组差异较大,组间各项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并以研究组获得数据具有优势性。结论: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片结合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身体指标得到优化,效果理想,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超重/肥胖高血压 替米沙坦片 营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武汉市男性18-55岁职业人群超重和肥胖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相关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18-55岁男性学生、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人员4类职业人群,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超重和肥胖相关知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415人,获得有效问卷1359份,问卷有效率为96.04%。调查对象中以18-30岁(37.7%)、月均收入以3000-4999元(37.8%)、文化程度以硕士及以上(57.0%)、婚姻状况以已婚(59.5%)为主,超重者441人,占32.5%,肥胖者100人,占7.4%。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月均收入调查对象的肥胖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51—55岁人群相对其他年龄段知晓率最高。对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体重的知晓率最高(90.6%,1231/1359),对导致超重与肥胖因素的知晓率最低(27.7%,376/1359)。结论武汉市男性职业人群对超重和肥胖相关知识的认知不太理想,应有针对性地向不同职业人群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 标签: 职业群体 男性健康 超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孕前超重肥胖孕妇86例,分为对照(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各43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孕28周及分娩的体重及BMI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巨大儿、新生儿体质量以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孕前超重肥胖孕妇体重及BMI,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措施 孕前超声 肥胖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甘肃省35岁以上人群肥胖超重的流行特征及其与糖尿病(DM)、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关系,为全省城乡居民的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甘肃省选取35岁以上城乡常住居民5143名,进行体格检查与问卷调查。结果甘肃省超重、全身性肥胖、中心性肥胖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2.3%、7.4%、43.9%;女性中心性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0)。DM患病率随人群体质指数(BMI)增加;以非全身性肥胖为参照,全身性肥胖对DM(OR值:男2.482;女2.320)与女性IFG(OR值:1.975)患病风险增加;以非中心性肥胖为参照,中心性肥胖对DM(OR值:男1.941;女1.734)和IFG(OR值:男1.696;女1.863)的患病风险增加。结论甘肃省超重肥胖患病形势严峻,亟待加强人群防治;全身性肥胖对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明显高于中心性肥胖。

  • 标签: 超重 肥胖 中心性肥胖 糖尿病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