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与解剖钢板固定或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时间选择于2019年5月-2020年6月在院接收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进行解剖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1.15±1.16)周、掌倾角(5.63±1.94)°、尺偏角(18.91±4.20)°、桡骨长度(13.12±1.56)mm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45(90.00%)优于对照组25(50.00%),P<0.05。结论;解剖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加速腕关节恢复能力,患者骨折愈合快,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外固定 解剖钢板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固定术和钢板螺钉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钢板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微创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固定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抗滑钢板固定、空心钉固定应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收治70例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抗滑钢板固定治疗。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AOF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AOFAS评分(83.51±2.69)分高于对照组(75.63±2.13)分(P<0.05)。结论

  • 标签: 抗滑钢板内固定 空心钉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随着诊断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治疗已成为不稳定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方式。手术固定方式多样但目前各存争议,尚无统一。静态螺钉固定曾作为治疗的金标准,但容易导致螺钉松动、断裂,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弹性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固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医师使用,但引起的固定下沉、骨溶解及电线效应也应引起重视。

  • 标签: 下胫腓联合损伤 螺钉固定 弹性固定 Suture-botton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固定术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锁骨骨折的20例患者,以入院顺序先后将各10例患者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分别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术、锁定钢板固定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并发症率相对更低,P<0.05。结论:锁定钢板固定术对锁骨骨折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 锁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骨折患者中,探究后路手术固定治疗的操作步骤、实施价值。方法:研究患者70例,均为我院在同一时间段收入,即: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而后划分组别,具体包括:对照组、实验组,指导原则为:电脑随机法,经调查发现,上述研究患者疾病分型为:脊柱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将传统手术方案为对照组提供,后路手术固定方案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中,纳入研究的样本数为35,比较不同模式干预后的最终疗效。结果:(1)治疗前,参与研究活动的脊柱骨折患者关于VAS评分比较,最终结果差异小,P>0.05;治疗后进行分析,统计数据分别为:对照组(3.24±1.48分),实验组(1.97±0.56分),比较发现,后者更低,实验组具备优势,P<0.05;(2)关于总有效率,实验组测定数据(94.29%)VS对照组测定数据(74.29%),展现出了更高水平,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后路手术固定方案在减轻患者疼痛感方面有确切效果,同时,以上治疗措施还可改善脊柱骨折患者其他不适症状,可提高总有效率,值得推行。

  • 标签: 脊柱骨折患者 VAS评分 总有效率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踝关节骨折患者施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86例踝关节患者,观照随机抽签法的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的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统计其骨折愈合时间;研究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发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关节骨折患者应用传统外固定治疗、钢板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关节骨折患者,实验时间为2021.3—2022.7,用完全抽样法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将传统外固定治疗应用于对照组,将钢板螺钉固定术应用于研究组,观察和比较组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尺偏(42.85±1.76)分、背伸(50.47±4.48)分、桡偏(49.87±11.96)分、掌屈评分(52.88±1.91)分均比对照组要高(P

  • 标签: 关节内骨折 腕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发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关节骨折患者应用传统外固定治疗、钢板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关节骨折患者,实验时间为2021.3—2022.7,用完全抽样法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将传统外固定治疗应用于对照组,将钢板螺钉固定术应用于研究组,观察和比较组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尺偏(42.85±1.76)分、背伸(50.47±4.48)分、桡偏(49.87±11.96)分、掌屈评分(52.88±1.91)分均比对照组要高(P

  • 标签: 关节内骨折 腕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四肢骨折治疗中带锁髓内钉固定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疗法,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疗法,比较两组治疗结局、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治疗方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法 四肢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选择我院2019.6-2021.760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并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予以锁定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观察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及治疗前后跟骨Bohler角度改善情况。结果:康复优良率分析:观察组高达96.66%,对照组仅有76.66%,两组数据对比,P<0.05。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其余指标用时较短,术后Bohler角度较大,数据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锁定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骨折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并改善其预后。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 植骨 跟骨关节内骨折 康复优良率 Bohler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早期清创复位克氏针固定与Ⅱ期钢板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Ⅱ期钢板固定治疗,干预组患者则接受早期清创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患者接受早期清创复位处理并接受克氏针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性跟骨骨折 早期清创 复位 克氏针 Ⅱ期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开展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我院2018.3-2020.55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桥接组合式固定手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用桥接组合式固定术对患者展开治疗,对照组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六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更小,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同传统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相比,桥接组合式固定手术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桥接组合式固定手术值得优先考虑。

  • 标签: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患有跟骨关节骨折时,分别开展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L形切口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40例骨关节骨折患者(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对照组(20例,L形切口钢板固定),研究组(20例,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分析临床指标和预后。结果:实施前,患者基本资料有可比性且骨折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无显著差异。实施后,研究组手术情况皆优于对照组(t=16.646,P<0.001;t=9.986,P<0.001;t=10.950,P<0.001;t=18.781,P<0.001);研究组预后好于对照组(t=3.098,P=0.004)。结论:相比L形切口钢板固定方案,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能使手术情况和预后良好,从而可实现早期康复作用,能节省治疗成本,所以其可操性高。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 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临床指标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