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应变率比值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开始/结束)65例(淋巴结86枚)疑似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获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图像后,使用应变率比值软件,测定患者淋巴结应变率比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应变率比值鉴别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86枚疑似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病理结果良性50枚、恶性36枚,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变率比值诊断结果良性48枚、恶性38枚。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变率比值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均较高。结论 在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诊断中,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应变率比值鉴别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较好,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变率比值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临床治疗在化脓性腮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腮腺炎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炎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临床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36例中,对于优质临床治疗后的效果,无效1例,总有效3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7.22%;对照组36例中,无效5例,总有效3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86.1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临床治疗模式运用于化脓性腮腺炎患者工作中,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化脓性腮腺炎 临床分析 优质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调查。方法以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100例患儿痊愈者73例,病情改善者27例,治疗无效者0例,疗效评估有效率为100.0%。100例患儿中有12例并发脑膜炎,有2例患儿并发睾丸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患儿下颌、腮腺消肿时间平均(8.9±0.7)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3.2±0.8)天,疼痛消失时间平均(9.4±0.6)天,患儿住院时间平均(6.8±1.8)天。患儿护理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升高,与护理前比较P<0.05,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结论加强患儿临床观察和护理能够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护理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采取高频彩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应采取高频彩超检查,均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结果。结果:患者实施高频彩超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2.9%。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包膜、钙化、内部回声不均匀检出率与良性患者相比明显较高;高频彩超检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血流分级Ⅱ-Ⅲ级发生率与良性肿瘤相比明显较高;腮腺恶性肿瘤患者PSV、RI与良性肿瘤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采取高频彩超鉴别诊断效果优良。

  • 标签: 腮腺良恶性肿瘤 高频彩超 鉴别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大河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3例,年平均发病率71.35/10万。各年发病率为2011年为171.42/10万;2012年为40.2/10万;2013年为16.06/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时间集中在1月、3-6月份,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69.81%),幼托儿童(11.32%),成人(18.86%)。儿童组发病率最高,占62.26%其中男性33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为1.51)。结论2011-2013年,大河乡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学生7-14岁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积极治疗腮腺炎患者,早隔离,保护易感人群,对幼托机构及学校进行腮腺炎知识宣传教育等,是今后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特征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收治60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30例)与优质组(30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情况。结果:优质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相比参照组患儿显著更高(P

  • 标签: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优质护理 干预效果 症状消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及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对所患者的臨床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总结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手段和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例(61.11%),女性患者有7例(38.89%)。男女性别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患者例数为9例(47.37%),青少年患者例数为6例(33.33%),成年患者例数为3例(16.67%)。成年患者数量明显少于青少年和儿童,该组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P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控制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腮腺肿物患者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ERAS组)和对照组,最终86例患者纳入研究(ERAS组40例,对照组46例),在围手术期处理方面,ERAS组实施优化的方案,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案进行。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Kolcaba舒适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 、MOS-SS睡眠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leep scale,MOS-SS)、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绪状态、舒适度、睡眠、术后疼痛等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日及满意度。结果  ERAS组和对照组术前SAS评分分别为(29.10±2.10)分、(35.07±2.66)分(t =-11.420,P<0.05); 术后SAS评分分别为(32.83±2.01)分、(39.09±2.21)分(t=-13.664,P<0.05)。 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GCQ评分分别为(68.20±5.26)分、(61.24±4.98)分(t=6.296,P<0.05)。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MOS-SS评分别分为(43.48±4.70)分、(35.59±3.51)分(t =8.883,P<0.05)。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2小时VAS评分分别为4.0(2.0,4.0)分、6.0(5.0,6.0)分, (Z=-6.536,P<0.05)。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1天VAS评分分别为3.0(2.0,4.0)分、5.0(4.0,5.3)分, (Z=-5.512,P<0.05)。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2天VAS评分分别为3.0(1.0,3.0)分、4.0(3.8,5.0)分, (Z=-5.780,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持续性面瘫、Frey综合征、呕吐、误吸。ERAS组涎液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低(x =8.039,P<0.05),耳周麻木及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住院时间6.38±2.34天,对照组住院时间7.65±2.7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满意度92.50%,对照组满意度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4.229,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是可行和有效的。

  • 标签: 腮腺良性肿瘤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 腮腺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核磁共振(MRI)诊断腮腺区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9.3-2022.3月期间收治的33例腮腺区肿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手术病理诊断、MRI诊断及CT扫描诊断,以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为临床金标准。结果 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本研究33例患者中,良性病灶患者25例,恶性病灶8例。经CT诊断后发现,共有26例患者被证实存在肿块,其中良性病灶患者22例,恶性病灶4例;经MRI诊断后发现,共有30例患者被证实存在肿块,其中良性病灶患者27例,恶性病灶3例,两种临床诊断结果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腮腺区肿块患者,均可应用MRI技术与CT扫描技术对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诊断,然而与CT扫描技术相比,MRI技术更能对恶性肿块进行全面、深入的诊断,更能有效区分肿块的良恶性,更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扫描检查 腮腺区域 肿块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的MSCT征象。方法:对我院接诊的2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与8例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并进行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计算。结果:基底细胞腺瘤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均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P

  • 标签: 腮腺多形性腺瘤 基底细胞腺瘤 MSCT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面优质护理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60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发热和腮腺肿大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较对照组(66.7%)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发热和腮腺肿大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发热及腮腺肿大消退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面优质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8例:一组在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综合组),一组在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示各维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示综合组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示综合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有效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腮腺良性肿瘤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回授式健康教育方法在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效果分析。方法 以传染病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流行性腮腺炎风险儿童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回授式健康教育,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授式健康教育方法可加强家属对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的掌握,降低高风险儿童的发病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回授式健康教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根据患者选择划入常规化组与个体化组(n=39)。常规化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个体化组实施个体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个性化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是97.44%,常规化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是82.05%,个性化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相对较高(p<0.05)。个体化组、常规化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56%、20.51%,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建议临床应用。

  • 标签: 腮腺多形性腺瘤 个体化手术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巧家县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3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病流行病学的特点,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所有患者中,<5岁的患者最多,占比31.1%,其次6-10岁、11-15岁者,分别占29.9%、20.7%;<5岁、6-10岁接种疫苗者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均高于未接种疫苗者;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发病季节是春季,其次是冬季,不同季节的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主要的发病群体,因此应该加强儿童的整体疫苗接种,有效提高该病的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