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术区局部麻醉镇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中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1至20163收治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患者35。每位患者将左侧两切口右侧两切口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联合肾上腺素配方局麻药物注射侧(A组)对照侧(B组)。记录麻醉清醒后3、6、12、24、48h、术后1单侧腰痛VAS评分,术前术后1ODI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局麻药物注射组术后3、6、12、24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0.05);术后48h、1VA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0.05)。术后1ODI评分较术前显著性降低(〈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全身或局部并发症。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术区罗哌卡因联合肾上腺素局麻镇痛可缓解术后早期疼痛,是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早期镇痛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 局部镇痛 罗哌卡因
  • 简介:本研究设计了种基于轴加速度计中老年足部训练系统,利用轴加速度计、微处理器无线蓝牙等器件组成数据采集平台,将采集到足部运动加速度数据,通过无线蓝牙模块传送到智能手机上。利用智能手机平台,引导中老年进行各种下肢肌肉群训练,用自编App应用程序进行加速度数据预处理、小波变换及其重构、去噪特征提取,获取训练情况,并做出合理评价评估。

  • 标签: 静脉溃疡患者 足部训练 三轴加速度计 小波变换 峰值检测
  • 简介:建立带颅骨全颈椎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旋转过程,不同牵引角度对颈椎间盘影响。采集1位无颈椎病病史成年男性志愿者颈椎CT数据。应用Mimics17.0、GeomagicStudio13.0、Hypermesh13.0软件生成颈椎间盘及椎体CAD模型,并划分网格。然后导入AnsysWorkbench15.0析软件,得到带颅骨全颈椎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该模型有效性。最后在所建模型上添加载荷及约束,模拟人体头颅旋转角度牵引。同大小牵引力作用下,在前倾情况下,颈椎间盘Z方向轴向变形随牵引角度增大逐渐变小,但在后伸左右屈曲情况下,各个颈椎间盘Z轴方向轴向变形会随随牵引角度增大逐渐增大。同时上颈椎椎间盘变形幅度远比下颈椎[1]椎间盘变形幅度要大。C2~3牵引角度为20°时,前伸变形幅度由27.7%减小到6.2%,后伸左右屈曲变形幅度分别增大到77.3%、58.3%、54.8%。颈椎间盘在旋转过程其Z轴方向轴向变形最大应变呈现由小变大再变小规律。本研究所建立带颅骨全颈椎维有限元模型,可用来进行颈椎旋转牵引仿真分析。

  • 标签: 颈椎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旋转牵引 逆向工程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髓腔内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对于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初次单侧人工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0侧。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术股骨髓腔内止血),对照组(不予股骨髓腔内止血)两组。两组均常规使用氨甲环酸(术前30min,1g/100mL静脉滴注,术毕术区灌注0.5g/50mL,术后6h,1g/100mL,静脉滴注)止血基础上,股骨髓腔内选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改良Gibson入路),由同术者完成。结果术股骨髓腔内止血组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输血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均有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均无假体松动,术后半年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表明股骨髓腔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能有效、安全地减少初次单侧人工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出血。

  • 标签: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 全髋关节置换术 止血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抗体对骨骼肌损伤后修复过程作用,探索减少纤维化促进骨骼肌再生方法。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0只,鼠龄6,体质量250g。随机分为PRP抗体组(A组)、PRP模型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每组10只。3组全部采用0.5%布比卡因溶液注射大鼠胫骨前肌制作骨骼肌损伤模型,造模后第2天,A组于损伤处注射PRP联合TGF-β1抗体,B组单独注射PRP,C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实验第14天全部处死、取材,进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PAX-7表达情况。结果在Masson染色中发现,3组损伤骨骼肌都出现纤维化改变,但是A组比B组C组更少表达纤维化程度(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到A组TGF-β1表达水平[灰度值(0.13±0.01)]比B组(0.15±0.02)C组(0.19±0.02)明显减少(P〈0.05),A组PAX-7表达水平[灰度值(0.25±0.02)]则比B组(0.22±0.03)C组(0.19±0.02)明显增加(P〈0.05)。结论PRP联合TGF-β1抗体可以明显抑制骨骼肌损伤后胶原纤维表达,同时增强骨骼肌卫星细胞活化增殖,更好促进损伤骨骼肌修复。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转化生长因子 骨骼肌
  • 简介:针对当前面瘫患者口唇部功能性恢复不能直接进行定量评价问题,研制了种便携式口唇力测量仪。该仪器采用32位STM32嵌入式系统作为控制核心,控制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对拉力传感器得到电压信号进行采样,并进行后续信号调理及前端触摸屏显示。实验表明:仪器获取口唇力值精确度高(<0.06N),且H-B分级与口唇力测量仪对面瘫分级评估结果致,可以为临床疗效评估治疗提供很好技术支持。

  • 标签: 测量 便携式口唇力测量仪 口唇力度 CORTEX-M3 康复
  • 简介:研究穴位电学特性不受检测条件影响固有规律需要给被测穴位输入组连续变化激励微电流,并由此分析其响应电压-激励电流曲线。基于上述考虑,为了更好探究穴位电阻混沌特性,本研究设计了种基于51单片机穴位探测仪,其核心功能是可以分别输出以非线性线性两种方式变化测试微电流,输出测试电流在0-20μA之间连续可调。经测试,本系统可以输出噪声小且控制精度高稳定电流,具有较好电气性能。另外,从电极面积电极与皮肤间接触压力大小两方面初步对探测电极进行了二设计。

  • 标签: 穴位 单片机 恒流源 非线性变化 线性变化 微电流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治疗疗效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811到20165收治31(33侧)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者,其中男性23,女性8,年龄10-4岁,平均1.8岁。左侧10,右侧23,双侧2。按照Wassel型,其中Ⅰ型1侧,Ⅱ型7侧,Ⅲ型1侧,Ⅳ型20侧,Ⅴ型1侧,Ⅶ型3侧,双侧拇指多指畸形,侧Ⅱ型,侧Ⅳ型2。有患者侧Ⅶ型,对侧是单纯节拇畸形。入院后行个性化手术治疗,针对不同型采用相应方法切除异常软组织,进行拇指外展功能重建。结果所有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平均术后3-7天出院,没有出现伤口血肿感染等并发症。31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4)。X线片复查,对于有截骨矫形患者,平均术后6周骨性愈合。患者拇指外形比健侧略小,外展功能,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末随访时,根据改良Tad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6侧,良6侧,差1侧,优良率96.9%。结论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者应根据具体病理情况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矫正外形同时,重建拇指功能,手术时机1左右为宜,患儿开始发展拇示指捏持功能前进行,有利于拇指功能恢复。

  • 标签: 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 个性化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手功能
  • 简介:据WinklerPA2017126(Nature,2017Dec6.doi:10.1038/nature24674)报道,美国文安德尔研究所(VanAndelResearchInstitute,VARI)科学家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潜在药物靶点原子水平结构,有望帮助开发治疗卒中和外伤性脑损伤等疾病新型疗法。

  • 标签: TRPM4 电子显微镜 超家族 外伤性脑损伤 结构域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182017132(32踝)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13-31,平均(22.3±8.4)个月,同时在手术中用关节镜探查踝关节继发性病变情况,手术前后AOFAS足踝评分法进行评定,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对患者主观感觉,VAS疼痛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随访32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3(3-21),所有手术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后足僵硬等并发症,AOFAS足踝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前评分(46.40±4.61)改善至术后(87.22±4.22)。VAS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7.25±2.30改善至术后2.05±1.35,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术后踝关节疼痛减轻,踝关节自主活动明显改善,优良率92.18%。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设计款使用蓝牙无线传输数据可穿戴动态体温监测系统,具有无线、可穿戴、动态监测特点,采用NTC传感器蓝牙4.0协议,由体温监测终端、手机客户端及云服务平台部分组成。体温监测终端通过蓝牙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上传到云服务平台。该系统符合体温计国家标准(GB-T21416),适用于医院及家庭。该系统准确稳定,能实时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能减少医护人员与传染性疾病患者接触次数,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疾病风险,可实现大规模监测,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 标签: 动态监测 体温管理 蓝牙4.0 NTC 可穿戴
  • 简介:以抛光316L不锈钢溶胶-凝胶TiO2涂层试样为对照,研究了等离子体渗氮试样结构性能。对磨光不锈钢片采用浸涂法进行涂覆TiO2膜层处理,对溅射清洗后磨光不锈钢片进行氮化等离子处理。TiO2薄膜没有明显改变不锈钢基体表面形貌,但含有宽约1μm细长裂纹,涂层试样还检测到马氏体衍射峰。等离子体渗氮试样较为粗糙,其表面仅检测到膨胀奥氏体(S相)。与抛光和TiO2涂层试样相比,渗氮试样较为亲水(接触角70o),表面能极性分量很高(86%),与水、血液纤维蛋白原界面张力较小,与白蛋白界面张力较大。动电位极化实验表明渗氮试样具有最好耐蚀性。种材料都满足医学植入物溶血率要求(〈5%),渗氮试样具有最好抗血小板聚集功能。

  • 标签: 不锈钢 TIO2 溶胶-凝胶 渗氮 血液相容性 等离子体
  • 简介:研究不同结构形状血管支架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针对同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设计了种网丝截面相同、通透率近似相等、结构形状不同支架。将这种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变化情况。种支架,螺旋型支架对动脉瘤瘤腔内血流旋涡改善效果最佳,对动脉瘤瘤颈瘤顶部分较高壁面切应力削弱最明显;周期型支架柔顺性优于其余两种类型支架。螺旋型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最佳,但不适合几何形状复杂血管,本研究可为进步优化支架结构提供依据。

  • 标签: 血管支架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流固耦合 壁面切应力
  • 简介:设计种小儿足负重水平侧位X射线摄影架。该摄影架主要由辅助站台伸缩套管组成。辅助站台设置有盛放无线平板探测器凹槽;伸缩套管垂直固定于辅助站台上,上端固定有供小儿抓扶扶手。使用该摄影架能避免X射线对小儿家属产生辐射,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负重水平侧位 X射线摄影 摄影架 儿童
  • 简介:据WerfelTA2018122(CancerRes,2018Jan22.pii:canres.2388.2017)报道,德国范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基于纳米颗粒开发了种RNAi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沉默mTORC2复合体所必需Rictor分子。研究结果表明,用这种药物治疗HER2阳性乳腺瘤,能够下调癌细胞内Akt磷酸化水平,增强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

  • 标签: 纳米颗粒 乳腺癌 有效治疗 新药 靶向 磷酸化水平
  • 简介:据KotagiriN2018118[NatCommun,2018,9(1):275-275.]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种光诱导纳米颗粒或能有效治疗转移性癌症;发射光作为传统癌症成像技术,其能够有效定位转移性肿瘤,并且诱导光敏性药物发挥作用,当这样药物被包裹到纳米颗粒时其就能"点燃"癌细胞,同时光敏药物就会产生毒性自由基杀灭肿瘤细胞,这种新型技术或能有效治疗患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转移性乳腺癌小鼠。

  • 标签: 转移性肿瘤 有效治疗 纳米颗粒 光诱导 癌症 科学家
  • 简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本体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组不同摩尔比DL-LA/GA/TMC元共聚物。通过GPC、1H-NMR、DSC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摩尔比对共聚物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摩尔比与投料摩尔比基本致;共聚物为无定形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DL-LA含量增加略有升高,随TMC含量增加明显降低;共聚物拉伸强度随TMC含量增加呈现降低趋势,断裂伸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通过改变TMC含量有效地提高了材料韧性,当TMC含量≥35%时,共聚物显示了热塑性弹性体特征;当TMC含量为50%时,聚合物断裂伸长率达到1778.5%,拉伸强度仍保持12.4MPa。

  • 标签: DL-丙交酯 乙交酯 三亚甲基碳酸酯 三元共聚物 热性能 力学性能
  • 简介:年来,电阻抗技术临床医学检验中所发挥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文章对电阻抗技术做了简单介绍,对其应用于临床检验几大项目,如细胞计数与分类、微生物鉴定等方面做了综述。电阻抗技术较其他传统检验方法具有高灵敏性、操作简便、快速等明显优势,具有很好发展前景。

  • 标签: 电阻抗技术 临床检验医学 细胞计数 微生物鉴定
  • 简介:目的比较硼酸盐生物玻璃自体髂骨移植对新西兰兔桡骨大段骨缺损修复效果。方法取38只新西兰兔,制作桡骨干15mm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对照组(15只)实验组(15只),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植入自体髂骨硼酸盐生物玻璃(borateglass,BG)。术后4、812周行X线检查,观察材料降解新生骨生成情况。术后69周别腹腔注射茜素红钙黄绿素。术后12周取材行组织学Micro-CT检查。结果影像学组织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新骨生成明显优于空白组,1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新骨完全修复缺损;实验组材料降解与新骨生成协调进行;术后12周缺损处组织学切片显示,对照组实验组缺损处有大量新生骨组织。结论硼酸盐生物玻璃可完全修复兔桡骨干大段骨缺损,其修复效果与自体髂骨移植接近,骨组织工程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硼酸盐生物玻璃 自体骨移植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0134因多节段颈椎病于我院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术18患者临床资料,男7,女11;年龄37-59岁,平均47.1岁;11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7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体全切减压融合术。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行颈椎正侧位、功能位X线片及颈椎CT维重建扫描,分别测量置换节段、手术相邻节段及颈椎整体活动度,并观察融合节段融合率、内固定位置及异位骨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54,平均26.3,术后各随访点患者JOA、NDI、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24时置换节段活动度(8.37°±2.77°)与术前(8.23°±3.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整体活动度(41.71°±6.99°)较术前(44.91°±9.48°)显著减小,置换邻近节段活动度(9.16°±2.72°)与术前(9.41°±2.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9.43°±2.6°)较术前(8.18°±2.42°)显著增加(P〈0.05);术后12融合节段融合率100%,术后各随访点未观察到内植物松动、移位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维持颈椎生理活动度,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 标签: 多节段 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 混合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