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产后还岗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ICU28名产后还岗护士为对象进行护士职业压力来源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压力来源主要来自孩子的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自身压力。结论充分认识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制定合理工作安排,建立给力的家庭支持,加强自身抗压能力,从而降低护士职业压力

  • 标签: 产后护士 职业压力 来源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护理人员面临心理压力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全区65名外科工作三年以上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压力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的解决对策。结果调查发现,85%的护理人员心理方面有压力。结论根据患者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的对策有利于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工作质量。

  • 标签: 普外科 心理压力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实施脑脊液引流的方法及护理。方法使用一次压力传感器接监护仪对脑脊液的压力实时监测,以指导释放脑脊液的量及速度。结果6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应用一次压力传感器行脑脊液引流患者,无下肢肌力或感觉减退、截瘫、下肢轻瘫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无颈抵抗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中枢感染症状。结论使用一次压力传感器能够及时调整引流脑脊液的量,安全有效的降低脑脊液高压对脊髓的损伤,维持脊髓的灌注压;因其整个系统实时处于完全无菌密闭状态,故减少了脑脊液与外界接触暴露的机会,能够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从而起到保护脊髓的作用,促进术后脊髓缺血损伤的恢复,有效降低术后截瘫的发生,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主动脉夹层术后 脑脊液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女性葡萄胎恶变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2007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葡萄胎病例167例,20~40岁青年女性113例,研究临床因素与葡萄胎恶变的相关,并追踪随访其再妊娠情况。结果青年女性患者中,病理为完全葡萄胎的恶变率18.68%,超声影像学为典型葡萄胎表现的恶变率为23.29%,清宫术前血HCG≥100000mIU/mL的葡萄胎患者恶变率为23.91%,与未合并临床因素的患者比较,葡萄胎恶变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葡萄胎的病理组织学、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表现、清宫术前血HCG≥100000mIU/mL是与青年女性葡萄胎恶变相关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青年女性 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预测 临床因素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以压力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据权威机构调查,35岁~59岁中年女性中有60%以上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妨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被称为“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对于女性健康的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该影响现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女性人群中的性问题广泛存在,与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并可影响到与配偶的相互关系及家庭稳定以至于社会和谐。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性疾病 女性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腹腔镜手术中气溶胶的排放对手术间空气污染及手术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风险。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探讨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双吸引装置是否能够改善手术间空气质量及手术人员舒适度,对照组使用一个吸引器,实验组使用双吸引器。结果长时间进行气腹手术而不对CO2的排放进行干预可导致手术间的CO2浓度明显上升,手术人员舒适度明显下降,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甚至导致手术失败。结论低压力吸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CO2对手术间空气的污染,提高手术人员舒适度,降低CO2随意排放对手术人员的慢性伤害,从而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

  • 标签: 低压力吸引 腹腔镜 CO2排放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盆底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观察组(n=52)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52)。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和性生活质量等情况上存在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盆底肌康复治疗不仅仅改善了患者盆底综合肌力,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底肌康复治疗 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 盆底综合肌力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急性淋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女性急性淋病患者80例,分别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及治愈率。结果中西药组40例,痊愈36例,占90.0%,显效3例,占7.5%,无效1例,占2.5%,有效率97.5%。纯西药组40例,痊愈28例,占70.0%,显效4例,占10.0%,无效8例,占20.0%,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对女性急性淋病治疗的临床观察和细心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急性淋病 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置有无尾丝宫内节育器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关系。方法统计我站计划生育门诊400例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的情况,根据放置宫内节育器有无尾丝分为两组有尾丝组(宫铜型节育器、活性r型宫内节育器)共200例;无尾丝组(Tcu220节育器)200例。结果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3、6、12个月分别对400例患者进行随访,2组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生率无尾丝组均为0;有尾丝组宫颈炎发生率为1.03%、盆腔炎发生率为0.05%。结论有无尾丝宫内节育器均不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且发生生殖道感染的几率均较低。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生殖道感染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实习初期专科护生压力源状况,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0名传染病医院实习初期的专科护生进行压力源的调查。结果专科护生在传染病医院实习初期的压力源平均分及6个维度的压力水平分值在2~3分之间,均处于高度的压力水平。护生压力源排在前10位的主要是处理病人紧急情况的能力、接触传染性疾病、带教教师对您的评价、学校教学和临床需求之间的差距、病人及家属对您的态度、带教教师对您的态度、自己做具备的知识水平、实习中操作技能的需求、出现差错的可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病人的能力。结论应重视传染病医院实习初期护生压力源,采取对策,帮助其减轻压力,适应临床工作的转变。

  • 标签: 传染病 实习初期 专科 护生 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间歇充气性压力装置,用于骨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我科室选择127例骨科手术后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术后患者12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间歇充气压力装置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VT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5天均没有发生DVT,定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组静脉栓子无检出,对照组有两例患者发现0.1cm和0.3cm微小栓子,治疗后自行吸收,未发生DVT。临床效果评定,间歇式充气性压力装置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确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间歇充气性压力装置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年女性乳腺良性肿物手术中乳晕边缘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的72例青年女性良性肿瘤患者,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肿瘤原位切口,观察组实施经乳晕边缘切口,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及瘢痕宽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的对比(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瘢痕宽度不足2mm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1%VS86.6%),(P<0.05)。结论青年女性乳腺良性肿物手术中乳晕边缘切口的临床效果显著,切口较隐蔽、瘢痕较小,满足美学观念,患者乐于接受。

  • 标签: 乳晕边缘切口 青年女性 乳腺良性肿物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后42天应用综合盆底的电刺激护理对于产妇盆底康复影响。方法选2016年06月份到2017年06月份在我院分娩后的产妇92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电刺激组,每一组产妇46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电刺激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盆底的电刺激护理,观察产后42天产妇的盆底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后阴道肌电压与性生活质量的评分均发生显著的改善,但电刺激组产妇改善的情况较为显著,与常规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即有统计的意义,P<0.05;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值为19.57%,电刺激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值为4.35%,电刺激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大,两组对比以后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42天应用综合盆底的电刺激护理能够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盆底电刺激 护理 产后42天 盆底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动脉压力升高时肺动脉CTA的扫描技术。方法回顾65例行肺动脉CTA的疑似肺栓塞患者,其中36例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29例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在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时,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法扫描图像质量在二级及以上达到96.6%,而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法扫描图像质量在二级及以上仅20,5%。结论在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时,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法优于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法。

  • 标签: 肺动脉 CTA 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使用抗血栓压力梯度袜配合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1月-2015年12月80例妇科肿瘤患者术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开始使用膝长型抗血栓压力梯度袜,术后配合早期床上活动,直到下床活动。术后3~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抗血栓压力梯度袜,配合术后早期床上活动可有效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标签: 抗血栓压力梯度袜 妇科肿瘤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气囊压力监控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ICU机械通气48h以上的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实施气囊压力监测表定期监测气囊压力,观察组57例实施持续气囊压力监控,比较两组气囊压力控制状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囊压力控制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烧发生率、肺部湿罗音发生率、黄色黏稠痰液发生率、浸润阴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气囊压力监控可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气囊压力监控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对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1例行脉搏轮廓法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和机械通气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患者均予以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压力(PCV)控制法肺复张(RM),观察41例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肺复张时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与复张前比明显升高,P<0.05,复张后中心静脉压快速恢复基础水平,肺复张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脏指数明显下降,P<0.05,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结论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时,会使患者的学流动力学有短暂的变化,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因此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应用气囊压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实施不同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检查结果阳性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伤口引流总量为3.33%、3.33%、(440.5±40.6)ml,对照组为26.67%、23.33%、(448.7±41.3)ml;观察组股静脉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结论气囊压力能够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推广。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气囊压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5例,甲组患者给予低气腹压力(10mmHg);乙组患者则给予高气腹压力(15mmHg)。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肠道黏膜损伤情况、肠道功能恢复结果等进行对比。结果甲组患者的术后肠道损伤水平相对低,以0~1级为主,而乙组则以2~3级为主,组间差异有临床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与进食时间较乙组相对更短,差异结果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选择较低气腹压力能够保护肠道黏膜、降低损伤并促进功能恢复。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不同气腹压力 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