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预防静脉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期间给予静脉置管治疗,为预防并发症产生,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0例)行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来对比护理方式的差异性。结果行静脉置管后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7%;而观察组仅出现2例,总发生率为10%。二者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χ2=4.32)。结论在静脉置管时、置管后坚持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感染、导管堵塞、空气栓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产生,消除安全隐患,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综合性护理是一种效果卓著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采纳并推广。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共82份,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60.46±7.64)、社会功能评分为(48.26±6.82)、认知功能评分为(70.42±6.18),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54.24±7.11)、社会功能评分为(41.86±6.77)、认知功能评分为(64.87±6.07),其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为永久性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寻找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83例永久性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以及血栓栓塞、导管脱落、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差别不明显,但研究组血栓栓塞、导管脱落、感染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永久性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可有效的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形成原因,并制定正确的护理方法,达到预防和治愈的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行骨科大手术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简单的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各种护理方式的利弊并思考骨科术后卧床患者的DVT形成原因。结果观察组术后形成DVT患者9例(13.63%)显著低于对照组26例(39.39%);并发症中肺栓塞、胃肠道颅内出血、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以及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制定的护理措施效果佳,DVT发生率少,并发症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原因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血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0.61%~1.50%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周内,术后一旦并发下胺静脉血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者还会致残甚至引起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髙龄孕产妇的增多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生逐渐增多。行剖宫产増加了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故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十分重要,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溶栓治疗妊娠及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确诊的16例下肢静脉形成1周内孕产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肝素抗凝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统计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溶栓治疗前后下肢阻抗溶剂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4例,无效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且溶栓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下肢阻抗容积波图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妊娠及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时候,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同时,结合肝素抗凝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妊娠 产褥期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脑梗死用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脑梗死者共84例。按照电脑随机盲法,将84例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比较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患者满意率。结果试验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9.52%),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7.62%,对照组为83.33%。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者用循证护理,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有利于护患良好关系的维持。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 预防效果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术后的患者,最容易发生静脉血栓(DVT),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可增加患者原发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据相关文献报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颅脑外科患者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发生率高,治疗难度大患者预后差。我院于2014年1月至12月共收治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362例。现将临床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静脉置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静脉置管的MH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静脉置管的综合护理)。分别在护理干预1周和1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置管术后的导管感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术后的导管感染、栓塞发生率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周和1月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调查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MHD患者静脉置管术后的导管感染、栓塞形成等相关并发症,从而能提高MHD患者的调查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1600例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妇术后护理)。对比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及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与两组满意度调查表评分。结果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及静脉血栓形成率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调查表评分分别为89.6±8.4分、72.6±9.6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数在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学意义。方法将64例患儿分为病例组(胎膜早破组)32例、对照组(非胎膜早破)32例,对所有入选新生儿出生时在产房内即留取脐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的表达,并留取病例组新生儿外周血查血培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胎膜早破新生儿CD64明显升高,且血培养阳性患儿CD64数明显升高。结论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数对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明确提示意义。

  • 标签: 脐带血 中性粒细胞 CD64 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实施康复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后出现肢体瘫痪的患者,将入选患者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卒中常规治疗及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程序,观察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有明显升高,而实验组升高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对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程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程序 肢体瘫痪 卒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态、部位、回声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67例患者共72条患肢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其中单侧发病62例,双侧5例,左下肢静脉血栓48例(66.67%),右下肢静脉血栓24例(33.33%),其中完全栓塞42例(62.69%),部分性栓塞25例(37.3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可重复、实时等优点,可以及时准确诊断血栓形成,是临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下肢深静脉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近半年来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针对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50例患者均没有发生静脉血栓。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预防骨科住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确保手术的成功。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住院患者 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力袜及骨科专业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我院行单侧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弹力袜及骨科专业护理,共42例,对照组仅采取骨科专业护理,共39例,观察两组DVT的发生情况并护理效果,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弹力袜及骨科专业护理能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护理 弹力袜 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收集本院骨外科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63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及评价。结果表明;采取预防和护理干预后,未发现一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因此,通过有效的实施护理干预和预防,可以降低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静脉血栓 形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为术后未发生DVT患者,观察组38例患者为术后发生DVT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因素及其对DVT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制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8.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DVT发病同手术操作、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因素相关,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DVT发病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骨科创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定位在急诊ICU患者困难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诊ICU患者且存在困难静脉置管因素共20例,依据不同的置管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解剖定位法行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定位法行静脉穿刺置管,对两组所获不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P<0.05),对比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ICU困难静脉置管患者来说,借助于超声定位的应用具有更好的穿刺成功率,且具有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的应有优势,可作为置管首选方法在临床进行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定位 急诊ICU 困难深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髋置换术患者48例,对其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所有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术后第1d发生患肢胀、疼痛,并持续性加剧,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DVT早期,发生率为8.33%,均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其余44例患者均未发生DVT。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DVT的发生。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