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儿科处方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其对策,为儿科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间门诊儿科处方9800张(每月约612张),根据临床资料、药理学知识,统计和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的原因。结果:9800张儿科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00张占3.06%;主要原因为重复用药、药物配伍不当、药物剂量不合理等。结论:临床门诊儿科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需及时将用药信息反馈至医师,加强医师、药师专业知识学习力度,以提高儿科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处方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韧带治疗髌骨脱位韧带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测髌骨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患者共40例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中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均为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对患者进行重建治疗后进行2-16个月的随访,观察统计治疗后患者关节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随访期间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膝轻度伸直受限病例,重建治疗后未出现髌骨复发性脱位病例,并且对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Kujala评分可以发现,重建治疗后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并且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实验能够证实,采用自体肌腱移植双数解剖重建内侧髌韧带治疗髌骨脱位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加以推广。

  • 标签: 髌骨脱位 自体肌腱 内侧髌股韧带 重建治疗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84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再选取84例下肢无病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设为对照组,均为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对所有实验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结果从CFV、SFV和POV值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少,组间差异经t检验,证明P<0.05。从CFV内径值及MGV内径值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根据诊断结果为患者尽早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 简介:目的探索预防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应用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强迫体位患者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需要静脉置管的患者临床资料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强迫体位随机分为A、B组,每组均为30例。A组体位为半卧位静脉置管患者,B组应为端坐位静脉置管患者。结果A、B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静脉置管术在置管长度、平均耗时、舒适度评分、留置时间、穿刺次数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强迫体位患者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强迫体位患者 深静脉置管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P300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评估帕金森患者早期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40例健康老年人群(对照组),分别进行P300电位测定和MoCA量表评定,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P300电位测定相比较,PD组潜伏期(346.78±20.38)ms长于对照组潜伏期(320.53±11.5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P〈0.05);PD组波幅(3.93±1.35)UV低于对照组波幅(5.88±1.67)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P〈0.05)。两组MoCA量表评分相比较,其中在MoCA量表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得分及记忆测试得分三个项目上,PD组[分别为(23.25±0.84)分,(3.38±0.49)分,(2.88±0.76)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73±1.48)分,(4.05±0.7)分,(3.50±0.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4.93,-3.80,P〈0.05);其余各项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300和MoCA量表为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帕金森病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围手术期与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461例因外伤导致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静脉血栓形成与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血脂、D-二聚体、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关系,阐述可能诱发静脉血栓的原因。结果研究期2年内我院住院手术患者行双下肢静脉彩超筛查出阳性患者,围手术期203例,而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患者258例,其中男性患者238例,女性223例,其中男性高发年龄段在60-75岁,女性在45-60岁,50岁以下女性下肢血栓发生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中患有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多发骨折47例,髋部骨折78例,股骨干骨折111例,胫腓骨骨折97例,髌骨骨折3例,踝关节骨折82例,跟骨骨折43例。结论手术、创伤、高脂血症及既往患有血栓病史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而D二聚体对血栓的敏感性很高,但特异性较低,其结合下肢彩超筛查能够明显提高DVT的诊断率,对血栓诊断的资源配置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穿支单个腔隙性梗死病灶的临床特点及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2h以内发生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穿支供血区域单个腔隙性梗死患者60例,将其根据梗死部位及载体动脉是否存在病变分为2组:腔隙性脑梗死伴有MCA病变组和腔隙性脑梗死不伴有MCA病变组,分别对这2组的病人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临床特点(NIHSS评分、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3月后mR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血压变异性、NIHSS、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物治疗3月后mRS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梗死部位及MCA病变,提示了MCA穿支单个腔隙性梗死临床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因此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单个腔隙性梗死 临床特点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道与皮肤护理对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至2015年3月在我院ICU收治的6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有针对性的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结果600例患者中有214例患者发生了导管相关性感染,达到了35.7%的感染率;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有静脉营养操作、导管留置时间、存在其他部位感染;观察组患者的穿刺处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血培养阳性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气道与皮肤护理对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气道与皮肤护理 ICU危重症患者 导管相关性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银离子敷料与磺胺嘧啶银乳膏用于治疗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与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银离子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愈合和瘢痕的生长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和色素沉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生长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银离子敷料治疗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感染与愈合的疗效优于磺胺嘧啶银乳膏,能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和瘢痕生长。

  • 标签: 银离子敷料 磺胺嘧啶银乳膏 深Ⅱ度烧伤 创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基于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患者腰椎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的课题研究,重点探讨两种不同预防方法应用到手术当中对患者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基于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患者腰椎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的课题研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主要采取了回顾分析与查阅病患者病历资料的统计方法,选取了近三年我院所收治的腰椎手术DVT高危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50例行利伐沙班片药物治疗预防的腰椎手术患者,以及观察组50例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的腰椎手术患者。两组患者均于下床行走后予以停止用药,分别记录了患者在48h引流量,以及手术治疗前后7d检测血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统计情况,并且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情况。结果从表1当中能够观察到,两组数据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经过t检验之后,得出P>0.05.从表2当中能够观察到,两组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预防效果都比较显著,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表3中能够观察到,对照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之后,效果比治疗前及观察组显著,即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腰椎手术患者后下肢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均比较显著,安全性相当。

  • 标签: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腰椎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