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1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以使患者的心功能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与手足口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儿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按照病情分组(1期、2期、3期、4期)并检测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心肺衰竭期的血清铁和钠比普通手足口病儿童的铁和钠增高显著,分别由1期的5.6±4.183umol/L和137.588±12.408mmol/L增加到4期的13.13±4.703umol/L和149.488±35.215mmol/L。结论血清铁和血清钠水平与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密切相关。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清 微量元素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风险评估及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中心接诊的7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为研究对象,现依照救治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为家属或者朋友送至医院接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了急救护理措施,比较相关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62.86%,观察组为92.5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比对照组低,组件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做好院前急救风险评估,制定出针对性护理计划,可全面提升抢救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风险评估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加食用白酒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按2ml/kg剂量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食用油溶液,每周2次,连续7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4周末和7周末检测模型组大鼠肝功能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至第7周时可观察到大鼠肝组织出现结节状增生的假小叶,为典型肝硬化病理表现。模型组动物成活率为75%,造模成功率为81%。结论该方法可成功地建立大鼠肝硬化实验模型,可用于相关实验研究。

  • 标签: 四氯化碳 腹腔注射 大鼠 肝硬化 食用白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84.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67%)低于对照组(10.67%,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效果。方法选取280名3~8岁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实验探究开展的时间段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采用抽签法将选取的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140名儿童。观察组儿童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对照组儿童不接种疫苗。分别观察两组儿童中出现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以及接种后的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140名儿童在接种了疫苗后,仅有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2.14%。同时,对照组中有42名儿童出现了流行性感冒,占30.00%,观察组中出现流行性感冒的儿童仅有6例,占4.28%,两组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χ2=18.6533;P<0.05)。结论对儿童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并且注射疫苗不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疫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流行性感冒 疫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调拨在阵发性心悸患者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66例心悸患者,应用食管调搏的方法进行心率市场的电生理类型确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超速起搏终止,观察疗效。结果56例中有28例阳性。其中房室结双径路有20例;房室旁路12例;房性心动过速4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因心动过速首发症状有12例,其中房室双径路5例,房室旁路5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1例因血流流动学不稳定,行电复律成功。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心悸患者心动过速诊断有帮助。

  • 标签: 心血管病学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双盲法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取36例脑血栓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取另外36例脑血栓患者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侯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中医症侯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77.78%。两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活血化瘀法 脑血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与国家法律不同,控烟条例所规定的条款具有加强的可操作性,并在惩戒措施的实施上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公共场所在产权关系上也存在着封闭性和开放性之分,这就要求对控烟条例实施效果的评估应该分类进行。通过对控烟效果的现状考察,该镇控烟效果较好的公共场所为商场,其次为公园,控烟效果不甚显著的为餐馆和宾馆接待大厅。

  • 标签: 控烟条例 实施效果 评估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通过不同的刺激后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术后疼痛程度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106例将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择期手术的ASAⅠ~Ⅱ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手术方式,使术中麻醉深度维持在D0~D2水平,采用镇痛-伤害性刺激监测仪测定麻醉诱导后无疼痛刺激(T0)、腹腔镜气腹(T1)、腹腔镜穿刺器(trocar)刺入腹腔(T2)、从胆囊床剥离胆囊(T3)、胆囊从腹腔中取出(T4)5个时间点的ANI数值。结果在保持相同麻醉程度的情况下,与未进行任何诱发是点T0比较,在运用不同诱发因素时点T1、T2、T3、T4的ANI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P<0.05),疼痛刺激越强,ANI的变化值越大。结论在通过腹腔镜将胆囊切除的手术中,ANI可以准确的反应患者的疼痛情况,可将其运用在临床上反应术后疼痛的程度。

  • 标签: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术后疼痛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月10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成功率;截肢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踝肱指数。结果介入治疗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成功率为80.77%。介入治疗组成功率为96.15%。干预前两组踝肱指数相近,P>0.05,其中,对照组踝肱指数为0.34±0.25,介入治疗组为0.35±0.24。干预后介入治疗组踝肱指数0.81±0.23高于对照组0.56±0.21,P<0.05。介入治疗组截肢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54%,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有效性高,可有效促进下肢动脉血管开通,提高踝肱指数,降低截肢发生率,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输尿管结石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9%,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提高碎石块清除率、降低石街发生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用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中西医结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2015年10月开始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在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管理中,比较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前(对照组)与实施后(观察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3~4周,观察组吞咽困难治疗的痊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

  • 标签: 脑梗卒中 吞咽困难 医护一体化模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应用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共142例(158眼),时间范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142例患者术前均实施综合因素评估,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本组患者经术前综合因素评估,显示36例(40眼)存在手术禁忌证,占25.4%;其中,眼部手术禁忌证7例(7眼),占19.4%。实施激光视网膜视力检测及眼科B超检查,显示手术治疗对视力提升作用不明显;全身禁忌证29例(33眼),占80.6%。对手术不耐受,转内科治疗。其他106例(118眼)患者顺利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术前做好综合因素评估,能及时发现手术禁忌证,找出对手术不耐受或手术作用不明显的患者,减少不必要手术,提升手术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白内障 手术 综合因素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14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在溶栓后对心肌酶谱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胸痛缓解率、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冠脉再通率和胸痛缓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率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率、梗死心绞痛比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发病3小时内患者的再通率最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具有较为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发病时间越短接受治疗再通率越高,该方法可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于探讨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评估措施。方法对8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压疮预防评估措施,分析两组压疮发生率与压疮危险因素。结果年龄、营养与环境等因素为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压疮危险因素实施预防评估措施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精神科 老年住院患者 压疮 预防评估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T、HLADR在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36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不良组,分别监测两组PCT、HLADR于入院当天、第7天、第14天水平变化。结果脓毒症预后不良组PCT水平显著高于良好组,且随着病情进展持续升高;脓毒症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HLADR水平入院时无统计学差异,但不良组随着病情加重,入院第7天、第14天HLADR水平显著低于良好组。结论PCT除作为脓毒症细菌感染较特异性指标外,其水平升高,亦提示病情加重预后差。外周血HLADR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急重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免疫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稳心颗粒联用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在普罗帕酮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T段压低、ST段持续时间、室性早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用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普罗帕酮 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