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取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依据是否予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将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与实验组(n=20例),实验组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儿不接受任何干预,实验组接受20次生物反馈干预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结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多动症患儿症状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小儿多动症存在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多动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微生物标本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提高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并制作的微生物标本共19416例,检验样本阳性率并分析不同时间段内阳性率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制作的样本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呼吸道微生物样本阳性率最高,阳性率达32.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穿刺液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综合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所有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标本检验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不同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不一致,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临床指导,加强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可提高检验阳性率。

  • 标签: 微生物 阳性率 临床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酮康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检验。结果酮康唑乳膏酵母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回收率达到7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酮康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酮康唑乳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
  • 简介:摘要生物制药产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它主要用于当下医学顽疾的治疗,有很大的优势,对于医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面临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先阐述了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又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

  • 标签: 生物制药产业 发展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鸡枞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鸡枞菌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金银咽炎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1106、1107”项下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结果金银咽炎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增加稀释倍数(1100)后,明显消除了抑菌性;常规法检查霉菌和酵母菌,回收比值均在0.5~2.0;控制菌的检查采用常规法。结论本方法确立了金银咽炎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为制定微生物限度标准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金银咽炎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常规法 稀释法
  • 简介: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的一种麦类作物病害,可导致农作物减产,其代谢的毒素也给人畜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传统的化学方法去除效果差,并有很大的局限性,生物防治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各种弊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小麦赤霉病 生物防治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本院收治的20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治疗组,各100例,两组患者使用舍曲林100mg/d、阿普唑仑0.4mg,睡前服用,连续四周。治疗组再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5次,每次30min。连续两周。结果两组患者HAMA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有效率分别为100%、90%。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广泛性焦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通脉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法建立通脉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采用常规法对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均不低于70%,可用于通脉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验。结论确定采用常规法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埃希菌检查。

  • 标签: 通脉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焦虑症患者,治疗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的焦虑评分、精神因子分以及躯体因子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远期结局良性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生物反馈 老年焦虑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现状、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我院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5234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微生物检验标本中的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布情况、原因、类型回顾分析。结果2013-2015年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20.49%、20.20、16.79%;不合格标本类型中上呼吸道标本占27.11%,尿液占9.16%,分泌物占7.06%,血液占5.74%,脓液5.30%;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本采集、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无菌操作意识差以及标本基本信息不全等。结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阶段是一个较复杂、参与人数较多、难以控制因素多的环节,加强沟通,有效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等,确保检验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不合格 分析前 质量控制对策 探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间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控制措施分成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用药,观察组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采取治疗措施,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和疾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准确率为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对比两组尿频尿急尿痛、膀胱不适、尿道烧灼感缓解时间,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提高尿路感染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展开更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尿路感染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基层医院的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得到降低,制定有效的、完善的防护措施。选择的方法是对基层医院的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目前,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安装的硬件设施不规范以及设备数量较少,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合理以及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所以,必须要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知识定期进行培训,对管理制度不断进行优化,使操作程序得到规范,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消毒处理的工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检验科 生物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1。病媒生物控制是我国预防虫媒病的主要措施之一,而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2。为了全面掌握石嘴山市病媒生物种群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订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有力依据,2015年1-12月对全市病媒生物进行监测。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

  • 标签: 病媒生物 密度调查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且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生物标志物可能作为评价房颤患者危险分层的工具,并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以预防中风、大出血和死亡率。本文将对生物标志物在房颤房颤患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房颤 危险分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对细菌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影响,指导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对策改进。方法采集65例行气管切开的重症病房病人术后3天和术后10天气道分泌物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改良Moskowitz生物膜分析法,标准化稀释细菌悬浮液、生物膜培养、结晶紫染色、干燥和乙醇溶解吸附结晶紫后,用酶标仪读取595nm光密度(OD595),测量生物膜的形成量。以自身对照,比较两次气道分泌物中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结果气管切开后气道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增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01,P<0.05)。结论气管切开可诱导细菌获得更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并且随着气管切开的时间延长而增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策改进非常重要。

  • 标签: 气管切开 生物膜 细菌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住院患者采用微生物检验对其感染的监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住院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实施微生物检测监控其感染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8.58%,对照组患者感染率42.86%,对照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住院患者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感染情况进行监控,可使感染率有效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住院患者 感染监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300例,采集腹泻粪便作为样本,通过培养、检验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检验阳性率。结果300例患儿中共计检出病原微生物192例,分别为轮状病毒(41.1%)、大肠埃希菌(21.4%)、沙门菌属(15.6%)、志贺菌(9.9%)、其它(12.0%);且6个月~3岁之间的患儿阳性检出率最高(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患儿感染率和年龄分布具有密切关系。提示医护人员注重这些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