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膀胱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脊髓损伤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针对患者脊髓损伤平面进行个性化膀胱功能训练和间歇导尿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主排尿的时间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具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颈髓、胸髓以及腰髓自主排尿的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训练前和前4周两组患者尿路感染与B超异常发生率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8周以后观察组的患者尿路感染与B超异常发生率26.67%(8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16例),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个性化的护理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膀胱生理功能的恢复,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诱发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 影响
  • 简介: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与高校相关的各种诉求和利益纠纷也出现了多样化、上升化趋势,高校纪检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高校纪检干部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基于一项高校纪检干部调查,我们发现:高校纪检干部是一个压力较高的群体,其中来自于工作自身的压力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不同年龄、从事纪检工作不同时间的高校纪检干部其压力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以及不同职级的纪检干部之间整体职业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要减缓高校纪检干部职业压力应从社会的关爱、制度的完善、纪检干部自身的努力等方面着手。

  • 标签: 高校 纪检干部 职业压力
  • 简介:摘要本文报导老年患者转移皮肤骨肉瘤案例,患者为59岁中年女性,自行发现头皮隆起结节1月余就诊,入院后发现肺及小肠病灶,三处均考虑恶性肿瘤并行手术切除,病理提示高级别骨肉瘤、皮损组织病理示结节大部份由较一致、成片中度多形性的梭形肿瘤细胞及少量巨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呈异形,局部可见肿瘤的骨样组织,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CK7、TTF-1、EMA、Actin、S-100、MelanA、HMB-45及CD31均阴性,部分梭形细胞及巨细胞CD68阳性。患者现正于院外接受化疗,目前仍有随访中。骨外骨肉瘤发病率低,常转移至肺部,头皮转移非常少见,诊断主要依赖病史,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活检。

  • 标签: 骨外骨肉瘤 皮肤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2年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是否生存分为观察组(死亡,32例)与对照组(生存,68例),对比两组患者在体温、血糖、血钠、血压等相关因素方面所存在着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血糖、血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应加强对患者体温、血糖、血钠、血压等相关因素的关注度,对患者采取针对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重型 颅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常州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选取156名急诊科护士,利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MBI-G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6名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得分为(101.46±4.67),MBI-GS量表总得分为(71.56±9.71),其中压力源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和病人护理这三个维度与职业倦怠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559,0.593,0.645,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较为严重,而工作压力与之息息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主要压力源出发,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炭疽病人的救治与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甘南州碌曲县阿拉乡牧区确诊为皮肤炭疽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病人经碌曲县人民医院内科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感染。结论快速明确诊断,科学处理局部伤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预防指导等综合措施,对皮肤炭疽病的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皮肤 炭疽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17护”在流行出血热急性肾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确诊的流行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推行“3.17护”,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护理中,通过推行“3.17护”,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有利于缩短患者病程,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ldquo 3.17护&rdquo 流行性出血热 健康教育 恢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从干预护理对下肢骨关节损伤康复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下肢骨关节损伤术后康复患者60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依从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髋、膝以及踝关节的屈曲活动、伸展活动范围变化情况,应用Fugl-Meyer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平衡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髋、膝以及踝关节的屈曲活动、伸展活动范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量表平衡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损伤康复患者实施依从干预护理,可明显提高下肢骨关节的康复效果,对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骨关节损伤康复 护理干预 关节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ICU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及程度,使公众共同关注到ICU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帮助护理人员寻求到最佳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相关描述研究,用随机抽样法选择黄石市某三甲医院ICU病房护理人员48名作为调查对象,运用自制问卷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CU护士工作压力水平整体较高,在众多压力源中,前三位是工作量太大,病人病情太重,知识不够。

  • 标签: ICU护士 工作压力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科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及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工作时间超过一年的护士33名作为研究样本,应用调查问卷形式来对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来源展开探究。结果精神科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包含护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时间的分配问题、护理工作环境及护理过程中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及应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及管理层面。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来源具备多样,应从护士自身着手实施对应干预措施,同时相关管理者及管理部门也应给予对应干预措施,以达到缓解精神科护士压力的目的。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压力来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科护理人员压力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缓解儿科护理人员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的44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的应对措施。结果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强度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儿科护理人员普遍心理压力较大。通过给予有针对的应对措施后,护理人员的症状发生率明显下降,SCL-90评分和工作压力源量表(OSI-2)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大多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通过开展自我放松疗法和医院强化细节管理等综合应对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儿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情况,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儿科护理 压力 措施
  • 简介:摘要在透析室工作三年多,这三年的工作中有经验也有体会。透析室护士是血液净化中心的重要技术力量,承担着透析室大部分工作。如,对患者的治疗任务,透析中的监测与护理,突如其来的急诊和抢救,危重患者的连续血液滤过(CRRT)治疗。血液透析一门专业较强的工作,护士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同时还要有独立处理紧急问题的能力及敏捷的反应(这其中包括思维敏捷和动作敏捷),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1。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氛围中,这对护士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种极大的消耗。因在透析室有多年,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及自身感受,对影响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及心理压力的来源做出以下分析。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士 压力源 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质,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带给护士心理、生理上双重压力,笔者参考有关护理资料,阐述了压力的概念及急诊护士的压力现状,总结了急诊护士的压力源,并归纳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减轻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提供依据。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压力 压力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对创伤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我科收治的创伤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随机等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实验组则辅助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远低于参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创伤颅脑损伤患者,对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提升服务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其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创伤性颅脑损伤 神经恢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护士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工作压力最大的群体,作为常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其工作环境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白衣天使”般美丽,护理职业是工作压力与工作强度双高职业,护理人员是职业病和亚健康的典型人群1。特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使她们身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令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其中工作环境、职业特点、工作负荷、护患关系、家庭矛盾、社会地位等因素是形成护士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急诊科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市急诊科护士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应对措施。结果急诊科护士经调查,其压力源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暴露危险(21.25%)、社会支持不足(26.25%)、护患矛盾(37.5%)、护理人员不足(51.25%)、工作强度大(65.0%)等。结论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加强训练专科技能、增强护士心理调适、掌握良好沟通技巧、增加人员编制等,即能促使护士带着良好情绪工作,并能学会充分释放压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压力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室护士的职业压力及其应对。方法通过日常工作了解及观察胃镜室护士的压力来源。结果内镜室护士的压力来源主要有物理及化学因素的刺激;工作强度大;与患者的接触沟通不畅;护士业务不熟练,医护之间的配合不协调;有潜在的护理纠纷等。结论针对胃镜室护士的各种压力来源,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降低护士的职业压力,确保护士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胃镜室 护士 压力来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病房内,针对护理在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ICU病房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其中以接受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以接受针对护理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ICU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存活。同时,两组在ICU治疗期间,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护理可有效的提高ICU病房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ICU病房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30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T111例,T11-122例,T126例,T12-L12例,L114例,L25例。脊柱脊髓损伤术方法术后康复训练。对解剖学复位及脊髓功能恢复情绪进行进行分析。结果患者ADL能力等级,提高到良15例,中15例。康复治疗前MBI得分(35.25±12.52),出院时MBI(75.15±16.55)。步行能力明显改善,恢复家族功能步行16例,社区功能步行14例。结论积极系统的康复治疗,配置必要的矫形器,恢复患者站立、行走能力,提高ADL能力。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